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赤脚医生禾工程师礼 【六零】 > 第16章 第16章 回你的知青宿舍去

第16章 第16章 回你的知青宿舍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书禾静静的打量着白泽大队的卫生室,不再注意王秀芹她们说什么。

白泽大队的卫生室跟之前在年代剧里看见的布置很相似,只是,这个卫生室设在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里,不算是雕梁画栋,但是也是现在普通民居比不上的。

一进大门,就看见中堂,中间挂着的中堂画,暖色调的背景有群众簇拥着欢呼、旗帜迎着风在飘扬,画面的中心是穿着军装的□□,面上洋溢着亲切和自信的笑容,迈步向前,双手交叠着在鼓掌,画像周围留了白,留白的最上端写着,看起来是正楷字手写的红色“无限忠于毛主席”,坐侧竖写着“忠诚于毛思想”,画像的右侧竖写着“忠诚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以中堂为界,左边是宽敞的现代诊室,有着跟林书禾九零年代见到的村卫生室差不多的布局,有诊断桌,桌上放着血压计、体温计,在桌子的旁边,靠墙资料柜,一个屏风静立在桌子和椅子的后方,隔出了一个治疗的空间,检查凳和检查床。

而在中堂的右侧,是置身并且与古建筑融为一体的中医馆的布置,墙边的中药柜,与木质窗柩外的园林的景色相互交映。

前世,传统医学有汉医、藏医等,一般中医指的汉医学,说来可笑,发展了几千年的汉医学被其他附属国所谓“发扬光大”、“占为己有”,就连国内也有学所谓“西医”的学者对中医嗤之以鼻,他们数典忘祖,不知道他汉族老祖宗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经发展了外科学、外科手术,麻醉技术也有针医麻醉,麻沸散也不知道早了西方多少年。

之前,以为中医的传承断代,是发生在这个时代。实则这个时代西医数量太少,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要大力发展中医,□□也是肯定过的,但是归根到底是要合作、合流的,“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

林书禾前世就私下认为中医学是难学的,她是真的见过中医有太多现代医学没能做到的事情。规培的时候,在重症监护室轮转的时候,管床的一位患者反复谵妄、神志不清,以至于难以拔出气管插管,为了心肺,只能镇静、镇痛,待肺部条件好了为了可以顺利拔除气管插管,一减少药量,患者又开始神志混顿、谵妄,请中医科会诊,后给患者鼻饲安宫牛黄丸,没几天患者神志就清了,配合沟通。重症监护室时常需要中医科的会诊帮助,往往能达到所谓西医无法达到的效果。

正当林书禾下定决心,好好面对学习中医的未来的时候,一旁的王秀芹眼尖地看见院子门口走进来的背着医药箱的老年人。

王秀芹动身,快步走到那老人身侧,殷勤的想拿过医药箱,“沈爹爹,你回来啦,辛苦你啦,我帮你拿这个箱子吧。”

林书禾看见来人,是第一次见这位未来的老师,看起来像是普通的六七十岁的老农民,他带着翘边的黄色草帽,身穿农民穿的白色棉上衣,蓝色粗布裤子上看起来至少也有三处补丁,脚上穿着粘着泥土的解放鞋,这位沈老爷子正是世代行医的老中医。

另外两个女社员和林书禾也起身,沈老爷子走上前来,看着几个女青年,“都是女娃娃?来了是要学习,也要上工,我这边不让大队给多少工分,谁要是就只想要少受累拿工分,趁早赶紧回家。”

他停在门口脱了解放鞋,换上门口的一双洗的发灰的布鞋,走进中堂,把医药箱放在了桌子上,语气算不上好。

“要是为了躲懒,来我这个地方学医,那就是坑害革命同志。”

刚刚还在讨好的王秀芹听沈老爷子说不给工分的时候,脸色就不大好了,还是干干地笑着,另一位女社员听着老爷子不怎么客气的话,眼神也暗了暗,顿时没了什么积极性。

余下的那位女社员脸色却依旧没有什么变化,她毕竟不是单单为了少出劳力就能挣工分,而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事情。

整个大队里,有女拖拉机手、女劳动模范,个个都学习雷锋好榜样,她也想做一个为革命事业有用的人。

而林书禾听见沈医生说的话,下意识的想回答:“知道了,老板。”

前世,林书禾在现代的学阀世界摸爬滚打,当过外门弟子,内门弟子,亲传弟子。什么话没听过,这位老爷子的话算的上温柔和煦、真心相待了。

沈爷子自然将几人的表情都看在眼中,不高兴地啧了几声,“你们不要也怕吃苦受累,学了一半就跑了,浪费我一个老爹爹的时间,还不如让我多种种田。”

“沈老师,我一定能坚持成为一名合格的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农村医生,”

林书禾回答,前世她怎么回答老板,保证,画饼?但是此刻林书禾真心地不能更真心了。

毕竟林书禾坚持了七年了,就是为了成为一名对社会、人民有用的医生,而不是老爷们掌管的医院里的打工的免费劳动力。

现在能让人民群众真正平等接受免费的、有集体保障的医疗服务。而不是为了医院老板打工,养着一堆皇亲国戚的早就成了老爷们的医院打工,林书禾简直干劲十足。受益的是人民群众,没有比这个更能符合大医精诚的本质了,她可以当一个真正的医者。

林书禾的积极溢于言表,沈老爷子一时都接不上话来,这个刚来不久的知青,怎么再教育的这么成功吗?

看见最积极的竟然是这个外来的插队的知青,其余三人面面相觑,王秀芹和那个身心退意的女知青,对了眼神,愣愣的,不敢接茬。

老爷子都这么说了,她们可不敢说假话,虽然说新社会人人平等,但是沈老爷子是较真的长辈。

在旧社会也没人敢欺负他呀,医术摆在那里,大家不都是尊着、敬重着,要不是在旧社会的时候,沈老爷子家总是免费给贫苦人家治病送药,也不能在新社会的时候真的成了人民群众自己的医生。

还是站在最外边的女社员,低声怯怯的、却坚定地看着沈老爷子:“我也是,我会是贫下中农自己的医生,我这双手能种田,也一定拿针头。”

“那你们想到公社的卫生院工作吗?”沈老爷子若有所思,接着追问道。

那位女社员看着音量不大,却十足坚定的回答:“我小时候,要不是有沈爹爹不收钱给我治病,我不是死了,就是傻了。公社卫生院我也去过,为公社十几个大队看病,他们医院虽然小,但是架子大的很,卫生院建在农村,医院里各个人的心都不在乡下,像老爷,根本就不是我们自己的医生,我要做我们中下贫农自己的医生。”

“他们想方设法的说你没有行医资格,给你们考试当脱产医生,还推荐你去医科大学深造呢?”沈老爷子不意外女社员的回答,却也说出来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你。”

沈老爷子指着林书禾,“你还是上海来的,怎么也不会拒绝回上海当医生吧。你在乡下做的好了,他们让你回去上海,保送推荐你去复旦去医学院,你会拒绝吗?”

“你最好现在就回你的知青宿舍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