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江南酒楼经营日常 > 第49章 端午、赛龙舟与龙井茶粽

第49章 端午、赛龙舟与龙井茶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到了端午,天渐渐热了起来,娘子们都换上了凉爽的薄衫。梁照儿也赶时髦去锦绣坊置办了一身如今城中时兴的苏绣罗裙,荷包日渐宽裕了不少,头上也能簪花带钗了。

她正忙着在前头引预定了包厢和楼上雅间的客人进相应的房间。说起端午必不可少的就是龙舟赛了,恰巧如意馆就临着江边,位置好极了,前半个月梁照儿就开始放出预订包厢和雅间的名额,没几天就被抢光了。

预定的顾客中娘子竟比郎君还多,说是因为二楼有专辟的雅间,不容易被旁人打搅,清静且安全。

未到晌午卸盐巷便热闹起来了,外头卖五彩绳、艾叶的小贩扎堆,各种香叶的气味交杂在一起闻得叫人有些头晕。

吕梁很快从外头钻了进来,自打他上次在公堂上帮梁照儿讲了话,两人之间便保持着良好的往来。吕梁家世代是仵作,故而身边亲戚朋友对此颇有忌讳,也很少有人跟他同桌共食。

梁照儿到不在乎这个。

她对吕梁总是笑盈盈的,又念着他的恩情,时常邀他尝试新品,感动得吕梁直言要追随她一辈子。

吕梁问:“今日端午节,我可得好好尝尝如意馆的粽子,想必娘子又做了好些别处吃不到的新花样。”

梁照儿笑着一样拿了一个放在盘里,有当下时兴的蜜饯粽,里头一般加蜜饯枣、栗子、柿干、银杏和赤豆等;此外也有大受欢迎的杨梅粽和冰浸砂糖裹的冰镇粽子。

这些都是土著兼美食老饕韩景彦告诉她的,一比一按了法子做出来,如意馆众人皆试了的,绝对好味。

本朝也有咸粽,多半以肉粽为主。不过粽子里头的肉难得处理好,倒不如甜粽受欢迎,在江南地区尤甚。

梁照儿也做了些咸粽,内馅除了卤过的肥瘦相间的梅花肉外,还有之前玉梳送过的高邮咸鸭蛋。那咸鸭蛋一切开,内里的黄便欲流下来似的,包进粽子里再好吃不过了。

又有一位熟客探头过来问:“就这几样吗?”

眼见大家都等着,梁照儿也不卖关子:“还有新制的龙井茶粽。”

这龙井茶粽用的茶叶乃是谷雨前才从杭州一带采下来的嫩茬。茶叶经过杀青、回潮、辉锅等步骤炒制,才得了这雨前龙井。寻常包粽子的江米是由清水浸泡的,而龙井茶粽的江米则是用龙井茶浸泡一夜而得。粽叶更是洗净后由茶汤烹煮,直至粽叶颜色便深,将茶汤吸收大半。

内馅则是用反复过筛的豆沙,只加了少许糖,并不让其喧宾夺主。

梁照儿又如法炮制了武夷岩茶粽、易武普洱茶粽和云南滇红茶棕,若是有人想送礼的,可以将四只茶棕凑成礼盒包装好带走。

日头慢慢毒辣了起来,不少游人从外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进如意馆里后,第一件事就是要香饮糖水解暑。茶粽清新的口感比寻常粽子更受客人们青睐,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已经卖出去了百余只。

“开始了,龙舟赛终于开始了!”

听得人群中一声大喊,众人的视线皆朝外头投去。

长江万里晴,千帆带风轻。大江边挤满了观看龙舟赛的游人,身后是卖各色饮子和小吃的摊贩。八架龙舟已经齐整地停在远处,靠近渡口边静静靠着一艘画舫,上头正坐着阳知州和一旁陪侍的其他官员。

天气有些热,娘子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扇子挡在头上遮阳。有那些个懂行擅长玩乐的,自带了帏帽纱帐出门,虽不怕太阳晒,可也难免口渴。

梁照儿瞅准时机对穗穗和燕环说:“你们赶紧拿些店里的香饮出去,沿路只管免费送些,趁机宣传下食肆。”

正好如意馆里还未坐满,将客人引进来不怕他们不消费。梁照儿又补充说:“别忘了告诉客人,食肆里头风轮、冰盆一应俱全的,再凉爽不过了。且从如意馆里就能看到外头,何苦跟乌泱泱一群人挤不是?”

穗穗和燕环也觉言之有理,二人带上能遮阳的帏帽便出去了。

不少游客被穗穗和燕环说动了心思,又亲口尝了如意馆的饮子,觉着实在不错,便跟着她二人去了如意馆。一时间一楼的散座竟全都坐满了,只能拼桌。食客们倒很大方,并不在意这些小节,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闲话。

郎君们都在一处讨论今日八队龙舟哪一队能取胜。娘子们分成两派,已经成婚的多半在聊些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没成婚的则围在一起小声交换着少女间的心事。

听得外头几声高喝,江上顿时一副百舸争流的画面。龙舟头前专门站着一个打鼓的鼓舞士气,在富有节奏韵律的鼓点声中,几船精壮的汉子奋力划着。

路过如意馆面前的流段时,惹来不少欢呼。

不少小娘子们在二楼半是羞涩,半是跃跃欲试地朝底下看划龙舟的男人,纷纷讨论着哪位郎君看起来更英武非凡。

正当梁照儿忙得手脚不点地时,有一个面戴纱巾的娘子由侍女扶着鬼鬼祟祟地进来了。

穗穗心中警觉,连忙跑到沈度身边悄悄示意他那边有可疑人物出没。

沈度抬头一瞧,心想这人不是要顺手牵羊就是要探囊取物。

他斜身仿佛化作薄薄的刀片切开人群闪至那娘子面前,和燕环两人架着她便要往外去。那娘子怒道:“你们这黑店,竟敢欺凌顾客!”

沈度挑眉道:“我们这不是黑店,但我看你倒像黑客,鬼鬼祟祟地进来莫非是想行窃不成?”

一旁的客人听了这话立刻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跟在这娘子身边的侍女开口辩解:“呸,我们家姑娘是大家闺秀,哪里看得上那些微末银两。”

那娘子将面纱扯下,没好气道:“可瞧清楚了,我是杜家四姑娘。”

沈度将她放开,淡淡道:“瞧清楚了,在宝姑娘面前不敢言,到平民百姓跟前耍威风的那位杜娘子。”

这话将杜嫣然气得不轻。

但她天生不善与人吵架,只得涨红了面庞振袖而去。

杜嫣然气冲冲地走到梁照儿跟前问:“你管不管你伙计?”

梁照儿漫不经心地拨着算盘道:“管啊,可是手脚长在他身上,管的了一时也管不了一世。”

杜嫣然一噎,又纠结起要不要找梁照儿帮忙。

眼见着面前的女子将手绢搅成个麻花样,梁照儿忍不住开嗓:“杜娘子来此有何贵干?”

杜嫣然将心一横,“我…我想向你讨教一番。”

她见梁照儿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只觉仿佛被调戏了一般,急道:“诗书礼乐才是上品学问,我向你求教是瞧得起你!若非……我才不会学这些东西呢!”

梁照儿伸出右手摊在杜嫣然面前,“这就是你求人办事的态度?”

杜嫣然不解,歪头看向梁照儿。

“给钱啊。”

梁照儿忍不住摇了摇头,原以为这杜嫣然能有多大能耐,想来也只是个在家中被宠坏的小女儿罢了。

杜嫣然命身边的侍女青杏从袖子里拿出一个荷包放到梁照儿手里,梁照儿掂了掂,约莫一两银子。

有了钱自然好办事,梁照儿耐心问:“你想学什么?”

杜嫣然见已经交了银子,便一股脑儿地将内心的想法都说出来:“景哥哥平日里爱吃的那些我都要学。”

韩景彦虽中了进士,但听杜参军说韩家的意思是两个小儿女如今年岁都不大,还再等等再正式过礼议亲。

崔氏拿韩景彦没办法,原本以为他是不满意杜家那丫头,想着若实在不行便豁出名声劝自家丈夫与杜家悔婚,总得让自家儿子选个合自己心意的人,谁知韩景彦又犯了拗。

他说自己暂时不想成婚,谁都不愿,哪怕是公主。

气得崔氏骂:“还公主,公主看上你了麽,就说这话?好端端的,怎的变成了这副不孝模样!”

崔氏去问宝绮原委,他兄妹二人向来亲厚,想必能知道些什么。

宝绮一听这话,若有所思地问:“哥哥真这么说的?”

崔氏连忙问:“你可是知道些甚么?”

宝绮摇了摇头,私下去问韩景彦为何不肯议亲。韩杜两家也算过了明路,杜嫣然等了韩景彦这么许久也并无错处。

韩景彦心中是有些怨宝绮的。他怨任家和孙五哥上如意馆闹事时,梁照儿明明写信向宝绮求助,却不告诉自己,害得让个无名之辈抢了先。

他打小学的礼义廉耻又不足矣让他做出抢人妻的举动,这才拧巴了起来。

宝绮不忿道:“那时候哥哥在准备考试,若是我打搅了你,还不知要被怎样斥责呢。”

韩知州和崔氏虽疼爱宝绮,但宝绮也知自己在他们心中绝对越不过韩景彦去的,何况是在科举这样重要的是跟前。

她又说:“再说,那沈阿狗是入赘的,即便你知道了阿爹和阿娘会同意麽?”

韩景彦面色阴沉,将内心的痛苦尽力压下,勉强用温和的声音对宝绮道:“别说了。”

当今太后不也是寡妇,先帝都能娶得,他韩景彦不过一粗鄙的小臣,为何娶不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