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霁月有时 > 第7章 军法

第7章 军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后面几天,艾御史忙于查账,不见人影,邵景琛闲来无事,在赤霞城内好好逛了几天。

临别前一天,邵景琛突然收到了来自舅舅的邀请,两人在酒楼会面。酒楼里空空荡荡,很明显是故意把人清干净的。

牟平没有像在军营里一般身着铠甲,而是穿着便服,配上他的络腮胡与大鼻子,有几分与胡人相似。

“景琛,快坐过来,让舅舅好好看看你。”牟平的话里透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邵景琛深吸一口气,坐到了牟平对面,不知道他这舅舅作何打算。

“舅舅常年在外,一直没有机会与你好好一叙。明日你就要启程了,舅舅怕没有机会再关心你。”

邵景琛对这个舅舅感到不甚亲切,巴不得早点离开。

“你在宫里过得好不好?可有人欺负你?我听说皇后早年对你母亲多有针对,她们母子对你如何?”牟平开门见山地问道。

在邵景琛眼里,太子和皇后虽然对他不甚亲络,却也没有刻意欺侮他。

“舅舅,没,没有人欺负我。”许是因为紧张,话到嘴边变得结结巴巴。这是他一贯的毛病,见到害怕的人,说话就支支吾吾,见到皇帝时亦是这样。

牟平却不明就里,以为是邵景琛受了欺负却不敢说出来。

“有舅舅给你撑腰,有谁欺负你尽管说出来,就算是太子,他也得让舅舅三分。”牟平刻意加大了嗓音,只为给外甥壮胆。

邵景琛不知道舅舅为何一直提起太子,急得直摇头:“真,真没有。”

就在这时,包厢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大都督,属下有要事禀报。”

“进来。”

一位身着铠甲的军士俯首在牟平耳边说了几句,看样子是刚从军营而来。

“走。”牟平起身,“景琛,你也一起。”

邵景琛有点担心,听这语气不像有什么好事。

军营里,一众士兵围在一起,艾正言也在场。被围着的是两个高个,其中一人身着官服,是朝廷派出的兵部侍郎蒋廷,嘴角流血,头上肿了好大个包。另一人也没好到哪去,衣角都磨破了,脸上也有好几处伤。

“到底怎么回事?”牟平换上了平日治军的样子,仿佛阎王在世。

“禀都督,此二人在军营中发生口角,随后扭打在一起。属下警告不成,便命人将他们拉开。”刚刚去报信的那人回复道。

“将此二人军法处置。”牟平说罢,便有士兵上前,欲将二人拖走。

艾正言在一旁急令喝止:“牟都督,敢问如何处置?”

这时,依旧是那个报信的军士开口:“军营内打架斗殴者斩。”

邵景琛为之震惊,何至于用斩?他想为两人说点什么,可看到他舅舅山一般魁梧的身躯,顿时不敢逾越。

“牟都督,还请将蒋侍郎留下!”艾正言不甘示弱。

“艾御史莫非要包庇不成?你身为御史,最应懂得赏罚分明的道理,军法怎可儿戏?”

“都督要处置自己的士兵,艾某绝无二言。可蒋侍郎非军中人士,该如何处罚自有朝廷律法决定,都督莫要行越俎代庖之举。”

蒋廷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是啊,我乃朝廷命官,你怎敢杀我!”

艾正言瞪了他一眼,蒋廷乖乖闭上了嘴。

牟平啐了一口:“此事既发生在我军营之内,就该遵守这里的规矩。若是轻轻揭过,艾御史让我日后如何带兵?”

说罢,他挥挥手,要把人带下去,艾正言见状,一把拉住蒋廷的手臂,丝毫不松。

“艾御史可是要和我作对?”牟平这一问 ,两人之间的气氛越发剑拔弩张。

“请牟大都督手下留情。蒋侍郎,有,有过,但,罪不至死。”邵景琛忍不住开口,希望能转圜一二。

牟平听到外甥的声音,内心闪过一丝惊喜。看来这个外甥并非传闻中的胆小如鼠,至少他还有勇气忤逆自己。

他面上不显,言语间却有了松动之意:“既然五殿下开口,牟某也不好拂了殿下的面子。那便废去他的双手,让他从此以后无法再生事端。”

废去双手已是极大的让步,艾正言也不再坚持。

回馆驿的路上,邵景琛脑海里一直浮现着蒋廷的惨叫。下车后,他找到艾正言:“艾御史,我是不是做得不够,没有保全蒋侍郎?”

“若非殿下开口,艾某也无法保全蒋侍郎的性命。军营不比外面,蒋侍郎双手被废,却已是最好的结果,殿下不必自责。”艾正言安慰道。

这件事的起因无人知晓,邵景琛身为皇子,第一次感到深深的无力。在宫中长大,他以前只担心课业不精,受父皇责骂。这次西行让他知道,他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即便是皇子也有身不由己的地方。

离开赤霞城时,牟平坐上五皇子的车辇,送他们至城外。

在马蹄声中,牟平嘱咐自己的外甥,日后要多给自己写信。无论是大事小事,都可写信告知于他。

“天底下没有舅舅不疼外甥的。陛下日理万机,你母亲又什么都不懂,以后要拿主意的时候,还得靠舅舅,记住了吗?”

牟平一改往日的大嗓门,压低了声音说话,听得邵景琛直刺挠。

“记,记住了。”邵景琛对舅舅突然的关心还不太习惯,总觉得舅舅不只是关心他一个人。

牟平听到回复,大笑着下了车。正式踏上回京之旅,邵景琛心里松快了不少。

与此同时踏上旅程的还有镜澄一家。出发这日,镜澄最为兴奋,这是她第一次离开芙蓉镇。时济雇了辆马车,一路上镜澄看到不同的风俗、奇特的民居都要问个不停。虽然很多事物她都在书中了解过,可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这时,时济便再次化身活书橱,为女儿解惑,苏织锦也在一旁听着,一家人其乐融融。

只是这种热情在第三日便被消磨殆尽,并不是她不再好奇,而是马车实在太颠。以前没什么需要坐马车的地方,只嫌坐不够;这次在马车上这么多天,她才知道坐马车也是一种煎熬。

苏织锦看着女儿颓软的样子不禁笑了笑:“这路还是修整过了的,比以前平坦多了。二十年前我和你父亲从络州城出来的时候,骨头都要散架了。”

“是啊,”时济也感慨,“原来这路要走五天,如今修缮过了,你还能少受天罪。”时光改变了许多事物。

镜澄撇了撇嘴,看来只能再受两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