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繁露春秋 > 第39章 卡门

第39章 卡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陵哈哈大笑,几个衙役仆从闻声而入,却不敢当真上前拉拽沈陵和承涟二人。

章晦怒不可遏,抄起一碗茶砸在地上,汁水淋漓,大喝:“聋了不成,我叫你们叉他出去!”

承涟见状,悠悠叹了口气,起身道:“章大人,你也是一方父母官,如此失态,真是有辱斯文呐。”

“我二人既敢登门,自然留好了后手。这账册原件,两日前便已由快马送往杭州,递入藩台大人案上——日行四百里,只怕此时早已到了。至于这账翻与不翻,只看藩台大人自家意思。”

他微微一笑,语气倒是温柔:“章大人若是识时务,尚可自行设法挽回些情面。若执迷不悟,待朝廷按例查办,便是想求也无门了。”

章晦听他二人尚有转圜之意,斗志已去了一半,坐回椅中,胸膛不住起伏:“说吧,你们到底要什么?”

承涟答:“当下局势,温州需军饷以驱贼救民。大人若能尽快筹银补粮,调拨军资,且不扰民、不加税,本册,自可封存,绝不外传。”

“就为了这个?”章晦皱眉,心中又开始狐疑,嘴上拖延道,“驱贼原是本官职责,只是钱粮缺口巨大,岂是一人之力、一时半会儿能填得起的?”

“所以啊,才是承涟在这里跟你谈。”沈陵一眼看穿他心思,声音一冷,毫不留情地施压过去,“要不然,早就有臬司衙门和都察院的钦差登门了!章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老老实实听承涟安排,尚有一线生机。若敢推诿拖延,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你了!”

章晦被他激得火冒三丈,又不敢发作,只得强压怒气,示意承涟开口。

承涟笑笑,不疾不徐地说:“我祁家自来敬重官府,不愿与大人结怨。粮食一事,我家愿尽绵薄之力,代为筹措。只请大人开具票粮文契,加盖印信,秋征之后,按期分批偿还便是。”

他语气温润不变,添了一句:“价银不过按市价略增一成,聊备周转,不为难大人。”

章晦心头盘算一圈,干脆点头道:“可以。我保证此批粮入库后,三日内拨作军饷发到各营。这下,总该满意了吧?”

“大人果然爽快。”承涟笑意更温,“不过,年底还粮时,大人怕又要说官银吃紧、周转不便了。为此,我家也备了法子,为大人排忧解难。”

“大人可向本地谦豫堂借款,补足五万石粮缺,折银约六万六千两,月利息一成,皆按民间商号往来规矩,断不会坑了大人。”

他话锋一转,声音微沉:“只是,这笔借款,不得以温州府名义开户,只能以章大人私人名义,以私人家产为抵。想来,有大人与诸位同寅齐心筹措,半年为期,补上区区五万石粮、或六万六千两银,亦不难吧?”

章晦终于听明白了:沈陵要的珊瑚床、夜明珠,不是从东海龙宫里搬,而是要从他章晦的肚子里掏!是要他和地方大小官员,将这几年吃到肚里的粮全吐出来!

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好不容易才勉强点头同意,沈陵的话却又正中他心思:“章大人,你心里一定正在想,这半年向民间加派就是了,也不必动用私产。那么,我沈陵倒要和你约法三章——”

“一,三年内不得擅自加派田赋、徭役、杂捐,亦不得增加盐引或临时加收关税、杂税。藩司将备案温州赋税比例,一切严格按原定比例执行。”

“二,大人须遣子侄一人,暂居藩司听差,家父必为此人安排好差事,决不委屈大人族人。”

“三,藩司将每年以‘赈务巡视’、‘海防劝捐’等名义派人巡视温州,望大人勿加阻拦。”

“若发现有鱼肉乡里、横征暴敛之事,那就别怪父亲将那册子发个八百里急递,呈到内阁王首辅案头了!”

章晦原以为这两人不过是年轻无知的娃娃,根本不成气候,却没料到他们对他的每一道后手都算得明明白白。不得加征、子侄为质、地方巡检,条条狠辣老到,彻底封死了他的后路!

至此,他已彻底没了心气,长叹一声,接过承涟早已拟好的誓书,心不甘情不愿地签上本名,加盖了温州知府的官印。

……………………

承淙本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赌赢流昭之后立刻回房寄了信,却一连数日没了动静。

流昭催他,他就神秘莫测地咧嘴笑道,金刚钻没来,干不了瓷器活儿。

流昭实在闲不住,换上她在谦豫堂打工的伙计服饰,整日在粮行、盐行、瓷器行等铺里转悠,打听本地行情和褚家情报。

承淙却是惫懒,流昭辛苦干活,他就坐在港口看海,没两天,已和当地钓鱼赶海挖虾的老渔民、小顽童打成一片……

终于等到第七日,流昭口里念念叨叨地测算本地粮食流通量、丝绸瓷器存量和需求量等数据时,承淙把一个包裹抛给她,说:“换上,下午跟我走。”

流昭满脸疑惑地打开包裹,目瞪口呆:“啥???你给我整了件LO裙???”

承淙心道她又在胡言乱语了,反而点点头,仿佛听懂她说话似的:“对,就是洋人穿的衣服。你会不会穿?里头画了有图,不行就叫客栈里的丫鬟帮你。”

说着,他又掏出两个文牒,递给她:“这是咱俩的身份,记住了。”

流昭终于懂了,承淙这几日无所事事,原来是在等这文牒和衣服到来。

她打开文牒一看,哭笑不得,原来大晟也有外籍客商管理法,这文牒是她和承淙的护照,Yvonne刘摇身一变成了英国的“弗兰西斯”,承淙则是“若昂”,是个葡萄牙名字,相当于英语的“约翰”。

“有必要这么折腾么……”流昭嘀咕一句,承淙就笑嘻嘻地说:“出门在外,哪能用真名?我每次赌输了,就报你老板的名号。”

流昭翻个白眼,心想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是吧,依我老板那德行,干坏事肯定也用你名字……

那件“LO裙”鲜红亮眼,勉强算干净,想来跟影楼里的民族服饰似的,不知被多少招摇撞骗的“国际友人”穿过。

流昭怕暴露,不敢叫人帮忙,硬是自己咬牙想办法绑紧了鱼骨束腰,幸好这流昭娘子是曾经的舞魁,那腰身就一把,套进去也没费什么事……

为了改变容貌,她给自己和承淙都化了妆,承淙那套衣服还自带一头黄卷发和大胡子,他本就是个一米八五的肌肉猛男,这么一打扮,真叫妈都认不出来。

出门时,流昭挽着承淙,见他趾高气扬地摇动着那一把络腮胡嘻嘻笑,再低头看看自己这一身烈焰红裙,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哪里是英国的弗兰西斯和葡萄牙的若昂,他俩明明在演法国人梅里美的《卡门》……

两人鬼鬼祟祟地从客栈后门上轿溜到港口,悄悄乘小舟登上一艘承淙老早预定好的豪华大船,好戏正式开场。

这日,温州苍南县港口,天色昏黄,阴云翻滚,海面被压得铅灰。

忽有一艘通体漆黑、桅杆高耸、饰满鎏金兽首的洋船破浪而来,帆上赫然绘着异国徽章,耀眼非常。船身如楼,舷窗如眼,仿佛一头远洋巨兽踏浪入市。

紧随其后,是十余艘吃水极深的重载商船,排开如列阵,惊起岸上百姓呼声四起。

渔夫放下鱼篓,商贩忘了吆喝,连孩童也都呆在原地,只觉天边吹来一股不属于本土的风。

红裙女人风姿张扬,长卷发在海风中猎猎飞扬,高大金发汉子紧随其后,一挥手,十数名仆从鱼贯而出,将船上白布粮包整齐码堆。竟是现售现卖,开价比市面还低两成!

众人一哄而上,抢粮如市,眨眼间港口乱作一团。彼时正值夏粮上市,市面上粮食流通本就频繁,更何况据说他们背后十几艘船皆是粮船,总计至少万石以上!

这一搅局,米价当夜大跳水,翌日竟跌至原价之六成,仍无回稳之势。苍南粮商群情震动,各家大户脸色已变。

至第二天下午,这两个嚣张的洋商竟然说要大笔购入盐药、瓷器、丝绸,总之适合出海卖到南洋和倭岛的货他们都收,开价比市价还高一成,来者不拒,现付现结,就用这卖粮的银子。

这般大手笔,顿时惊动了各家老字号的掌柜,也不知是惊喜还是风暴的前兆。

消息传来时,褚一横正在焦头烂额之中,却不是为了倒卖新粮旧粮、盐药瓷器。

密室里,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怒气冲冲地瞪着他,声音像炸雷一样砸下来:“当初说好我搬货,你销赃,七天内干净利落!结果呢?纪四那老狗早就看穿了底细!我那几个兄弟不是死了就是跑了个精光,老子现在连面都不敢露,只能窝在你这破地牢里喘气!”

他往前一步,咬牙切齿:“你倒是说清楚,货去哪了?你有没有本事脱得了手?”

这正是调包了“断眉金佛”的刘二瓢,腰杆挺得老直,浑然看不出有伤。

他步步紧逼,褚一横也不是吃素的,冷笑一声:“老刘,这点场面就把你吓破了胆?事情败露,汪船主第一个剁的是我。咱俩同条船上,我都没慌,你慌什么?”

话虽硬气,心里却也乱成一团。那断眉金佛的来路,是汪贵的大将吴元通私下透露的,说船主安排了干儿子冯在川上岸接货。他早就看冯在川不顺眼,便借佛搅局,顺手捞一笔。

哪知纪家的土匪竟比他想的精,识破得这么快。如今真佛在手,却成了烫手山芋,连家门都出不去。

褚一横借口有要事处理,摆脱刘二瓢纠缠,回到房中。

管家早等候在此,急得团团转:“老爷,这几日海上来了两个洋人,头天把粮价搅得大跳水,今天又开始收咱们对家的盐药丝绸瓷器,偏不收我们家的……”

褚一横火冒三丈,一个窝心脚把管家踹翻在地:“都是干什么吃的!什么鸟洋人,还不赶快捉来修理?”

此时正赶上他为汪贵大量更替储粮之时,明后天还有一笔大额合约要交银兑现。粮价一跌再跌,每日亏损难以估算。再拖几日,若其他货也卖不出去,几笔账就要断,连周转都成问题!

他本无大才,仗着汪贵撑腰,惯于用拳头办事。近来又一心扑在那尊断眉金佛上,哪顾得上什么洋商,压根没料到这是一场专为他设下的圈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