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吃了顿午饭,戚六郎送林大郎走时悄悄问道:“近日京城各处的流言,你可知晓?”
林大郎沉默片刻,叹气道:“我也不愿如此做。但若不把握主动权,有人颠倒是非,到那时想澄清就难了。”
戚六郎所说,是京城各处流传起王珍珍的事迹。
说她颇为自恋,只是因为男子捡了她的钗环就认为别人对她有意,从此缠上了对方,即便对方明确拒绝依旧不依不饶,还搅合人家正儿八经的议亲。
这流言是管事的和林大郎商量过后放出的,并未指名道姓,只说是某个官员之女。
流言先是在平民百姓之间传播,百姓们最爱听权贵们的八卦,因为传得极快,长安的上层人家也有所耳闻。
流言传到这里,大家就心知肚明传言的主人公是谁了,毕竟那天东郊马场发生的事围观者众多。
说是传播流言,但并未添油加醋,只是实事求是地将事情经过说出去。
此举的确对王珍珍的名声不好,但身为另一主人公的林大郎也会被波及,因而林易告诉管事此举不到紧要关头不可做。
但此事已经涉及到戚语霜,林大郎怕不先出手传言将她搅进去,被人歪曲了事实损伤她的名声。
戚六郎并不确定此举是他所为,但也有所猜测。
这流言对他们一方有利,肯定不是王家传的,他家也没做这事,那就只能是林大郎做的了。
其实他们本来想有点行动的,但林大郎快他们一步,也就作罢了。
“王家顾及名声,应当会管束好王珍珍。”戚六郎拍拍林大郎的肩膀说道。
他不觉得林大郎此举龌龊,对方若真心狠,早在最初被纠缠之时就可这么做,况且只是说了事实并未抹黑王珍珍,他如此行事只是想让王家收敛些,情有可原。
若要他来做,是会忍不住将王珍珍说得更差劲的。
“我已让他们收手,流言很快就会平息。”林大郎又补充道。
戚六郎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王家那边总算安静下来,林大郎的生活也更加平静。
在戚夫人和戚语霜离开长安之前,他时常拜访戚家,每次去都不空手。
带的礼物也不都是贵重难得之物,一张漂亮的信笺,一盆不甚名贵开得正好的花都可作为礼物送到戚语霜的手上。
这些小东西反而更能得戚语霜的欢心,这代表林大郎时时想着她,两人的关系也突飞猛进。
戚夫人和戚语霜此次进京打的名号是为左仆射贺寿的,因而在左仆射过完寿辰,二人就要预备着离开长安回梓州了。
他们要赶在年前回去,还要和林家正式定下婚事,先把下聘的流程给做了,正式成婚的日期两家再行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