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飞燕,凌空而起,剑似长虹,瞬间出鞘。这一剑,快如银蛇疾窜,猛如利箭离弦,直逼任道远。
东方木见状,急忙请命:“教主,且让属下先会会这老尼姑。”话还未落地,他人已如鬼魅般闪到任道远身前,主动替其挡下这凌厉一击。
他既不用剑,也不出刀,而是施展自己最擅长的暗器功夫。刹那间,三十三枚如绣花针般大小的钢针,从他右手上的特制机括中激射而出,密如骤雨,又似倒悬的瀑布,朝着静玄铺天盖地地射去。
妙因目睹这一幕,不禁失声惊呼:“师父,小心……”她虽知静玄临敌经验丰富,但面对如此密集的钢针,心中仍不免担忧,这一声提醒,满含着她对师父的深切关心。只是她实在想不出,一个人一柄剑,如何能同时抵挡这三十三枚同时发射的暗器,除非师父是无所不能的神。
然而,静玄却以令人惊叹的绝技做到了。只见她左手长袖一挥一裹,那漫天的暗器竟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尽数收入她的道袍之中。紧接着,她手腕轻转,长剑舞动,剑光绵密交织,似幻还真,无数道剑光迅速织成一张剑网,向着东方木当头罩下。
东方木想要再次发射暗器,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深知,若在此时放暗器而不躲避,右手必定会被静玄凌厉的剑招斩断。无奈之下,他只能侧身闪避。向左一闪,“刷!”静玄的长剑从右侧迅猛斩下,还未等剑势用尽,她手腕再度一转,长剑又向右横勒而去。东方木躲避不及,只能将身子急速后仰,静玄的剑就这样贴着他的上空平平削过,堪堪避开。
可静玄的剑势犹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连绵不绝。东方木方才仰身躲开,静玄平削而过的剑又在左侧挽了一个剑花,随后斜撩而上,直刺东方木的左腋下。东方木大惊失色,忙不迭地直立起身子,急速将左身向后撤去。“嗤!”剑尖划破了东方木的衣裳,一道约三寸长的伤口瞬间裂开,鲜血汩汩冒出。
东方木受了这一剑,身子连转数次,狼狈地退到离静玄丈八开外的地方,才勉强站稳脚跟。暗器本适合远程攻击,而在近距离搏杀中,比拼的更多是拳脚上的功夫。东方木本是暗器高手,寻常人根本难以避开他发射的暗器,可他今日却运气不佳,遇上了静玄这样的劲敌。静玄的柳絮剑法,正是克制他暗器的关键所在。那绵密的剑招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缠住,让他根本无法抽身远距离发动暗器。
疼痛的感觉迅速传遍全身,东方木低头瞥了一眼伤口,伤口虽不大,但他心里明白,自己已然处于败势。就在他分神的这一瞬间,静玄如猛虎下山般穷追猛打,长剑直指他的心窝。静玄前进的剑尖不停晃动,似是刺向心窝,又似是刺向咽喉,还似是刺向“膻中穴”,一时间,东方木完全捉摸不透她的攻击意图。
在这生死关头,他来不及做出准确的闪避动作,只能选择后退,能退多远就退多远。然而,静玄却如影随形,她的剑始终紧紧追随着东方木,如蛆附骨般难以摆脱。隐隐约约间,东方木似乎听到了剑刺进自己心窝、斩断血管的声音,恐惧瞬间笼罩了他,额头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青衣人影如闪电般闪现在东方木身前。紧接着,“当”的一声巨响,那青衣人影竟轻松地格开了静玄的剑。“教主……”东方木满脸自责,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属下无能。”
这青衣人影,正是日月神教的教主任道远。任道远面色平静,神色淡然地说道:“峨眉剑法天下闻名,静玄师太又是一派掌门,你又怎会是她的对手?退下吧……”东方木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但还是躬身退下了。
任道远看着静玄,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之色:“师太,好一个‘一剑化三清’,在下今日算是领教了。”说着,他摆了一个剑势,准备迎接静玄接下来的攻击。静玄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随即,她手中长剑快速虚晃三下,嗤嗤作响,分指任道远身上至少九大要穴。所谓“一剑化三清,三剑化九影,九影分指九大要穴”,这正是峨眉派的精妙剑法。
峨眉派自创立以来,多数弟子都是依靠祖宗传承的武功,很少有人能独自创出一门新的武功。再加上女弟子天生体力相对单薄,在艰苦的练武环境中难以承受过多的磨炼,导致创派祖师千锤百炼传下来的武功,也逐渐失去了原本的精髓。就像上一代掌门,所练武功剑走偏锋,急于求成,又深陷男女私情,致使其晚年虽一心向佛、清心寡欲,但仍免不了落得个四肢瘫痪的悲惨下场。
而静玄自接任掌门之位后,便开始思索变革之法。她在勤奋练习祖宗剑法的同时,还自创了一套“三清剑”,堪称女中豪杰。这套“三清剑”威力未必比祖传剑法更为高明,但其精妙之处在于讲求幻、快二字,剑招似幻似真,让人捉摸不透,能够有效地扰乱敌人的防线,使其难以预判攻击意图,最后再突然施展出致命杀招,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此刻,静玄使出“三清剑法”,剑影分刺任道远的各大要穴,这强大的攻势让任道远也不禁吃了一惊。任道远不敢大意,长剑一递,试图去接静玄的剑势。然而,就在两剑即将相交的瞬间,他的剑却突然撤回。这一撤,竟巧妙地将静玄的剑影引得朝他的剑尖刺去,眨眼间,那看似凌厉的幻影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旁观战的红叶,看到这一幕,心头猛地一震,不禁失声自问:“秋水剑法?他怎么会秋水剑法?”红叶虽从未与任道远交过手,但他对各种剑法有着深入的研究,能够清晰地辨别出,任道远刚才使出的那一招,正是“秋水剑法”中的“秋水共长”。他心中暗自纳闷,据书中记载,“秋水剑法”自创立后便尘封在山洞之中,从未在世间流传,这任道远又是如何习得的呢?
红叶心中充满了好奇,于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任道远,想要看看他接下来使出的剑招是否还是“秋水剑法”中的其他招式。若是还有,他便打算找个机会去问个明白。
静玄的幻影被破,瞬间失去了制敌的先机。然而,她并未慌乱,剑法突然一转,由之前的轻柔飘逸变得凌厉绝伦、猛悍无比。一人竟能在瞬间兼具刚柔两种截然不同的剑术风格,实在是匪夷所思。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旦习惯了一种剑法,便很难再迅速适应另一种剑法,就如同一个长期使用重兵器的人,突然改用轻兵器,难免会感到不顺手。但静玄却仿佛天生就掌握了这两种剑法的精髓,使得得心应手。她手中长剑如蛟龙出海,穿来插去,东一刺,西一劈,每一剑都蕴含着致命的威力,尽显不是敌死就是我亡的狠劲。
她此刻使出的,正是由静玄师祖灭绝所创的“灭绝双剑”。这套剑法红叶曾经领教过,其中的破绽他自然清楚。不过,比起上次相见,静玄显然对这套剑法的修炼更加纯熟,威力也更上一层楼。
“嗤嗤嗤。”“当当当。”长剑你来我往,不断地激烈相撞,每一次撞击,都迸发出一团耀眼的火花,场面惊心动魄,让人目不暇接。红叶本满心期待着任道远接下来的剑招,可仔细观察后却发现,除了那一招“秋水共长”之外,其余剑招与“秋水剑法”再无任何关联,他心中的好奇之感也随之稍稍减弱。
就在这时,静玄与任道远二人的剑再度猛烈相撞,这一次,两剑紧紧地绞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就像两头势均力敌的公牛在激烈搏斗,陷入了僵持状态,进也不是,退也不能。突然,只见静玄的身体开始不停地颤抖,如同发羊癫疯一般。同时,她的手拼命用力撤剑,却怎么也抽不回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黏住。
谢王孙见状,大惊失色,脱口而出:“吸星大法?任道远怎么会练这种邪门妖术?”青玄子听到这话,顿时恍然大悟。他原本就一直奇怪,自己蓄在剑上的内力与任道远的剑相碰时,为何会毫无作用,如今终于明白,原来是任道远修炼了“吸星大法”,这也就难怪了。
风舟子和曹炎也同时惊叫道:“吸星大法?”谢王孙面色凝重,点头确认道:“看师太此时进攻不得,退也不能,全身好像被任道远吸住一样,无疑是吸星大法。”
在江湖的悠久历史中,古老的门派都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几百年前,江湖中曾出现两种极为相似的邪功,分别是“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北冥神功”的特点是吸人内力为己所用,被吸之人虽然会功力尽失,但性命无忧;而“化功大法”则更为阴毒,练功者以剧毒化去别人的内功,被化之人在功力被化去的同时,还会沾染剧毒,或当场毙命,或在痛苦中哀号数月后死去,具体情形全由施功者化去敌手功力和施毒时的程度决定。
“北冥神功”在生死相搏时使用,或许还情有可原,但若是被心术不正之人习得,便会滋生出不劳而获的念头,专门去吸别人的内力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许多门派弟子多年辛苦练就的内功,可能会在一朝之间化为乌有,因此被各大门派列入邪功之列。而“化功大法”,在化去别人功力的同时还会致人死亡,毫无疑问是十足的邪功。
这两种武功虽然目的略有不同,但去除敌手内力的结果却是一致的。据传,“北冥神功”后来被大理皇室习得,并经过改良成为了“吸星大法”。大理皇室深知此功犹如偷盗别人的东西,有违侠义之道,便没有将其传给子孙后代。同时,“化功大法”的创始人也被人囚禁而死,这两种令江湖人闻风丧胆的功法,就此在世间销声匿迹。
曹炎见状,急忙说道:“这种妖法专门吸人内力为己用,再这样耗下去,师太苦练多年的内力必定会被他吸干。”谢王孙也面色严峻地说道:“诸位,本来比武论剑,旁人是不得插手的,但眼下任教主使用这种邪门武功来害人,我们也顾不得什么江湖道义了,只能以多欺少,共同对抗他。”
曹炎毫不犹豫地说道:“对这种邪门歪道,还讲什么江湖道义。”说着,“刷”的一声抽出手中长剑。风舟子、谢王孙、闵书省也同时拔出长剑,准备上前帮忙。
五毒神君见谢王孙等人要插手相助,立刻下令:“五毒大阵。”话音刚落,五个人如鬼魅般应声跳出,按照五行之位凶神恶煞地站定,摆出了五毒大阵。曹炎见状,也大声喝道:“点苍七剑。”七个弟子迅速纵身跃出,七柄剑寒光闪烁,直指前方。
五毒神君缓缓吹起埙乐,那音质古朴,初听之下,祥和柔顺,但仔细聆听,却隐隐约约有一种刺耳之感,仿佛夏日躺在看似碧绿可人的绿草皮上,实则暗藏无数随时可能咬人的蚁虫,让人不寒而栗。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在这剑拔弩张的气氛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