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谣指着这种痕迹,问吕长史:“你认得这种痕迹是什么兵器造成的吗?”
吕长史道:“之前我们也有注意到,像是弯刀的痕迹。”
“但弯刀的长度似乎不足以留下这么长的半圆弧。而且这圆弧中间断成许多截,每一截的形状、大小又一模一样。”
这时,暗卫甲风道:“这是一种奇特的兵刃——弯刀伞留下的痕迹。”
“弯刀伞?”
“对,弯刀伞是用铁做的,收起来时,外表看着像是普通的伞。但张开来时,伞面是由四十多柄细长的弯刀所组成。只要弯刀伞一转动,那些弯刀就会轮流切割敌人的身体,非常难防。如果弯刀伞碰到墙壁,就会留下这种断断续续的圆弧形。”
“原来如此。这种兵器是谁用的?”
“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听说过这种兵器,但从未见过使用它的人。”
云水谣道:“看来,跟赵刺史打斗的,应该是个江湖上的高手,他的兵刃是弯刀伞……”
像这样的人,应该不太多。云水谣让甲风带领十来个暗卫去江湖上打探。
不知为何,甲风所说的弯刀伞,给云水谣一种熟悉感,她总觉得在哪见过。
云水谣喃喃道:“这个高手应该一直在跟踪赵刺史,等他在城墙上落单时,就跟他决斗。由于弯刀伞很难防,赵刺史渐渐不敌,就被掳走了。”
吕长史道:“我想当时的情况应该就是大人所说的这样。”
云水谣:“这太偶然了。按理说城墙上至少要留几名士兵把守,可赵刺史却把他们全派了出去,导致无人看见赵刺史的对手长什么样子。”
吕长史道:“也许赵刺史也不知道有人跟踪他,想把他掳走。”
“赵刺史当时是孤身一人来到城墙这里的吗?没有带侍卫?”
“没有。”
云水谣觉得奇怪。这里已经调查不出什么了,云水谣决定去赵刺史以前住过的房间看看。
之前虽然看过一次了,但那次看得不太仔细,这次要好好看看,也许能从细微处发现线索。
一行人原路返回,梅花县的百姓们见到云水谣等人,又想围上来为难她们。
还好暗卫们有经验了,直接架起云水谣等人,从百姓们的头顶飞了过去。等到人少的地方,再下来走路。
云水谣不会轻功,但飞起来的感觉很不错,她觉得自己要是有空可以学学。
一路走来,时不时地会见到这里的百姓在闹事。
云水谣想管,吕长史劝道:“大人,您不会武,又是姑娘家,而且没有跟敌国百姓打交道的经验,还是先别管这里的事了。这里驻守的一些军官会管的。”
云水谣点头:“也好,等我找到了几位失踪的刺史,再腾出手来治理梅花县。”
这个地方既然打下来了,现在就是幽州所辖的区域。云水谣身为幽州刺史,有责任管理好梅花县。
大约一个时辰后,众人回到了衙门。
云水谣稍作休息,就去赵刺史的房间查看。这次,她没有漏过任何细枝末节处。
过了一会,云水谣在柱子上看见了一个小孔,这个小孔像是被什么东西扎出来的,而且还比较新,不像是陈年旧孔。
她问吕长史:“吕长史,你看这个小孔,像不像是箭造成的?”
吕长史观察了一会,道:“的确像是被箭射中了,但那根箭去哪里了?之前我们都没发现。”
云水谣估算了一下箭射..进来的方向,朝正对面的窗户看去,果然看见窗户纸有一个小孔。
云水谣道:“我猜,赵刺史失踪那天,应该是有人从外面射了一支箭进房间,箭上可能还绑着纸条,约他孤身一人去梅花县的城墙相见。所以,他才会不带任何侍卫前往,到了城墙时,才会把所有士兵都支开。”
吕长史道:“大人言之有理,如此便可解答之前的两点疑问。来人,好好找找,看房间里是否有箭和纸条。”
房间里的箭倒是有许多,一眼就看见了,全是一模一样的六孔铍箭。这种箭是赵刺史的军营里统一用的箭,倒是很常见。
除了六孔铍箭外,没有发现其他的箭,也没有任何小纸条。
云水谣道:“对方射箭进来,邀赵刺史见面,应该用的是他自己的箭,不太可能跟军营里的箭相同。这里没有第二种箭,说明对方所射之箭已经被处理了,如何处理未知。至于那邀约的小纸条,应该是被烧掉了。具体是赵刺史所烧,还是其他人所烧,就不知道了。总之,关于有人飞箭传书,邀赵刺史去城墙相见一事,已经没有证据了,只能说是猜测而已,但这猜测应该是合理的。”
柳依依道:“大人,什么人能在官衙里射箭而不被其他人发现,又是什么人仅凭一张小纸条就能约赵刺史出去,还能让赵刺史不带任何随从?”
云水谣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这时,有衙役来报:“张司马回来了,说要见刺史大人。”
云水谣道:“他终于回来了,把他请到这里来吧。”
之前云水谣因为在陆文远刺史和林益恭刺史房中发现了女子的脂粉,便让幽州司马张呈祥去调查四名刺史有没有跟什么女子过从甚密,也许这跟他们的失踪有关。
张呈祥这些天一直在外面调查,没有回来过。
现在云水谣已经知道,陆文远刺史和林益恭刺史房中的脂粉,是天女会的首领所有。这两位刺史跟天女会首领有暧.昧关系,所以他们的房间有女人的东西。
这件事倒是清楚了,云水谣盼望着张司马能带回别的消息。
很快,司马张呈祥走了进来,对云水谣行了一礼,道:“大人,您叫我调查的事,有眉目了。我查到,赵仁顺赵刺史在任的时候,似乎跟一个叫高文锦的姑娘过从甚密。
有人见到那位高姑娘频繁来找赵刺史,而且每次来时,赵刺史都会叫其他人出去,所以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那位高姑娘好像是个游侠,长得很高,喜欢穿一身黑白相间的衣服,手上要么拿着一把伞,要么拿着一柄剑。
我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请人画下了高文锦的画像,大人请看。”
张司马拿来一张画像,让云水谣看。
画像上的女子又高又瘦,眼神犀利,容颜秀丽,手上抱着一把黑伞,竟然是今天早上在梅花县见到的那女子。
当时,云水谣等人被梅花县的百姓围住,还是这位姑娘出声提醒,可以用轻功飞起来逃出去。
多亏她的提醒,云水谣等人才有惊无险。
没想到,她竟然认识赵刺史,还过从甚密。
云水谣总觉得哪里不对,来不及多想,马上吩咐暗卫:“你们派出十个人,马上去梅花县找高文锦,找到之后立刻带回来。她武功应该很高,你们带上二十个女兵一起,应该能擒住她了。”
暗卫们道:“是。”
云水谣带来的女兵,以前都是百尺楼培养的预备杀手,功夫都很不错。二十名女兵再加上十名暗卫,应该稳了。
希望那位高文锦姑娘还留在梅花县。
司马张呈祥还候在一旁,云水谣问他:“你还查出了什么消息吗?”
“没有了。”
“辛苦张司马了,你先去忙吧。”
云水谣又看了看柱子上的小孔,道:“如果是高文锦飞箭传书,是不是就能把赵刺史约出去了?”
吕长史道:“应该可以。只是,若赵刺史的失踪真的跟她有关,她怎么还敢留在这里,刚才还出声提醒我们?”
“我也觉得有些怪异,等抓到她再问问。”
这时,有衙役进来禀报:“两位大人,朝廷派钦差来了。”
云水谣和吕长史赶紧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出去迎接。
之前云水谣把董商衡刺史死亡一案的原委上奏给了朝廷,同时说明了天女会的情况,皇上应该是有相关旨意传达。
云水谣和吕长史来到门口,见门口停着一辆豪华的黄花梨木马车,周围守着二十来个侍卫,这应该就是钦差的马车了。
云水谣赶紧跪下道:“下臣幽州刺史云水谣,携众下属恭迎钦差大人。”
有一人掀开了车帘,对云水谣道:“云大人快快请起。”
是一道熟悉的温润嗓音。
云水谣抬头一看,来人是一个蒙着双眼、风姿清逸的年轻公子,正是安正则。
云水谣起身,对他笑道:“安公子,许久不见了。怎么是您来传旨?”
安正则道:“最近比较清闲,正好皇上有旨意下达幽州,我就自请当钦差了。我六叔镇守边关,三年未归,我顺便来探亲。”
“原来如此。”
两人叙旧了几句,安正则道:“皇上有旨,董刺史的事你办得不错,赐你食邑两百户。另外,天女会众首领,罪大恶极,直接在幽州处决,不必送往京城了。其余三位刺史失踪之事,也尽快查明。查明之后,还有奖赏。”
云水谣道:“谢皇上隆恩。”
她没想到,皇上竟会赏赐给她食邑。食邑内的土地归她所有,那两百户的税收也归她。从此以后,云水谣有了一笔固定收入。
她的日子也在慢慢好转了。
说完公事之后,云水谣屏退下属,请安正则进入书房,聊起私事。
她现在已经是太子一党,正好安正则过来,她们可以沟通一下近况。
云水谣问道:“太子殿下近来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