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还是输给他们了!”
程时桉看着宋淮瑾手里提着的小半桶螃蟹就来气,她跟宋淮瑾都捉了快半桶了居然还能输!
拜托,她可是远近闻名的摸螃蟹小公主诶,输给他们这可让她的脸往哪儿搁啊。
宋淮瑾含着雪糕,正想开口道歉却听程时桉安慰道:“没事儿,咱们下次再赢回来。”说完又眉眼带笑地补充到,“谢谢你请我们吃冰棍!”
“不客气。”他言语简短。
【再说点什么宋淮瑾,别当哑巴!】宋淮瑾心里的小人儿恨铁不成钢。
……
“你应该没吃过这种河里的螃蟹吧,要不今天到我家吃饭,我给你露一手。”程时桉率先打破尴尬,宋淮瑾暗暗松了口气。
“没有吃过,你还会做饭吗?这么全能。”
程时桉得意一笑:“手拿把掐,我强的很。”
和母亲电话沟通一番征得同意后,他跟着程时桉走进了她的家门。
程时桉家的房子不算大,布置得却很温馨,完全看不出来家里只住了她和阿公两个人;院坝里的花卉也种得极好,风车茉莉攀上高墙、藤蔓月季爬出院外,栀子被种在靠近自来水出水口的角落,院坝中心还栽了一棵腊梅树。
虽然现在大部分花都凋谢了,但初夏的时候一定很美。
“阿公,我摸螃蟹回来啦!还带回来一位客人!”
隔壁张叔钓鱼收获颇丰,给街坊邻居都送了一条鲈鱼和两条小鲫鱼。阿公此刻正在处理手里的鲈鱼,两条小鲫鱼还在盆里优哉游哉。
一刀背下去还在摆动的鲈鱼瞬间安静下来。
“回来啦,把螃蟹拿过来我一起处理。”
刮掉鱼鳞,破膛开肚,掏出内脏,冲洗干净,一条鲈鱼就算处理好了。
宋淮瑾把手里的桶放到阿公脚边,虚心请教螃蟹的处理方法;程时桉把处理好的鲈鱼拿进厨房改花刀。
分工合作,干活不累。
程阿公从屋里端出小板凳让宋淮瑾坐,随后又手把手教他如何处理螃蟹。
“先把螃蟹倒进盆里泡一会儿,让它们充分吐沙;然后用旧牙刷刷洗螃蟹的背部、腹部和嘴部,确保将所有能见的脏污都刷洗干净;打开腹壳,沿着腹壳把螃蟹的壳和身体分开,最后清洗内部的沙囊和脏物。一个螃蟹就差不多处理好了。”
程阿公向宋淮瑾展示手里处理好的蟹,用力一掰将它掰成了两瓣。
“像这种大的就可以把它掰成两瓣儿。”
宋淮瑾点点头,“好,我也来试试。”
厨房里的程时桉正削着冬瓜皮,今天晚上她打算做个香辣小河蟹、清蒸鲈鱼、清炒冬瓜,再烧个番茄鸡蛋汤。
宋淮瑾端着处理好的螃蟹进来时,程时桉已经把冬瓜切成片、干红辣椒切成段、蒸鱼要用的老姜片和葱姜丝也已经切好备用;葱姜丝泡在温水里,能激发出食材的香味,也能让丝状受热变卷。
见宋淮瑾进来,忙接过他手里的蟹让他出去等着。
宋淮瑾没动,而是站在原地看她有条不紊的备菜。
“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他问。
程时桉想了想,炒蟹要用的蒜子还没剥,蒸鱼要用的蒸鱼豉油也没了。
“还真有,那就麻烦你帮我剥完蒜之后去我们刚刚买冰棍那儿买瓶蒸鱼豉油,辛苦你咯。”
程时桉把蒜递给宋淮瑾,“不用剥太多,三四瓣儿就够了。”
他点点头,“好。”
将螃蟹沥干水分,把锅中的油烧热之后,程时桉手疾眼快地把螃蟹倒了进去。
平静的油面瞬间沸腾,发出滋啦啦的响声,她连忙拿起锅盖挡在自己面前以防被溅起的油烫到。
螃蟹炸至金黄捞出备用,程时桉把剥好的蒜瓣切成片,从盛放姜片和小葱的碗里取出部分切成粒,又把剩下的姜片插进鱼肉中。
准备就绪!就是干!
水烧开后,她把鱼放进蒸锅中开始蒸,顺手定了一个10分钟的闹钟。等待鱼蒸好的期间,她切好番茄、打好鸡蛋,又把另外一口锅开火。
油热后把葱姜蒜和辣椒段放入锅里爆香、加入一勺豆瓣酱炒香、又将刚刚炸好的螃蟹倒进锅里翻炒,加入料酒、生抽、蚝油、鸡精继续翻炒,炒香后关火盛出,最后撒上生葱段进行点缀。
此时鲈鱼也已经蒸好,程时桉用毛巾包住盘子拿出,倒掉盘子里的腥水后取出插在鱼肉中的姜片,把葱姜丝从碗里捞出均匀地铺撒在鱼背上,一大勺热油均匀地泼在黄绿交加的颜色上,顿时香味四溢。
宋淮瑾买好蒸鱼豉油回来的时候程时桉刚好泼完油;程时桉让他打开蒸鱼豉油在鱼上淋一圈,他哆哆嗦嗦不敢多倒。
“稍微多来点。”程时桉不禁嗤笑。
宋淮瑾听话,多滴了几滴。
“再来点,别怕。”她忍俊不禁。
宋淮瑾把清蒸鲈鱼和香辣小河蟹端上桌后又到厨房看程时桉炒冬瓜。见他无事,程时桉索性把炒冬瓜的任务交给他,自己开始烧番茄鸡蛋汤。
“桉桉,这个油好像被吸干了诶。”宋淮瑾拿锅铲戳了戳还硬邦邦的冬瓜片。
“没事,加小半碗水盖上盖子焖煮几分钟。”程时桉看了一眼继续忙自己的。
“然后呢?”他继续问。
“然后看冬瓜变软就开盖大火收汁,最后放盐就可以起锅啦。”她答。
“其实先把杏鲍菇煎香再放入冬瓜一起翻炒会更香,但是今天家里没有杏鲍菇就勉强只吃冬瓜吧。”她瘪瘪嘴。
番茄鸡蛋汤成功出锅,程时桉顺手把盐罐递给宋淮瑾。她给汤撒上葱花后端到桌子上;程阿公从橱柜里取出三双碗筷准备盛饭。
“唉唉唉,盐少放点。”程时桉连忙按住宋淮瑾准备放盐的手。
这一大勺盐下去,不得把阿公齁死啊。
“少点,再少点。”程时桉握住宋淮瑾的手,把多余的盐抖回盐罐。
宋淮瑾看着女孩纤细白皙的手握在自己的手背上,她掌心传来的温度令他耳根泛红。
【奇怪,今天怎么这么热。】
三人上桌,宋淮瑾坐在程时桉旁边,程阿公坐在他俩对面。
“吃啊小宋,别客气。我家孙女手艺很好的。”
阿公夹起一块鱼腹肉在汁水里蘸了蘸放到宋淮瑾的碗里。
“谢谢阿公,您也吃。”宋淮瑾夹起鱼肉放进嘴里。
【嗯~好吃!】
程时桉在旁边大快朵颐,啃着手里的蟹一点形象也没有;宋淮瑾夹了一只蟹到碗里,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嗯~真好吃!】
她的手艺真的很好,比以前照顾他们起居的阿姨手艺还要好。
“真的好好吃。”宋淮瑾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程时桉得意洋洋,摇头晃脑地回答道:“那当然,我还没灶台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饭给阿公吃了。”
程阿公听到这话心里挺不是滋味,默默叹了口气。要是自己年轻的时候努把力、上进一些,他的小孙女应该会比现在幸福很多。
“她爸妈走得早,以前我又只顾着地里的庄稼,没时间照顾她,她就自己搭个小板凳踩在凳子上做饭。自己吃好了还盛一碗拿到地里来给我吃,等我吃完她又自己乖乖的把碗拿回去洗。”
“我的孙女真的很懂事。”
阿公的眼里满是自责与亏欠,他始终认为自己没能给孙女提供一个好的物质条件,让她从小就跟着自己吃苦。
程时桉只埋头吃饭,默默地把眼眶里的泪水憋回去后才换上一副笑容仰起头笑着说:“但是阿公不照顾好地里的庄稼也没办法把我送进学校呀,我觉得跟阿公相依为命挺幸福的。”
宋淮瑾心里一酸不知道怎么安慰。
他好像看见程时桉的眼泪滴落在桌上了。
话题一转,程时桉侧头问他为什么会和母亲从嘉平那个富得流油的城市搬到东郊巷。
宋淮瑾咽下嘴里的饭才缓缓开口:“家里出了变故,嘉平的房子卖了,幸得母亲的朋友相助才有机会搬到东郊巷。”
程时桉没敢多问,好像戳到别人痛处似的悻悻低下头。
阿公解围道:“搬到咱们这也挺好的。虽然咱们这儿比不上嘉平市,但我们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均消费低,环境也是一等一的好。”
宋淮瑾赞同地点头。
嘉平市总灯火通明,车水马龙。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快餐时代,嘉平市无疑成为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的产物。科技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替代传统的手工劳作,成片的山林被伐、河流被填,取代它们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在嘉平,几乎见不到这样的山川河流,只有一望无际的、冰凉的摩天大楼。
与嘉平相比,凤北镇的时间好像静止了一般。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慢,仍以传统的手工劳作进行耕种;青山绿水环绕,风景极好,就连晚上睡觉也还能听到风过林梢,知了缠叫。
晚饭过后,程时桉把盘子里的鱼骨丢到墙边,不一会儿,从院墙外翻进来一只橘色的小猫。程时桉坐在台阶上专注地看猫咪啃食鱼骨上残存的鱼肉。
“你家养的小猫吗?”宋淮瑾站在她身旁沿着她的视线看去。
小小的一团被包裹在宋淮瑾的影子下,视线一下子暗了下来。
程时桉抬头看他,摇了摇头,“不是,隔壁张叔家养的,不过老来我们家偷吃。”
宋淮瑾笑道:“那肯定是因为你做饭太好吃了。”
程时桉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她的头顶刚好到宋淮瑾的耳垂处。
“我以后肯定会开个饭馆,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程记小炒!”
两人对视一眼,随即放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