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霖不会是喜欢自己吧?
杨黛被这样大胆的猜测吓得一个机灵,下意识摇头。
正巧韩霖洗碗结束,转过身来,擦干手向杨黛的方向走来。
甚至动作轻柔地将自己的手覆在杨黛的额头上,“身体不舒服?”
杨黛刚刚将那个大胆的猜测驱逐脑海,但看着韩霖的动作,这个想法不但没有灰飞烟灭,反而有点根深蒂固的意思。
“没事没事。”杨黛稍稍退开了一些,准备同韩霖说清楚粮食的事情。
但是韩霖却不听杨黛的解释,握住杨黛的手腕,带着杨黛往房间里走。
只是两人刚从厨房出来,院门就被人打开了。
“老三,老三媳妇,上工的铃声都响三遍了,你们怎么还在家?”韩母看到两人手牵手从厨房里出来,语气难免有些急。
“不上工没有工分,等过段时间分粮的时候,你们俩是准备饿死在家里啊?”韩母一边说着一边将两人推出门,“快点去,在大槐树那边集合领工具。”
“家里你们就不用操心了,等我收拾好了,灌上热水给你们送过去。”杨母站在门口看着两人不情不愿地离开家,生气又无奈。
最后冲着韩霖的背影又喊了一声:“晚上你们别做饭了,回家吃。”
“你回去休息吧,我去帮你和队长请假。”韩霖同杨黛并排而行,心中还是不放心。
“我挺好的,先去看看。”杨黛回头看了一眼,隐隐约约还能看见韩母在家门口张望。
原身虽然懒散,可是每天也都会去报道,杨黛不准备打破这个准则。
况且她也想好好看看这个时代的村落。
“韩霖,你跟着小队的人去村后将花生地翻了,等过两天咱们就该种花生了。”小队长说着指了指放在旁边的锄头,示意韩霖跟上前面的小队。
随后又看向杨黛,“我听说你之前一直都是打猪草的?但咱们小队打猪草的人数够了,你今天就先跟着大家拔草吧。”
小队长将杨黛带到地头,喊了一声,“春花嫂,杨黛就交给你了。”
在地里埋头苦干的妇女抬头应声,看了眼杨黛后,“这块是你的,要是一天能干完,就是八个工分。”
说完属于杨黛的劳动范围,春花嫂又走回了自己的地盘,但最后还是说了一句,“你以后下地别穿这样的衣服。”
杨黛看看田里劳动的别人,又地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冲着春花嫂笑笑:“嫂子,我知道了。”
男人都被安排去锄地了,这块拔草的都是女性,从十四五岁到四五十岁的人都有。
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有的人脚上穿着草鞋,或者是已经能看见脚指头的布鞋,还有上了年纪的,直接不穿鞋。
杨黛又看了看自己,一个补丁都没有的藏青色外套,一双崭新的布鞋,确实跟大家格格不入。
杨黛蹲下身,学着别人的动作弯腰拔草。
原身虽然是大队里有名的懒姑娘,但毕竟生活在这个时代,手心里还是有一层茧,所以最开始杨黛还是能适应的。
但是很快她就受不了了,腰疼,速度也越来越慢,同前面的人差了一大截。
杨黛想过直接回家不干,但看着大家埋头苦干的样子,又觉得这个时候回去不太好,索性就蹲在地上缓解自己的腰疼。
忽然间听到自己身后竟然还有说话的声音。
扭头看了看,是一伙儿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姑娘,一共五个人,干活也马马虎虎,杨黛觉得这五个人看起来不如自己呢。
“大队小学准备多开两个班,之前的老师不够用了,你觉得咱们有机会没?”身后说话的声音传来,杨黛的注意力也不由分散过去。
“咱们都是高中毕业,整个黄庄大队都没几个高中生,我觉得咱们机会不小。”
“而且上一天课有八个工分呢,比咱们下地赚工分简单多了。”
“但是咱们是知青,大队的人不一定愿意。”
“知青怎么了?咱们户口迁过来了,就是黄庄大队的人,要是大队敢区别对待,我就上知青办告他们。”
几个姑娘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老师的事情,倒是让杨黛也起了同样的心思。
看着一眼望不到地头的田地,又锤了锤自己的腰,杨黛索性起身不干了,她要去大队的小学看看,当老师总比天天下地要强吧。
杨黛干脆起身走人,正好遇见记分员,看见杨黛就大喊,“你这会儿就走,算你逃工,最多就一个公分。”
杨黛摆摆手,一个就一个吧,她不干了!
杨黛觉得自己走的静悄悄的,但实际上干活的人大都一心二用,看到杨黛离开,各自交换了一个眼神。
其中一个小媳妇还戳了戳自己身旁的人,对着杨黛指指点点,“幸好你们分家了,有这么一个弟媳,真住在一起,你是真受罪。”
身旁的人只是摇头,没有说话,但看着杨黛离开的背影,眼神中还是闪过一丝羡慕。
杨黛按照记忆,走来大队的小学。
这个小学是早些年刚刚建起来的,用了一个以前地主的老宅,三进的大院子,如今前两进被用来当上课的教室和办公室。
后面那一进,校长一家就住在那里。
“杨黛?你怎么上这里来了?”杨黛还在慢慢悠悠打量院子里的一切,另外一边窗户露出一个年轻的女性,看到杨黛表情惊讶。
“我听说学校准备招小学老师,过来看看消息。”杨黛看着女人,只是觉得有些眼熟,但没能想起来名字。
女人听到杨黛的话,表情僵了一瞬,随后又恢复如常,“我带你去找我们校长,招老师这事情是他在管。”
“你想要报名当老师?”校长看向杨黛,表情有些惊讶。
但还是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张手写的报名表,递给杨黛,“你先把这个东西填了。”
“咱们这次招老师,也是有标准的,你先报名,然后再做张卷子,等下周一过来试课,等之后如果选上了,学校这边会去家里通知你。”
杨黛点点头,拿起纸笔先填报名表。
内容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姓名,性别,年龄,最高学历,以及在学校学习期间,成绩如何,有没有受过什么嘉奖。
前面的内容,杨黛都写的很顺畅,但是落笔到成绩的时候却顿住了。
杨黛以前在成国公府跟着老师和祖父学习时,祖父没少感叹她如果是个男儿身,未来必能建立一番功业。
但这些杨黛不能写上去,她能写上去的只有原身的成绩。
原身高中两年混日子,次次倒数第一……
但事已至此,杨黛还是老老实实填了上去。
她来小学的路上,已经想清楚了。
整个黄庄大队虽然人多,但是读完高中的,其实只有六个人。
她和韩霖是其中两个。
剩下四个里,据说一个走了关系,等着今年的工农兵大学名额,一个在学校的时候表现优异,和城里的化肥厂搭上了关系,等着去上班呢,还有一个家里正找关系想把孩子送去当兵。
所以整个村里,如果不算知青的话,只有三个竞争者。
而学校需要两个老师,杨黛觉得就算自己在校成绩平平,但只要试卷上的成绩优秀,讲课也能让孩子们接受,自己得到这份工作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杨黛填了报名表,写了卷子,准备从学校回家休息。
等杨黛离开后,方才带着杨黛过去报名的人终于忍不住了。
“校长,你真准备让杨黛来教咱们小学啊?她什么名声你又不是不知道,别到时候把孩子们都带坏了。”
“现在来上学的孩子,可不止咱们黄庄大队的孩子了,还有旁边两个大队的,到时候杨黛教不好,坏的可是咱们大队的名声。”女人似乎是对杨黛印象十分不好,自从杨黛走后,便一直喋喋不休。
当然这一切,杨黛都是不知道的。
她回家休息了片刻,回到自己的库房里,继续盘点自己库房里的东西,盘算着还能拿出来一点什么,又或者怎么将库房里的东西换成粮食。
毕竟吃饱喝足,才是人活着的第一要义。
杨黛将自己的嫁妆单子重新看了一遍,最终将视线定在了金银上。
在库房里挑了又挑,杨黛最终还是选择了几颗金瓜子出来。
这东西不显眼,能换粮食,又不会过分让人注意。
打定主意后,杨黛便等着韩霖回来。
“你是不是知道黑市在哪里?你带我去吧。”吃午饭的时候,杨黛说起这件事。
杨黛脸上带着笑意,似乎是说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但韩霖的表情却十分严肃。
“你去黑市做什么?那不是个好地方。”
杨黛:“咱们的粮食,只够吃半个月的。”
韩霖:“粮食的事情交给我就行。”
“你有钱吗?”杨黛表情不变,似乎只是随口一问。
但韩霖的表情却彻底僵住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
钱是个好东西,可惜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