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公主只是贪玩,并不是傻。两位哥哥这样异于常态的对话被她默默看在心里:他们怎么了?最要好的两个人怎么这么重的火药味儿?
“承兴哥哥,二哥,你们来这儿做什么?”南乡裹紧披风,“方琴姑姑不是说你们去给老祖宗侍疾了吗?”
“后半夜有太妃在,用不着我们,”李清乐答:“左右也睡不着,散步时发现这个院子,就进来看看。”
“哦……”
“承兴哥哥,听说你府里养了许多女娃娃做你的童养媳,是真的吗?”南乡问。
李清乐一个激灵:“什么?”
“宫里好多都这么传。”
李清乐笑问她:“你信了啊。”
“为什么不信,哥哥家里有钱,人又长得这么好看,多养几个怎么了?又不是养不起。”南乡说。
李清乐想了想,又问:“他们只传哥哥养了许多女孩子,就没传哥哥也养了很多男孩子吗?”
“这个从未听过,”南乡表情变得奇怪,“哥哥更喜欢男孩子吗?”
“那倒没有,”李清乐说:“其实还有一些是老弱妇孺,只不过有些人为了败坏哥哥的名声,才说哥哥只养女孩子,就像个,采花贼?”
“哈哈,”南乡笑道:“那这些人真是坏透了。哥哥,那些人是从哪来的呀?哥哥收留的吗?最后都送去了哪里?哥哥也会给他们做黄鱼羹、笋虾、合莲盅和鸡油卷儿吗?”
“小丫头,你就是馋那口吃的才绕这么大一圈吧。”李清乐哭笑不得。
“嘿嘿。”
“他们后来大多都学了些手艺,离开了李府,也有些留下来的。”
“为什么离开?”
“这些人都是被人杀了至亲,离开自然有他们的道理。”李清乐说着岔开话题:“想吃好吃的吗公主殿下?”
南乡公主是个话唠,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从遇见李清乐开始就没停过,一旁的楚长瑅几乎成了空气。
“红烧赤贝!”
李清乐从慈宁宫偏院的小厨房给南乡公主做了一顿还算可口的饭菜垫垫肚子。公主自从昨夜偷跑出去就没吃过东西,又累又饿,吃完了就有些犯困,抱着她二哥的胳膊睡着了。
四更半时,御书房突然来人说承皇阁有要事禀报,陛下今日腾不出时间来探望太皇太后,便不来了。
李清乐跟着松了口气,天明前与太妃、老祖宗告辞,随着宸王的车架一同出了宫。
钟太妃起初还觉得奇怪,等南乡醒了,把她抓过来问:“你不在凤仪宫呆着,怎么跑到你二哥房里了?”
“我太想二哥了,忍不住就来看看他。”南乡公主答。
钟太妃:“那你承兴大哥昨儿晚上是不是同他一起……”
“承兴大哥?”南乡公主揉了揉眼睛,睡眼惺忪,“他不在这个院子吧,昨夜我见二哥在门前站着睡不着觉才陪他的,也没见承兴大哥过来……”
钟太妃若有所思。
钟太妃走后,南乡睡意全无,叫来婢女问:“宋姐姐回来了没?”
宋姐姐是元贵妃身边的女官,南乡同钟太妃不甚熟络,只因钟太妃嫌弃她是个女儿,而与元贵妃走的十分亲近。元贵妃身边一二等女官本名宋清音,是南乡闺中最好的朋友。
“宋大人前日便回宫了。”
“走,咱们去找她。”
*
宋清音作为凤仪宫二等女官的领班,平日主要负责宫内洒扫和库房里的陈列,一大早就要起床了。
宫人刚刚熄灭宫灯,天色沉蓝,尚未大亮,南乡刚到凤仪宫时正见宋清音整理官服,与她撞个对面。
“宋姐姐!”
“公主?”宋清音奇怪道:“怎么这么早就起床了?是有什么事找我?”
“诶呀,宋姐姐,”南乡拉着宋清音的袖子想撒娇,但宋清音实在太忙了,只能轻轻推开她的手。她也不闹,追上去说:“你离宫这几日我简直太无聊了,都没人陪我说话。姐姐出宫去干嘛了啊,好不好玩?”
“我去帮太妃做事,挺无聊的,”宋清音说着拿起一个小灯架进库房,“秦小公爷没来过吗?”
“别提,他总拿他事忙敷衍我,来了也只说几句话,礼物都敷衍了不少,”南乡跟进去,“他一个领闲差的能忙个什么事?肯定有鬼。”
“小公爷是男子,能忙的事多了,只是公主不知道罢了。”宋清音一页一页熟练地翻着账册,盘点物品。
南乡一听这话很不高兴,又很不服气,“可姐姐你每日也是日不暇给,不是也能抽空陪我?”
宋清音笑了,她生的瘦,身姿纤弱如仙子,笑起来别走一番神韵,“下官忙的和小公爷可不是一回事,我这些只不过是鸡零狗碎的杂事罢了。”
“我便是不懂,怎么他们胡乱忙些国事就是正事,整理这些物件就成鸡零狗碎了?”南乡坐在桌上摆腿,“宫里最离不开姐姐这样的人了!”
宋清音垂眼笑道:“是下官说话不妥当了。”
南乡嘟嘴。
日渐高升,南乡推开窗子,一缕阳光射进库房,夹杂着一束烟灰。
她每日在宫里除了午后念两个时辰的书,便是学女红,学规矩,不仅繁琐无聊,而且无甚用途。
所以她时常羡慕宋清音这样有事做的女官,事情做好了可以升官,还可以奉命出宫,每天都有盼头。
“宋姐姐,我不开心,你教教我,于我而言什么才是正事?”南乡望着红墙黛瓦上歇脚的云雀。
“公主的正事是做一国表率,恩惠泽民,大局为重。”宋清音答。
“你就不能说点我爱听的……”
“那么,既然公主不开心,不如把那些事放一放,去寻些想做的事。”宋清音快速地对完这本账,合上账本,又去拿另一本,“过半月宫里要办一场水路祭,贵妃娘娘命我这几日出宫采办些物件来,这是为太皇太后集福的好事,陛下重孝,公主不妨同往。”
“我这就去求父皇!”
“且慢,公主,”宋清音紧忙叫住南乡,缓步走过去,“看你毛毛躁躁的,陛下在与沈大人议事呢。”
“哦……”
“你这么着急出宫,又是要去找秦小公爷了?”宋清音问。
南乡不服:“本公主的正事又不止他一个人,你猜猜我要去干嘛。”
宋清音笑笑,不猜。
“宋姐姐,”南乡公主凑过去拉低了声音,忍不住说:“我发现我二哥和承兴大哥最近好像在闹脾气。”
“闹脾气?”
“旁人闹脾气很正常,但是他俩闹脾气就太不正常了,”南乡说:“你不知道我二哥从小对承兴哥哥那言听计从的嘴脸,现在居然敢吆来喝去的。”
宋清音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那公主……是想做什么……”
南乡嘿嘿道:“听宫女说京中有一百事通,虽是卖茶水的小本生意,却开在最热闹的向龙街,各路消息都能听到。我想着……”
宋清音看南乡一脸坏笑,后退半步,转身捂住耳朵,“不不不,公主还是别告诉我了……”
南乡非要扒开她的耳朵说给她听:“我想去听听当年凤仪宫究竟怎么一回事,咱们宫里竟没一个知情的人。”
“公主,那个事,还是别问了吧……”
“放心,不会拖累你的。”
*
没过几日,南乡公主请命随凤仪宫出宫采办的宫人一起为水路祭出宫置办东西,来到向龙街。
拜了天佛庙,公主的马车在引河边上停了一会儿,南乡掀开窗帘见河对岸的永安侯府人进人出,总算有了点人气,便吩咐去了那个传闻中的茶水摊子,就在离侯府半条街的地方。
“小二,可有海棠茶?”
这海棠茶是行业黑话,一般人不知道,南乡也是以前同秦灏偷跑出来玩时学的。
只因西北颖关群芳园的隔壁有一家海棠茶馆,有一说书人名为老海棠,坊间话本大多出自他手。所以海棠茶的意思是来“听消息”的。
南乡和侍女虽顶着长帷帽,衣服料子却是名品,小二不敢怠慢,收了她的银子,便请她上二楼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