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队在废土上缓慢前行,厚重的防辐射装甲反射着灰暗的天光。车队中央的指挥车里,林渊音正在检查路线数据。
"还有两个小时就到第七城区,"她调出全息地图,"这条路比五年前更难走了,辐射带扩大了不少。"
黎霏瑶坐在她身边,目光扫过窗外荒芜的景象:"你上学时就是走这条路?"
"不,那时候还有轨道交通,"林渊音指着地图上一条已经被辐射覆盖的路线,"现在那些轨道都被埋在尘埃下面了。"
前方的车厢里,赫连海正在和艾琳讨论物资清单。他们这次带了整整三车的医疗设备和净水装置,都是科技学院最急需的物资。
"狄凡应该已经到了,"艾琳查看着数据终端,"他总是提前几天到达,说要感受城市的脉搏。"
"科技学院的防护罩在地平线上已经能看到了,"林渊音指着前方一道微弱的蓝光,"那是整个废土最先进的辐射屏障,用量子计算控制能量流动。"
黎霏瑶注视着那道光芒:"这就是你学习的地方?"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好奇。在她的印象里,林渊音总是和机械、代码打交道,很难想象她曾经在这样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学院里研究过。
运输车队驶过一片废弃的建筑群。艾琳突然指着窗外:"那些是旧世界的图书馆遗迹。狄凡写过,说那些倒塌的书架像是折断的翅膀。"
赫连海从物资清单中抬起头,看了眼艾琳提到的废墟。他在心里又添了一笔:也许可以请科技学院的管理员介绍一些保护古籍的技术。
"马上要通过第一道检查站了,"林渊音说,"我的学生证应该能让我们省去不少手续。"她取出一张泛着金属光泽的卡片,上面印着全球科技学院的徽记——一颗被数据流环绕的星球。
检查站的防护门缓缓打开,蓝色的辐射净化光束扫过车队。林渊音的学生证在验证终端上发出柔和的光芒,数据流快速流动。
"身份确认:林渊音,量子计算研究生,权限等级A。"机械声响起,"欢迎回到科技学院。"
黎霏瑶挑眉:"权限等级A?"
"毕竟我算是特招生嘛,"林渊音一如既往地自信道,"看来他们还没有注销。"她转头对黎霏瑶眨眨眼,"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去很多有趣的地方。"
运输车队驶入了第一道防护罩。外面灰暗的天空被过滤成了淡蓝色,空气中的辐射数值迅速下降。艾琳从车窗望出去,能看见远处高耸的学院建筑群,以及那座标志性的量子计算中心。
"狄凡说这里的天空让他想起了旧世界的记忆,"艾琳轻声说,"在《蓝色穹顶》里,他把防护罩比作一片人造的海洋。"
"说到海洋,"林渊音突然想起什么,"学院的地下实验室里有个巨大的水族箱,里面养着经过基因改造的发光鱼。要带你们去看看吗?"
"发光鱼?"黎霏瑶来了兴趣,"它们是怎么在辐射环境中存活的?"
"量子生物实验室的杰作,"林渊音露出神秘的微笑,"他们把深海鱼类的基因和某种辐射耐受植物结合在一起。那些鱼鳞在黑暗中会发出蓝绿色的光。"
艾琳正要开口说什么,黎霏瑶立刻打断:"让我猜猜,狄凡又在诗里写过这个?"她的语气带着调侃,"我们能不能先专注于眼前的奇迹,而不是诗人的想象力?"
艾琳红着脸合上诗集:"好吧好吧,我闭嘴。"
"不止是鱼,"林渊音笑着说,"实验室里还有一整面墙的培养皿,里面是各种会发光的微生物。晚上关掉照明时,整个房间就像是银河一样。"
"听起来比训练场有意思多了,"黎霏瑶说,"总算能看看你除了写代码之外的生活。"
"那是因为你还没见过计算机实验室,"林渊音转过身,"那里有一台古董级别的全息投影仪,可以把代码投射成三维图像。我第一次构思零秋的架构就是在那里。"
"所以这就是你的青春回忆之旅?"黎霏瑶打趣道。
"说到青春回忆,"赫连海从前排转过头,眼睛亮起来,"科技学院的食堂绝对不能错过。那里的厨师都是从第五城区特招来的。"
"你总是对美食这么热情,"艾琳看着这位活力四射的后勤总管。
"他们的甜点确实绝品,"林渊音接话,"特别是那种用人工培养的水果做的果冻,透明得像水晶一样。"
"原来你在这里除了量子计算,还研究了美食,"黎霏瑶的语气带着调侃。
"这叫全面发展,"林渊音理直气壮地说,"而且食堂的天花板是全息投影,吃饭时能看到星空。"
"人工培养的水果!"赫连海兴奋地说,"我们一定要去厨房参观,说不定能学到些新技术。基地的伙食也该改善改善了。"
"工作的事情可以晚点再说,"艾琳轻声提醒,"难得来一次,应该好好放松。"
"就这么定了,"林渊音打开全息地图,"发光鱼,美食,图书馆。完美的游览路线。"
运输车队驶过第二道防护罩,科技学院的建筑群在眼前展开。高耸的量子计算中心像一座水晶塔,反射着防护罩过滤后的阳光。
"生物实验室在地下三层,"林渊音指向一栋圆形建筑,"那里的温控系统能模拟深海环境。"
"我更想先去食堂,"赫连海搓着手,"闻到香味了吗?他们在烤新研发的人工培育面包。"
黎霏瑶深吸一口气:"确实香。比基地的营养块强多了。"
"食堂在中央广场旁边,"林渊音调整着路线,"正好经过我以前的实验室。"
"零秋就是在那里诞生的?"艾琳问道。
"准确说是在那里完成了初始架构,"林渊音的声音里带着怀念,"那时整个实验室都是漂浮的全息代码。"
车队缓缓驶入停泊区。赫连海第一个跳下车,伸了个懒腰:"终于到了!我已经能想象到那些水晶果冻的味道了。"
科技学院的中央广场铺着防辐射材料,地面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的光泽。几个穿着学院制服的学生抱着数据板从旁边走过,好奇地打量着这支运输车队。
"这边,"林渊音带着大家穿过广场,"食堂在那栋半圆形的建筑里。"
赫连海已经快步走在前面:"闻到了!是烤面包和某种水果的香味。"
推开食堂的玻璃门,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透明的天花板投射着蓝天白云,让人几乎忘记了外面的废土景象。
"这里的厨师都是艺术家,"林渊音指着取餐区,"看那些果冻,每一块里面都有不同的花纹。"
黎霏瑶拿起一块晶莹剔透的果冻:"这些花纹...是代码?"
"聪明,"林渊音笑道,"食堂的主厨曾经是个程序员。他把量子计算的公式融入了食物设计。"
艾琳看着赫连海已经端着一大盘甜点坐下:"看来我们要在这里待上好一会了。"
"这个果冻里的代码,"黎霏瑶仔细观察着手中透明的甜点,"似乎是某种量子纠缠算法?"
"没错,"林渊音凑近看,"这是基础量子比特的演算过程。主厨把最优美的公式都做成了甜点。"
赫连海已经吃完了第三块果冻:"不光好看,味道也太棒了。这是什么水果?从没尝过这种味道。"
"实验室新培育的品种,"一个穿着白色厨师服的中年人走过来,"把蓝莓和火龙果的基因重组了。"
"李主厨!"林渊音惊喜地站起来,"您还记得我吗?"
"当然记得,"李主厨笑道,"量子计算实验室的小天才。那时候你总是边吃果冻边写代码。"
艾琳注意到林渊音脸上泛起红晕:"怎么这么可爱。"
"要不要参观一下厨房?"李主厨邀请道,"正好可以看看新一批水果的培育情况。"
厨房里弥漫着面包和水果的香气。一排培养箱在墙边发出柔和的光芒,里面漂浮着各种颜色的果实。
"这是最新的培育舱,"李主厨指着其中一个发着蓝光的箱体,"用量子场控制果实的生长速度。"
赫连海盯着培养箱里的果实:"这些蓝色的是什么?"
"蓝莓和夜光藻的基因重组,"李主厨解释,"不仅能吃,晚上还会发光。"
林渊音走到一台控制台前:"这界面...是我写的程序?"
"一直在用,"李主厨笑道,"你设计的量子生长算法帮我们提高了三成产量。"
黎霏瑶看着林渊音专注的侧脸,突然明白她为什么会对这里如此眷恋。这里不仅有她的研究,还有她为这个世界留下的温暖痕迹。
艾琳指着另一个培养箱:"那些红色的果实真漂亮。"
"火龙果的改良品种,"李主厨说,"辐射耐受度提高了十倍,很快就能在地表种植了。"
"地表种植?"黎霏瑶的军事直觉立刻被激活,"这意味着可以在废土上建立农业基地。"
"理论上是可以的,"李主厨打开一个培养箱,取出一颗红彤彤的果实,"但还需要更多实验数据。"
赫连海接过果实仔细端详:"如果能在基地周围种植这种作物,我们的食物供给就不用完全依赖地下城了。"
"说到实验数据,"林渊音在控制台上快速输入,"我可以把零秋的环境模拟系统接入培育程序,帮助优化生长参数。"
李主厨眼睛一亮:"零秋?就是那个传说中的人工智能?"
"不是传说,"艾琳笑道,"她就在我们的通讯器里。零秋,打个招呼?"
"您好,李主厨,"零秋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出,"我很荣幸能参与食物培育项目。您的果冻里的量子代码非常优雅。"
"这太神奇了,"李主厨惊叹,"科技和美食的完美结合。"
"零秋,开始数据对接,"林渊音说,"把基地周边的环境参数传输过来。"
"数据传输中,"零秋回应,"正在建立量子培育模型。初步分析显示,基地西侧的山谷适合种植这种改良果实。"
李主厨从另一个培养箱取出几颗蓝色的浆果:"尝尝这个,是最新的品种。"
赫连海第一个伸手接过:"唔,有点像蓝莓,但是甜度更高。"他边吃边在通讯器上记录。
"这种甜度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李主厨解释,"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最佳糖分比例。"
黎霏瑶看着林渊音和零秋合作的样子:"没想到你的程序还能用在农业上。"
"科技的意义就是改善生活,"林渊音头也不抬地说,"零秋,把营养成分分析也加进去。"
艾琳环顾着明亮的厨房:"这里简直是科技与美食的实验室。"
"营养分析完成,"零秋的声音响起,"这些水果的蛋白质含量是普通品种的两倍,且辐射吸收率接近零。"
"完美的数据,"李主厨拍拍手,"来,我给你们做些特别的东西。"他走向厨房深处的工作台。
赫连海立刻跟上去:"需要帮忙吗?"
"帮我拿一下那边的分子重组器,"李主厨指着一台小巧的设备,"今天用新配方。"
林渊音暂时放下工作,好奇地凑过去:"分子重组?您要做什么?"
"把刚才的蓝色浆果和火龙果混合,"李主厨熟练地操作着设备,"用量子态重组它们的分子结构。"
黎霏瑶看着眼前的一幕:"这就是科技学院的日常?用量子物理做甜点?"
"科技让美食更有趣,"李主厨笑着说,"看,马上就好了。"
分子重组器发出柔和的光芒,一块晶莹剔透的糕点渐渐成形,内部闪烁着蓝红相间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