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玉阙芳华录 > 第51章 斡语声间字字珠玑,城府心下计计筹策

第51章 斡语声间字字珠玑,城府心下计计筹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玥美人流产一事,查得如何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太皇太后的声音才再一次响起,其音若暮钟,在偌大的宫殿中显得有些不真切。

公西韫略微低头,移了目光:“孙儿无用,暂且还没有明目。”

太皇太后不动声色地望了他半晌,心中自明。“是没有,还是不愿?”她淡淡道。虽是询问之语,却并无探诘(jié)之气。

公西韫面上静和的神色矍然一失,他的嗓音有些发涩:“皇祖母……”

太后叹他:“皇儿啊,你是在皇祖母跟前看着长大的,你心里想的什么,哀家能不知道?哀家只是不说罢了。你若能理好,哀家自乐得清闲。但如今看来,你还是年轻,欠些火候。”

公西韫鼻间一酸,眼中起了涩意。他虽然今年已二十六了,也已成了靖朝的又一代帝王,但此刻在太皇太后面前,他也不过还是一个齿少气锐的皇孙罢了。

“宋氏自进宫以来便颇得圣宠,若说这宫里得宠的嫔妃也不只她一个,但旁人看不明白,哀家可看得明白,皇帝待她,与待其他妃嫔,到底还是不同的。”

公西韫心中又是一动,后复听她道:“先前梁美人有了身孕,皇帝固然高兴,但对梁美人倚仗作威之行也颇有不满,故也未十分上心,怕只想着等她将孩子生下后,给她升个位份送些赏赐,将孩子送给高位嫔妃抚养也就完了。但皇帝,后宫诸人贯是看风使舵,连你都对她不上心了,何论旁人。故而才给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机,夭了皇嗣。”

公西韫心里发沉,默了晌,道:“皇祖母所言如是。梁美人失子,孙儿的确有过。”

太皇太后淡淡看了他一眼,不作言语。反手又拿起了案上檀珠,缓缓捻动着。

“皇帝处置淑妃,怕不是为皇嗣这一桩事罢。”

公西韫的额角处起了些汗意,不知是殿中火气过旺,还是心中凉意太甚。缓了片刻,他也未有辩言,道:“皇祖母圣明,孙儿不敢欺瞒皇祖母。淑妃骄蛮跋扈,平日行事多有不端,朕不满已久。”

太皇太后淡淡睇了他一眼,倒也不说破,换了话道:“皇帝心中有分寸就好。只要朝中稳当,哀家也不愿做那内外讨嫌的老妖婆,把手伸得长长的。那如今这玥美人,可是你新晋的宠妃,生放在心上的人,按说有你日夜看照着,又有淑妃前车之鉴,合当无事了。眼下却这么不明不白的没了,皇帝是如何打算的?”

自进殿中,几番话语周旋下来,公西韫心下沉沉,也没了面对朝臣后妃笃然的定力。许是因殿中焚着旃(zhān)檀的缘故,胸中闷气渐渐舒缓了开。他眉间踌躇一丝,方回:“皇祖母英伦决断,怕是已知孙儿心中所想。孙儿未曾想存心蒙蔽皇祖母,只是怕您知晓,又添了一份伤心。”

“皇帝把这事藏下,独自将苦咽下,哀家就不伤心了么。”太皇太后轻吁,丝缕银发被殿中光影照着,时明时黯,似也生出几分叹然。

“皇祖母……”

“皇帝适今也不小了,年节一过,便要二十七了。不说先帝,想你的皇祖宣宗于此时更是已有了三子二女,长子更是已能读书识字。”她说到此,微有歔息。“你如今膝下不过二子一女,长子又……”

太皇太后缓了缓,温了言又道:“皇帝,别怪哀家话说得难听。太子是国之根本,若不能服众,恐生异变。大皇子是嫡长子,身子又素来比旁的孩子弱些,平日格外得你和皇后的疼惜。但,”她的口吻渐硬了起来,“疼惜归疼惜,若大皇子的身子一直这么弱着,立储之事,皇帝必得另做打算。”

见他默声,太后也不强求,只又道:“这话从哀家口中说出,你自然不爱听。可皇帝啊,这话哀家不说,又有谁说呢?若从你的那些妃妾口中说出,怕是要惹得你猜忌了。”太皇太后到底有了年纪,说了这会话,又难免起了些气绪,一时有些乏累。竹霜一直看着,忙将前备好的合珍四宝羹送上去,又给太后松了头间穴位,才让面色好了些。

借着此时,她顺势将殿中宫人遣了下去,惟留了一个伺候多年的年长宫女。

太后斜倚在榻上,精神松缓了些,语气却未怠慢:“哀家养了你这些年,因有你母后的事情在前,你不说心里记恨,可总也过不去那道坎。”

公西韫被说到心事,一时难捺,手指用力,紧了膝上衣袍。

太皇太后却也不再言语,半眯了眼,不知在想着些什么。久而,终听了所想之声:“皇祖母今日既提了此事,恐怕不是无心。既如此,孙儿便开口一问。”

太皇太后不语,算是默然。

公西韫定了定神,慢慢出了言,将心中多年积扰问了出来:“皇祖母,母后盛年仙逝,究竟是因心中郁结不志而卒,还是另有他由。”

太皇太后嗤笑一声,睁开了眼,脸上云淡风轻:“皇帝是想问,哀家同你母后一向不睦,是不是哀家出手害了她。”

公西韫沉声:“孙儿不敢。”

“不敢是不错,但心中是不是之想,可就难说了。”太皇太后不紧不慢。“那时不明白着告诉你,是因为怕你尚且年少,经受不住。而今你已做了帝王,哀家倒也没什么可瞒的了。”

“世人皆知元宗皇帝与宸安皇后鹣鲽情深,琴瑟和鸣。元宗为了她虚设六宫,停废秀选,只一心待她。便是论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也是胜过的。这番情义,不止贵女民妇,连你的嫔妃宫女们,也不乏含羡者。但是,皇帝,你在皇家长了这些年,也应知道,外人看着这紫禁城堂皇,却不知其中藏了多少上不得台面的秘辛。”

太皇太后说到此,实是乏了,长吁一声止了话。

公西韫的心已在今日种种间波浮得木然,乍一听止,他不觉问:“什么秘辛?”声音之嘶哑,连他自己都微惊了一惊。

“呵。”太皇太后冷笑了一声,“皇帝是不是以为,你父皇只有你一个孩子?”

“是。”公西韫喉间滚动。

“那哀家告诉你,你,还有一个亲弟弟。而那个弟弟,不是你母后所生。”

此话一出,如惊雷炸响,霹雳滚滚。公西韫只觉脑间轰然一声,有些发懵,他不由喃喃:“怎么会,怎么会……”

“怎么不会?”太皇太后面色已归于平静,似是淡然。“你父皇与母后固然比寻常皇室夫妻恩爱不少,外人恭贺时常以比翼连枝作比。但皇帝是知道的,杨妃与明皇恩赐之后,是怎样惨寰(huán)的结局。”

“你父皇与母后少年生情,非其不娶。”哀家从未见过你父皇如此执着,怕他情急之下会生出祸事,也怕你皇祖当真废了他,亦担心执意不让他娶,恐怕来日成了他一生执念一生掣(chè)肘。饶是心里再不喜你母后,也只得允了。但是,不过一念情深,又能有几许?二人成婚数载,体面和尊重如旧,情分却是渐渐淡了。哀家倒不是说你父皇有过,只是一朝君主,每日为国事夙兴夜寐,再没个知心的人能在闲余给些舒慰,长此以久,难免会生出旁的心思。

“皇祖母一开始便预料到了。”公西韫嗫嚅。

太皇太后面上一派冷然:“自然。哀家过了这些年,什么没见过。哼,在帝王家,什么情深都是妄言,最难测的,便是君心。而此不久后,楚乐宫有一貌婉心娴的宫女得了你父皇留目,提了她做御前宫女,序日下来,自是有了情意。但至那宫女有了龙孕,都一直未有册封,不为旁事,只为瞒你母后一人罢了。

但那宫女也是福薄,生产时落了大红,将皇子生下,便一命去了。此间大事,自是再瞒不住了,你母后得了这些年椒房之宠,里外皆羡,如何受得了这番龌龊,心中一时郁结,加上本来就是体弱之态,不过几日,便病得重了。而你父皇自觉有愧,对刚生的皇子也没了多少心思,送去了璋佑王府养着,对外只称是璋佑王府中幼子,不时去王府看看罢了。但你母后的病却是好不了了,体弱之症又添心结,太医院束手无策,不过一年,便去了。”

见公西韫的脸色白得可怕,竹霜心中一跳,轻轻碰了碰太皇太后,悄下去端了盏薷饮上来,让皇帝用下。

薷汤下腹,公西韫只觉如火燎烧一般,灼得人心痛。他的脸上起了些异色,唇边扬起,却没有丝毫笑意:“原来当年因救驾有功而被朕亲封的晟王,竟是朕同父异母的亲弟弟。”

太皇太后也有些唏嘘:“璋佑王府的幼子当年也是骁勇当先,恐怕当时顾着的也是君臣之谊,也没想到会是兄弟之情。”

公西韫的身上乏力,他撑着手从座上起了身,也顾不上繁节,跌撞着给太皇太后粗行了一礼:“今日让皇祖母受累了,皇祖母好生休息,孙儿亦须回崇政殿处理政务。”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算是应了他的话。在他转身之时,淡淡道了一声:“皇帝此举,是为了护着你心上之人,至于皇嗣,也终究是你的孩子,哀家无可置喙。不过哀家要奉劝你一句,皇帝若真看重她,就勿将她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你越是如此,紫禁城内外越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她。既然此事是你授意而为,严查下去,恐生风云,也更示了你的恩宠。哀家的话,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罢。”

公西韫的身形顿了一顿:“多谢皇祖母教言,孙儿受诲。”

皇帝走后,竹霜叹道:“太皇太后,这些年了,您又何必将此事告予皇上。”

太皇太后掰动着手中佛珠,面上清净:“宸安的死,终归是他心中的一个结,也是哀家与他的一个结。若一直瞒着,便让他一直疑着哀家。”她有些嘲意,“疑到最后,还能有多少祖孙情分。”

竹霜心疼道:“不会的,皇帝自生下来后便在您身边教养着,这些年来也是孝心可嘉,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与您生分的那一天。”

太皇太后闻言只是蓦然沉叹。

竹霜想到方才她说的话,试探着问:“太皇太后,唐福宫那……”

太皇太后凤眼兀的一冷,语气更是森寒:“自作聪明,屡次在哀家眼皮子底下戕害皇嗣,哀家当然不会放过。”她哼了一声,“若不是哀家暂且还要用着她,她那点伎俩,当真以为便能高枕无忧了?”

竹霜听此倒也了然:“所以您适前对皇上说那些话,也是不想坏了您布下的棋局。”

太皇太后淡淡作应。檀珠彭是不停地转动着,而执珠之人,心中已有了思量。

附: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他们算是历史上一对一夫一妻制的帝后,但是其中也有许多故事哦~各家自有各家之议,凉烟就不多说啦,想一探究竟的宝子们可以去查查哦~

比翼连枝:语出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感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而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