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有疑问?”邵景澜的声音如春风拂面,逐渐消融镜澄对他的戒备。
“登闻鼓无用?”这是她最关心的,为何敲响登闻鼓,来的却是大理寺的人。就算是大理寺抓错了人,可宫里也一直对此事不闻不问,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这个问题我暂时无法回答,只能等事情查明后再给你解释。”邵景澜也想知道,按理来说,登闻鼓击响后,皇城的守卫会立刻上报,经过一级一级的传递,最终将消息递到圣人面前。除非中间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如果真是这样,说明牟平的势力已经延伸到了皇城内部,其严重性不言而喻。
“姑娘,能否告诉本王敲登闻鼓所为何事?”
镜澄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告诉裕王。虽然此人给她一种可靠的感觉,但一路上她见了太多的阴暗之事,不敢轻信于人。她写下:“我要见我朋友。”
“你朋友在哪?”邵景澜顺着她的意思,他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的防备这么深。
镜澄写下方知悦的所在。
“原来被通缉的是你朋友。”邵景澜猜到了小姑娘的目的,把她的朋友接进王府,这样可以防止她的朋友被抓入进大理寺狱。
“你不怕我把她送进大理寺?”邵景澜觉得眼前人有点意思,心思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简单。
“我有你们要的东西。”镜澄虽然感激,却也不相信裕王救自己完全是出于正义,她所掌握的一定也是裕王需要的。
邵景澜笑了,原以为小姑娘会被他的仗义之举所打动,没想到她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利益交换,也不知是谁教的。
“如何让你朋友信任前来?”邵景澜第一次感到自己裕王的名号也不是处处都好用。
镜澄写下几行字,请他代为转交。
“天色不早,这几日委屈姑娘在王府住下。本王明日再请你过来,还有你那位朋友。”邵景澜当即派人去带方知悦过来,他知道这位姑娘见了她的朋友肯定有许多事情要谈,所以索性把问询的事放到明天。
镜澄听出了裕王话里有些揶揄之意,若是住在王府对她而言还是一种委屈,那她得有多挑剔。
“饭要记得吃,药要记得喝,养好身体才能行你所想之事。”
镜澄明白,原来裕王说的是她在房里不吃不喝之事。那时她刚经历过狱中惊险,看到送来的食物都心有余悸。可经过和裕王一下午的相处,她看出自己对他是有价值的,因此暂时不用担心人身安全问题。
戚宅里,三人焦急地等候消息。自打两个护卫回来报告之后,他们一直在想办法如何救出镜澄。方知悦第一个站起来,要去大理寺把镜澄换出来。
徐兰芝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劝住了方知悦,否则到时候她们两个都回不来。眼下只能先请人去大理寺打探情况。
戚连朋发动了身边能用的关系,希望能从中斡旋一二。只是一个下午过去了,还没收到回信。方知悦坐不住:“实在不行,我再去敲登闻鼓,我就不信朝廷会坐视不理。”
徐兰芝正要劝,忽然有家丁来报,裕王的人来了,三人赶忙出去一探究竟。
裕王府的人拿出了镜澄的亲笔信,要请方知悦前往府上。
方知悦看到是镜澄的字迹,知晓她平安无事,心里轻松了一大截。
“多谢裕王,”戚连朋请来人代为转达。他将方知悦拉到一旁:“有裕王帮助,事情便有了希望,你们要抓住机会。”徐兰芝也露出肯定的神情。
随后,方知悦顺利和镜澄见面。为了不让方知悦过度担心,镜澄提前喝了药,换上了婢子准备的衣裳。
方知悦一眼就看到了镜澄颈部的压痕,询问发生了什么事。镜澄只得在纸上把白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写出来。看到狱卒那一段,方知悦气愤不已:“没想到大理寺竟然是这样肮脏的地方,还好当初没有告到大理寺,不然就是自投罗网。”
镜澄随后又写下她来到裕王府的经过,以及借助裕王翻案的打算。方知悦也转达了戚连朋和徐兰芝的建议,以及他们对裕王的肯定。
不过镜澄还是提醒方知悦,朝堂之事没那么简单,要小心受人利用。
休息过一晚,镜澄的喉咙能发出一点声音,还不能说话。不过她昨晚已经和方知悦商量好今天要说什么,所以在面见裕王时,镜澄表示不需要纸和笔,一切都由方知悦代为答复。
她们从二十年前讲起,这一段往事方知悦亲身经历过,所以了解得更为详尽,有些事情连镜澄也是头一回听到。然后讲到了事情的开端,是布告门前的小老头。再是她们一起去李循的家,拿到了他的手书。最后的导火索是她们进府衙档案库寻找文书,被人发现,以致方家下狱,她们逃亡至京城。
邵景澜听完方知悦的讲述,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眼前两位姑娘,虽有一人年长些,却也不像是能干出这么多事的人,尤其是她们对真相的执着与一路前行的坚定,足以令许多男子都自愧不如。若非她们,真相不知还要尘封多久。
他将人带回裕王府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帮太子查清此事,因为宫里对登闻鼓的响动不闻不问,说明此事不能直接交给宫里的人来查。虽然名义上是圣人亲自过问,但圣人不可能亲力亲为。与其走漏风声,不如自己查清楚,以便先发制人。
二是出于恻隐之心。邵景澜听闻击鼓之人是一个小姑娘,担心东宫人多眼杂,难以确保她安全。另外蒋廷一事让他看到了太子的阴狠,太子针对牟平已久,为达目的不惜牺牲手足,何况是素不相识的人。
可听到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不应该看低这两位姑娘,她们有着非常人所及的勇气,值得他的尊重。
“你们可带有证据?”要想坐实牟平的罪行,需要实实在在的证据,不能仅凭故事打动别人。
“李循手书、真假文书都在我们手上。”镜澄让方知悦故意瞒下联名书的存在,这一件要留到最后关头使用。
“保留好证据。”邵景澜并没有让她们把证据交出来,因为他没有资格这么做,这些证据都是她们一步一个脚印收集起来的,怎可轻易交于外人。
“剩下的事情我来安排。”一下子接收到这么多信息,他要好好整理一番,更重要的是,他要思考应当如何为她们翻案。
与两人谈完,邵景澜把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天。现在他不只是为帮太子,更是出于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多少无辜百姓牵连其中,至死都等不到朝廷的交代。事关重大,他要想出两全其美之策。牟平手握兵权,一旦将其逼急了,是否会引起更大的祸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