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量子态果冻,"李主厨小心地将糕点放在玻璃托盘上,"咬下去的瞬间,两种水果的味道会在舌尖上交融。"
赫连海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太神奇了!开始是蓝莓的味道,然后突然变成了火龙果,最后两种味道完美融合。"
"量子态重组让分子在特定时间才会结合,"林渊音解释道,"就像延迟释放的代码。"
"这简直是艺术,"艾琳拿起一块,"食物也能像程序一样被设计。"
黎霏瑶观察着果冻内部的光芒:"这些光是怎么做到的?"
"夜光藻的基因片段,"李主厨说,"我们把它整合进了水果基因里。不过这个配方还在实验阶段。"
"零秋,记录这个配方,"林渊音说,"回去可以研究一下在基地复制的可能性。"
"配方已记录,"零秋回应,"但基地目前缺少分子重组设备。建议添加到下次物资采购清单。"
"说到设备,"李主厨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巧的金属盒,"这是便携式的培育箱,可以种植一些简单的浆果。送给你们。"
赫连海眼睛一亮:"这真是太感谢了!基地的孩子们一定会喜欢。"
"培育箱里已经植入了基础程序,"李主厨说,"不过如果有零秋的辅助,效果会更好。"
林渊音接过培育箱,手指在控制面板上滑动:"这界面...和我以前设计的很像。"
"当然像,"李主厨笑道,"这就是根据你留下的程序改进的。我们一直在用你的代码。"
黎霏瑶看着林渊音微微发红的脸颊:"看来你在这里留下的不只是回忆。"
"对了,"艾琳突然说,"我们是不是该去看看那些发光鱼了?"
"先把这些果冻打包带走,"赫连海已经在找容器,"基地的大家也该尝尝这量子美食。"
"生物实验室在这边,"林渊音带着大家穿过一条明亮的走廊,"发光鱼在最底层。"
电梯缓缓下降,通过透明的轿厢能看到每一层的实验室。各种奇特的植物在培养箱中生长,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这些都是辐射耐受植物的实验品种,"林渊音解释道,"有些已经可以在地表存活了。"
"基地周围可以种植这些吗?"赫连海一边问,一边小心地抱着装满果冻的保温箱。
"零秋,记录一下这些植物的数据,"林渊音说,"回去可以评估一下适应性。"
电梯到达底层,一片幽蓝的光芒透过玻璃墙映入眼帘。巨大的水族箱中,无数发光的鱼群在游动,像是一片流动的星河。
"太美了,"艾琳轻声说,"就像一个水下的银河系。"
黎霏瑶注意到林渊音的表情变得柔和:"这里是你最喜欢的地方?"
"这里能让人忘记外面的废土,"林渊音走近水族箱,蓝色的光芒映在她脸上,"每次代码写不下去,我就来这里放空。"
一群发光鱼缓缓游过,鳞片闪烁着微光。它们的尾鳍像丝绸一样轻盈,在水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这些鱼的基因里融入了深海生物的特征,"林渊音指着其中一条体型较大的,"看它们鳍上的花纹,那是量子态基因的表现。"
赫连海把保温箱放在一旁,贴近玻璃:"它们的游动轨迹好像有规律。"
"确实有规律,"零秋突然说,"它们的游动路径符合量子波函数,这是经过设计的行为模式。"
"连鱼都用上了量子计算?"黎霏瑶挑眉,"科技学院还真是处处充满惊喜。"
艾琳注意到水族箱边有个小型控制台:"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控制光线和水流,"林渊音走过去,"要来点特别的表演吗?"
林渊音的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水族箱的灯光渐渐暗下。发光鱼群的荧光在黑暗中更加明显,像是漂浮的星辰。
"看这个,"她调整了水流参数。鱼群开始按照某种复杂的轨迹游动,形成了一个螺旋状的光之舞。
"这是..."黎霏瑶盯着那个图案。
"DNA双螺旋,"林渊音说,"它们的游动轨迹被编程成了生命的基本密码。"
赫连海看得入迷:"这些鱼就像会跳舞一样。"
"再换一个模式,"林渊音又按下几个按钮。鱼群重新排列,形成了一个类似电路板的图案。
"这是零秋的核心架构,"艾琳认出了那个图案,"你把它编进了鱼群的行为模式里?"
"这里是我构思零秋的地方之一,"林渊音笑道,"看着这些生命体按照程序游动,让我明白了人工智能也该有生命的律动。"
水族箱中的光影变幻,鱼群不断重组出新的图案,仿佛在讲述着科技与生命交融的故事。
"还有最后一个节目,"林渊音输入了一串复杂的指令,"这是我离开前设计的。"
水族箱中的鱼群突然散开,然后重新聚集。蓝色的光点在水中流动,渐渐形成了一片星空的投影。每条鱼都成为了一颗移动的星星。
"这是废土之前的夜空,"林渊音轻声说,"根据旧世界的天文数据重现的。"
黎霏瑶伸手触碰冰凉的玻璃:"所以这些鱼不只是实验品种,还是记忆的载体。"
"科技学院保存着很多这样的记忆,"林渊音说,"在代码里,在实验里,在这些生命里。"
赫连海看着星空般的景象:"我们该把这些带回基地,让更多人看到。"
"说到基地,"艾琳指着水族箱角落的一个小型培育箱,"那边的鱼好像更适合小规模养殖。"
林渊音走过去:"这是最新的实验品种,体型更小,能耗更低。要带一些回去吗?"
"这种小型发光鱼只需要简单的培育箱就能存活,"林渊音打开培育箱的控制面板,"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赫连海说,"我们可以在休息区设置一个小型水族箱。"
"培育箱的控制程序很简单,"林渊音调出全息界面,"零秋可以直接接管运维工作。"
"环境参数已录入,"零秋说,"这些鱼的生命体征很稳定,完全可以在基地环境下生存。"
黎霏瑶观察着那些小鱼:"它们的光芒比大水族箱里的要柔和。"
"这是特意设计的,"林渊音解释,"更适合居住空间。它们的光谱经过调整,有助于心理放松。"
艾琳看着那些游动的小鱼:"就像一片微型银河。"
"对了,"林渊音突然想起什么,"我们还没去图书馆,那里还有更多惊喜。"
一行人带着装满果冻的保温箱和小型鱼类培育箱,走向科技学院的图书馆。巨大的玻璃穹顶下,古老的书架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这里的防护等级是全院最高的,"林渊音说,"每一本书都经过特殊处理,能抵抗辐射和时间的侵蚀。"
"这些都是纸质书?"赫连海打量着密密麻麻的书架,"比我见过的所有藏书加起来还要多。"
"科技学院不只收藏知识,"林渊音走向一处终端,"更重要的是保护人类的文明记忆。"
黎霏瑶注意到书架上的分类标签:"量子物理、生物工程、人工智能...这里简直是知识的宝库。"
"最珍贵的藏品在地下室,"林渊音刷了下学生证,"那里保存着一些无法复制的手稿原件。"
艾琳眼睛一亮:"手稿?"
"走吧,"林渊音按下电梯按钮,"带你们看看科技学院真正的秘密。"
电梯下降到地下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温控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将这里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最适合保存纸张的水平。
"这是手稿区,"林渊音的声音不自觉放低,"每个文件柜都配备了独立的防护系统。"
赫连海看着一排排金属文件柜:"这些都是原始手稿?"
"从旧世界保存下来的研究笔记、设计图纸,还有一些文学作品,"林渊音走向其中一个柜子,"这个区域是量子计算的早期研究资料。"
黎霏瑶注意到每个柜子上都有生物识别锁:"安保级别很高啊。"
"这里记录着人类文明的根基,"林渊音轻轻抚摸着文件柜,"每一页手稿都是无价之宝。"
艾琳看着一个标着"当代文学"的区域,若有所思。
"要看看量子计算的起源吗?"林渊音打开一个文件柜,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纸张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之间,夹杂着作者潦草的随笔。
"这是量子计算的奠基者之一留下的研究笔记,"林渊音小心翻开一页,"看这里,第一个量子比特的理论构想。"
黎霏瑶凑近看那些手写的方程式:"这些后来都变成了零秋的基础架构?"
"是的,"林渊音指着一串复杂的计算,"这个公式现在还在零秋的核心代码里。"
"检测到相关代码,"零秋突然说,"这确实是我的起源之一。"
赫连海看着书架深处:"那边的是什么?"他指着一个特殊的防护舱。
"那是最早期的电路设计图,"林渊音说,"用特殊材料绘制的,现在已经无法复制了。"
艾琳却被另一个方向吸引:"那些看起来像是诗集?"
"要去看看吗?"林渊音合上笔记本,露出神秘的微笑。
文学区的收藏同样珍贵,"林渊音带着大家走向另一排书架,"这些都是废土时代的原创手稿。"
艾琳的目光扫过一排排标签,突然停在一个名字上。
"看,"林渊音取出一本装帧精美的手稿,"这是最早的一批废土诗集,记录了地下城建立的历程。"
赫连海看着那些手写的诗句:"字迹很特别,像是用某种古老的钢笔写的。"
"科技学院专门为创作者配备了旧世界的书写工具,"林渊音解释,"这些墨迹经过特殊处理,能保存数百年不褪色。"
黎霏瑶注意到艾琳的表情变化:"怎么了?"
"那个位置,"艾琳指着一个半空的文件夹,"标签上写着'狄凡'。"
"啊,"林渊音笑了,"那是为他的新作品预留的。科技学院一直在收集当代作家的手稿。"
"所以狄凡要来科技学院,是为了..."艾琳的声音有些颤抖。
"交付新的手稿,"林渊音点头,"每位入选的作家都会把原稿保存在这里。这是对他们作品最好的保护。"
赫连海看着艾琳发亮的眼睛,悄悄在通讯器上记录了什么。
"科技学院不仅保存技术资料,"林渊音继续说,"也在记录这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和思想。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黎霏瑶拿起一本手稿翻看:"这些作品记录了废土时代的真实生活。"
"每一个字都是历史的见证,"林渊音说,"就像那些发光鱼,这些手稿也在守护着人类的记忆。"
艾琳轻轻抚摸着空白的文件夹:"他的新作品会放在这里..."
"对了,"林渊音想起什么,"书写室就在隔壁,要去看看吗?"
书写室的大门无声滑开,温和的灯光洒在一排古朴的木质书桌上。每张桌子都配备了台灯和特制的书写工具。
"这里的光线经过特殊设计,"林渊音轻声说,"能最大程度还原自然光的效果,保护创作者的视力。"
赫连海走到一张桌子前:"这些钢笔都是真品?"
"都是从旧世界保存下来的,"林渊音点头,"科技学院专门为作家和研究者准备的。"
艾琳看着桌上摆放整齐的钢笔和纸张,想象着狄凡在这里创作的场景。
"每张桌子都有独立的温控系统,"林渊音指着桌面上的控制面板,"可以调节适合书写的温度和湿度。"
黎霏瑶注意到角落里的一台设备:"那是什么?"
"原稿扫描仪,"林渊音解释,"可以将手稿转换成数字档案,同时不损伤纸张。"
"这里真的为创作准备了一切,"艾琳轻声说。
"要试试看吗?"林渊音从桌上拿起一支钢笔,"这些工具随时欢迎来访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