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烽砚 > 第17章 墨

第17章 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深秋临安的风卷着梧桐叶,林青蘅蹲在砚台边时,袖口补丁恰好覆住砚台内侧的刻纹——「以血为墨,以情为砚」八字里,「血」字第三笔被他旧刀鞘的布料磨得发亮。新种的小荷在凹槽里颤着,叶尖凝的露珠落进砚池,惊起的涟漪漫过沈砚之刚搁下的徽州墨锭,墨影在水里晃成「破风式」刀纹,与他掌心战疤的走向分毫不差。

「墨商说龙脑香要配初霜。」沈砚之解下腰间湘妃竹香囊,里面滚出三粒墨丸——是上月林青蘅咳血那日,他偷偷用帕子蘸血揉的。林青蘅接香囊时,指腹蹭过竹节间的血斑,那是七年前替他挡箭时溅的,如今被摩挲得温润如玉。「你看这荷茎,」他忽然指向砚池,「像不像你束发冠上的银簪?」

墨锭在石桌上投下淡影,沈砚之想起半月前这人伏在砚台边刻字,咳出的血珠落进墨池,竟在冰纹里凝成「砚」字。此刻林青蘅腕间旧疤泛着青白,那是当年箭镞擦过的痕迹,而疤的弧度,正与砚台底面暗刻的「蘅」字起笔严丝合缝。「蟹粉豆腐要加桂花蜜。」他转移话题时,指尖触到对方袖口补丁的线头——那是用他断刀鞘的滚边缝的,线尾还打着七年前教的止血结。

暮色漫过砚台时,林青蘅摆上莲纹瓷杯。杯底暗刻的并蒂莲里,嵌着极细的银箔——是沈砚之熔了护心镜为他铸药引时剩下的。忽然「咔嚓」声,荷茎裂出道缝,渗出的水珠染着淡红。林青蘅惊惶的指尖按上裂缝,却触到片干荷叶——三年前湘水带回的那片,叶脉间还夹着粒压胜钱,是他当年塞在沈砚之甲胄里的。

「像你的笛膜。」沈砚之握住他发抖的手,指腹摩挲着他掌心新疤。这道疤是前日刻砚时划的,形状竟与自己掌心跳动的旧疤重合,仿佛用同一把刀刻的。更夫梆子声里,林青蘅突然吹笛,不成调的曲子在转音处忽然流畅——那是北境民谣,当年沈砚之磨墨时总哼,后来他咳得握不住笔,就把曲谱刻在砚台侧边。

「第一次见砚里的影子,你说『烽烟里的人』。」林青蘅的笛声落进墨池,惊起的涟漪晃碎两人交叠的影像。沈砚之望着墨汁里的银发青衫,想起雁门关破城夜,怀中人的血滴在刀鞘上,如今化作砚台深处的朱砂沁,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他写「暖」字时,狼毫划过的弧线,恰好补上砚台裂缝里未完成的蔷薇纹。

夜风送来桂香时,林青蘅把香囊里的碎墨填进荷茎缝。碎墨里嵌着枚红宝石,是他当年剑柄上的饰物,后来熔了替林青蘅暖手。「墨是甜的。」沈砚之揉乱他的头发,触到几缕银丝——去年为他试药时白的。砚池里的墨汁忽然泛起涟漪,裂缝里冒出的嫩红,竟长成了「蘅」字的形状。

星子落进砚池时,林青蘅的香囊滚进墨汁。布面「砚安」二字被墨浸透,露出底下用血线绣的「生死同砚」——七年前缝补战旗时绣的,针脚穿过当年的血渍。沈砚之忽然看见砚台凹槽里的荷茎,裂缝被墨填成了蔷薇纹,而纹路上端,嵌着他束发冠上那枚银簪的残片,簪头雕的竹节,正对着林青蘅耳后那颗浅痣。

这晚的砚池墨汁始终温着,像含着一口化不开的糖。那株被墨填满裂缝的小荷,根茎在砚底蜿蜒成「砚蘅」二字,每道根须都重复着当年包扎伤口时指腹的轨迹。而护城河边的梧桐叶又落了几片,其中一片飘进砚池,叶面上竟用指甲刻着半首诗——正是当年破城前,林青蘅写在他掌心的血书,如今被墨汁浸得发亮,像极了岁月在相爱人掌纹里盖下的、永不褪色的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