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举行登基大典,祭拜天地,尊蒙太后为太皇太后,石皇后为太后,即改年号为开文元年,史称梁文帝。
因着谢淑妃被赐殉葬的缘故,雍王受打击太大,大病一场。
病体稍愈即请旨前往陵寝为景帝守灵三年。
至于大太监魏畡,明白自己知情太深,结局是注定的,不过早晚而已,遂在景帝移灵时,一头撞死在灵前,算是全了忠孝之意。
即位后的梁文帝施政力度颇大,首先是分封了先皇十二子萧迎为安郡王,先皇十四子萧远为纪郡王,因着这两子年龄尚小,远不满十八,照律是不可分封,但文帝坚持要体现兄友弟恭的仁心,朝臣们也就不好太跟新帝计较这些了。
以往新帝即位常用的特赦,文帝并未使用,因此原济王萧迭、原岳王萧遧,均遵照先帝原旨,继续被圈禁或牢狱,因着国家现经济困难,原王府花销供奉用度按原规制减半,也就是说,他们的妾侍、往后的子女,再也享受不到往日那般的富贵荣华了。
而关于亳王的处置,文帝与言太师等商议多遍,最后定下复其郡王待遇,但无郡王封号,发诏称新帝虽念及兄弟情深,但为了尊重先帝遗旨只得勉力做到如此。
这种做法引来朝野赞誉。
朝廷官员重新开始洗牌,重用言氏、史氏,提拔文帝外家,提拔少壮派;把原先一些曾经迫害和反对过自己的官员、济王和雍王的嫡系成员,降职的降职,外放的外放,个别的,被抓到错处,则予以严审,直至入狱。
新帝把“报李投桃、锱铢必较”直接表现在脸上,让下面的人简直无法再行劝谏之责,御史们也只能暂时闭上嘴巴。
新帝的经济纲领是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政策,这条重要纲领是和言阙、林羡等一起商讨出来的,对于民众的灾后、战后重建起到了重要帮助作用。
新帝学古贤,推广“均田制”,却在半年后因压力太过巨大被迫废除。
新帝重视农桑,却抑制商业,对商业实施苛捐杂税。这条遭到以言阙为首的部分官员的极力反对,却动摇不了文帝的决心。
无论如何,改元建新后的大梁,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