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技术祭天之作的无限 > 第134章 第 134 章

第134章 第 13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传增支部】第1经一集

原文

一 集

I.1 增支部经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一 集

第一 色等品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中给孤独园。

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诸比丘即回答世尊:“大德!”世尊

曰: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色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色。

诸比丘!妇人之色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二1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声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声是。

诸比丘!妇人之声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三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香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香是。

诸比丘!妇人之香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2 四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味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味是。

诸比丘!妇人之味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触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触是。

诸比丘!妇人之触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六2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色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色是。

诸比丘!男子之色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七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声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声是。

诸比丘!男子之声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八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香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香是。

诸比丘!男子之香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味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味是。

诸比丘!男子之味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触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触是。

诸比丘!男子之触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注1 2 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三a)。此处所说的“增四”即增一阿含经第四卷、“大二、五六三

a”即大正大藏经第二卷五百六十三页上段之略。以下准此。

3 第二断盖品1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生未生之欲,或能令已生之欲增广。诸比丘!

此即净相是。

诸比丘!不如理思惟净相者,即令生未生之欲,或能令已起之欲增广。

二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嗔、或能令已生之嗔增广。诸比丘!此

即是嗔恚相。

诸比丘!不如理思惟嗔恚相者,即令生未生之嗔,或能令已生之嗔增广。

三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惛眠,或能令已生之惛眠增广。诸比丘!

此即不乐、频申、缺呿、食不调、心昧劣性是。

诸比丘!心昧劣者,即令生未生之惛眠,或能令已生之惛眠增广。

四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掉悔,或能令已生之掉悔增广。诸比丘!

此即心之不寂静。

诸比丘!心不寂静者,即令生未生之掉悔,或能令已生之掉悔增广。

4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疑,或能令已生之疑增广。诸比丘!此

即不如理之思惟。

诸比丘!不如理思惟者,即能生未生之疑,或能令已生之疑增广。

六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欲不生,能令已生之欲断者。诸比丘!

此即不净相。

诸比丘!如理思惟不净相者,即未生之欲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欲断。

七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未生之嗔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嗔断者。诸比丘!

此即慈心之解脱。

诸比丘!如理思惟慈心之解脱者,即未生之嗔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嗔断。

八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惛眠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惛眠断者。诸

比丘!此即发勤、精进、勇猛。

诸比丘!发勤者即未生之惛眠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惛眠断。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掉悔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掉悔断者,诸

比丘!此即心之寂静。

诸比丘!心寂静者,即未生之悼悔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悼悔。

5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疑不生,或能令已生之疑断者,诸比

丘!此即如理思惟。

诸比丘!如理思惟者,即未生之疑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疑断。

注1 此品之一~五、六~一0可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三b)。

第三无堪忍品

一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堪忍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心者,即无修无堪忍者。

二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修堪忍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心者,即修为堪忍者是。

三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不修时,则能成大无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不修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四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时,则能成大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已修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五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显者,能成大无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修无显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6 六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已显之时,能成大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已修已显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七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多所作时,能成大无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

心。

诸比丘!无修无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八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已多所作时,能成大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已修已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九1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多所作时,能成引苦之法,诸比丘!此即是

心。

诸比丘!无修无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引苦者。

一02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已多所作时,能成引乐之法,诸比丘!此即

是心。

诸比丘!已修已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引乐者是。

注12 参照增五(二、五六六c)。

第四无调品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调时,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调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二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调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有调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7 三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守之时,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守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四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守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有守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护之时,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护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六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护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有护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七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防之时,能成大无利者,此即心是。

诸比丘!无护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八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防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有防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调、无守、无护、无防之时,能成大无利者,诸

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无调、无守、无护、无防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调、有守、有证、有防之时,能成大利者,诸

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有调、有守、有护、有防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8 第五 向与隐覆之品

一 诸比丘!譬如向于稻芒或麦芒之彼方者,以手压抚,以足踩踏,手足坏裂而出

血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因为稻芒向于彼方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向谬方之心破无明,生明,证涅系者,无有是处。

何以故诸比丘!因为心向于谬方。

二诸比丘!譬如向于稻芒或麦芒之此方者,以手压抚,或以足踩踏,手足坏裂而

出血者,则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因为稻芒向于此方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必须以向正方之心破无明,生明,证涅槃者。则有

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因为心向于正方。

三1 诸比丘!于此世,我以心而知[他]心,如是而识心污之一类人。此类人,

今若死,[则堕地狱,]犹如被执置于地狱中者。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是污故。

又诸比丘!心污故,此类有情,于此世身坏,死后,当生无幸处、恶趣、险难

处、地狱。

四2 诸比丘!于此世,我以心而知[他]心,如是而识心净之一类人。此类人,

9 今若死,[则生天,]犹如被执置于天中者。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是净故。

又诸比丘!心净故,此类有情,于此世身坏,死后,当生善趣、天界。

五 诸比丘!譬如有浊、污、混泥之池,有眼人立于岸,不得见牡蛎、贝、砂砾,

乃至或泳或止之鱼群。何以故诸比丘!彼水浊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浊心,能知自利、或知他利、或知俱利、或可充

分证知超越人教之殊胜圣智见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浊故。

六诸比丘!譬如有澄清、不浊之池,有眼人立于岸,可得见牡蛎、贝、砂砾,乃

至或泳或止之鱼群。何以故诸比丘!彼水不浊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无浊之心,能知自利、或知他利、或知俱利、

或可充分证知超越人教之殊胜圣智见者,则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无浊故。

七诸比丘!譬如渚树之种类中,栴檀以柔和堪用而称第一。诸比丘!正如是,我

不见有另一法能如是之为所修习,为所复习而成为柔和且堪用者。诸比丘!此即是

心。

诸比丘!心是为所修习,为所复习而成为柔和且堪用者。

10 八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容易转者。诸比丘!此即是心。诸比丘!心之如何容

易转,极难作比况。

九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

一0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解脱。

注1 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二c)及Itiv.20。

2 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三a)及Itiv.21。

第六弹指品

一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

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

二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得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能如实解,

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

三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发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

可谓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食国之施食,何况于数数发慈心。

四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修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

可谓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