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小人通天 > 第128章 战者争者,战争于战争之外

第128章 战者争者,战争于战争之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官军与沈家门丁对峙站着,虽未剑拔弩张,但都神色不善。

一顶朱漆鎏金轿子停在对面,被众武装侍从所环拱。

轿子旁边,站着两名神色拘谨的朝官。

一位是苏韧共事过的刑部侍郎吴明,另一个苏韧记得是大理寺的韦姓少卿。

泥金轿帘分开,蔡述乌纱红袍,若有所思。他不回应苏韧下拜,也似没注意官员们相互致意。

其神色冲淡,仿佛他游梦于清尘,无所期盼,亦片叶不沾。

蔡宠提醒道:“阁老,苏韧来了。”

蔡述这才垂下眼,极客气道:“苏大人,使北全身而还,功不可没。理应嘉赏!”

“阁老过誉——下官愧受不得。下官在此,专听候阁老吩咐。”苏韧依然恭恭敬敬。

蔡述冷冷颌首,徐徐道:“他们擅闯万柳堂固然鲁莽。但国法在——未敢一味徇情。兵部失窃贼人失踪,万一有缺,需有人担责。苏大人自是都御史,该知此事顺天府在下,宰相在上,话事的却是‘三法司’。唯三法司意见一致才可了结。刑部吴侍郎——他与你共审过翰林,想必二位颇有默契。大理寺张驸马因故不能到场,特派韦少卿代理。三位大人就万柳堂签字入档,才能说(shui)服民心,彰显‘法治’。”

苏韧心头一紧,色难道:“阁老的训示——下官明白。但下官未亲历也尚不清楚兵部事件详情。受国家俸禄,不可不慎。下官岂能不经查验,随意下笔——有辱三法司和阁老的声名?”

蔡述伸出手,对苏韧招招,苏韧大着胆靠近,听蔡述嗤笑了一声。

瞬间,蔡述琉璃色眸子,离苏韧不过咫尺,粲然灼人。

他问:“苏大人虽不知兵部衙门详情,难道不清楚万柳堂内开得是何等花吗?”

苏韧屏息,装傻说:“下官实不知道阁老有何所指。”

蔡述无声笑,似在鄙夷。他审视苏韧,轻柔道:“苏韧,我是蔡述。我是莫须有所指的!”

苏韧避开蔡述眼光,寻思万柳堂的花木风水可能不大好。自己现在不得不抉择,站在沈凝一边。

他最初本是想混口好饭给妻儿吃,实不想有朝一日与此人对立。

他保持沉默,蔡述也不逼迫。倒是刑部吴侍郎焦急催道:“苏大人,你又不让查又不肯签保。这劳师动众都没个结果。我们也没辙。将来万一万岁追究,谁能担待得起?”

韦少卿窥视苏韧,瞟眼蔡述,欲言又止。

苏韧回答:“吴大人,不让查是因万柳堂真不宜查,原因暂无可奉告。沈大人性情耿介,如他豁出命来是不可收拾的。至于签保,不是我怕,而是我想查实前因后果。吴大人你不同意三法司先核准么?那全听你的话,咱们就绝无忧患安然无恙?”

韦少卿敲敲手指,徘徊苏韧左右,一脸无奈,到底没说话。

吴侍郎恼道:“三法司连太庙和王府都查过,万柳堂是如来的佛堂么?”

众人正僵持之中,阴暗角落忽被霓光照耀从万柳堂内,并肩走出来两排侍女。

侍女们手持花型琉璃宫灯,头簪芍药花,步态婀娜,令观者如在天宫。

她们在门口站定,年纪小的眼光活泼,不禁偷看蔡苏二官。

一个小宦官在侍女们后现身了。他手拿一支芍药花木雕如意。

苏韧见是柳夏,顿时恍然。蔡述不动声色,依然稳坐轿中。

柳夏瞥眼苏韧,对蔡述道:“蔡阁老,万岁降临万柳堂,此刻正在赏花。万岁口谕:‘沈凝不过是这个园子的主人,而朕是天下之主。让蔡述带领众位命官,同入万柳堂觐见赏花。’”

蔡述好整以暇,理好玉带,脸上方透出几分玩味:“臣领旨。”

他步履轻捷,红袍下摆微卷,活脱象个少年。顺天府丞殷勤提过灯笼,给蔡述带路。蔡述穿过花圃,好像自家庭院似的。

苏韧拖步跟随。吴侍郎年纪大腿短,跟不上蔡苏二人。亏有韦少卿扶持,提醒他脚下。

万柳堂正门已开,烛光亮同白昼。女眷均已不见。但堂中护卫甚众,皂衣者人均佩刀。

苏韧心道:原来所谓沈府家丁,多是东厂来的。

皇帝坐在堂上,穿得世家翁的便服,凝视身后一大盆芍药。

御座下边,站着沈凝。那花树有三尺高,数枝红艳,竞显娇姿。

苏韧眼尖,发现玛瑙盆上以螺钿镶嵌一字:“徐”。

众人跪了,山呼万岁。

皇帝不叫平身,只顾看花。过了一会才说:“这盆花乃天下绝品。你们谁认识?”

蔡述清朗回道:“启禀万岁。臣识得,是应天府的‘镇南红’。”

“‘镇南红’。太祖的江山有一小半是镇南红。此花盛时,不过一日。朕今微服私访来得巧呐。早一天晚一天,说不定朕都看不上这花了。苏韧,朕还没来得及召见你。你是花香自苦寒来,历练出来了。赏!”

柳夏郑重将一方有着红流苏的宝印授予苏韧,边上中官宏亮道:“万岁御赐苏韧‘嘉猷(you)赞翊(yi)’(10)印章。”

苏韧捧着玉印叩谢。皇帝不再理他,反看向韦少卿:“张驸马为什么不来?”

“回万岁,定国公主又犯头风,驸马实走不得,所以臣越俎代庖。”

皇帝“啧”了声:“又病了?她也可怜。还是宅太久,花看得太少!你即刻传旨张驸马:叫他明日带小皇妹赴玉虚宫,朕自己带她瞧瞧。”

韦少卿领旨,如蒙大赦般退出万柳堂。

皇帝转向吴侍郎训道:“别人都罢了。你老办案了,怎沉不住气?区区一奸细,烧光兵部府库又能威胁我朝多少?你是唯恐天下不知道,不会大事化了?真机密在朕手在你首辅处,敌国奈何?”

吴侍郎连连碰头,哭音道:“臣考虑不周,有负圣恩。万岁饶恕臣,臣万死不足以报。”

柳夏骂他:“呸呸,你昏头了?”

吴侍郎意识自己在赏花时分说了‘死’字,真吓得涕泪横飞。皇帝都看不下去。有两个侍卫把吴侍郎夹持下去。

顺天府丞跪后边,鬼使神差说了句:“吾皇圣明。”

皇帝却似听错了,不悦道:“拉到午门杖毙。”

等堂内只剩蔡苏沈三个臣子时,皇帝才叫平身。苏韧识趣站蔡述后面,沈凝依然不动位置。

蔡述道:“兵部事臣原想禀告万岁。一个多时辰前紧急求见,却不知万岁行踪到此。”

皇帝和气道:“罢了。有件事,朕已接倪领军密报:魏国公病危,不承想他家有人还是贡花来。临死之人其言也善,朕看徐祖彦表文甚怜悯他。他诉长子不孝,望另立第三子。此事非同小可。你们仨如何看?苏韧?”

苏韧先被点名,只好道:“启禀万岁,魏公世子口碑虽不佳,但礼法居嫡长。三公子有学识才干,府内外事务实际都过他手。选贤还是立长?微臣浅陋,实不知道。”

沈凝抢道:“世子长期在京,素有骄奢淫逸之名,恐疏于军政难堪重任。三子乃饱读诗书,深研历史之人。魏国公亲自上表诉长子不孝,已成凭据。战争期间南方不能再动摇。因此臣以为朝廷改立三子,更有利江南繁荣。”

苏韧闭眼,心说:这人开弓没回头箭了。

蔡述冷不妨问:“沈大人您是见魏国公亲手写的奏表么?一个病得奄奄一息之人,是如何写出长表的?既世子立后不能在其父身边,相隔千里如何做到不孝?魏公世子名分素定,世人皆知。骄奢是勋贵子弟通病,沈大人所见皆是。朝廷仅以此废嗣不足以服天下人!江南心腹之地,朝廷光听一面之辞,摄于地方势力儿而废嗣,各地诸侯若纷纷效仿,天下恐不是列祖天下了!”

沈凝气急,有点结巴道:“我……我是没看到,万岁已读过,蔡大人敢……敢质疑君上的判断吗?相隔千里不孝有何之难?史上奸臣隔着千……千万里,荼毒天下八方百姓都不罕见。天下人,只仰视万岁。万岁有旨谁敢不尊?海内诸侯虽多,多……多是父慈子孝。这样父亲临终建言废立的还找得出几家?”

蔡述面对沈凝,背脊笔直:“沈大人,您以为自己口口君上,可堵得住大臣的直言?”

沈凝憋得脸潮红,寸步不让:“蔡大人,你忘了我们在万岁面前!不能是你蔡述只手遮天的一家之言了!”

苏韧望向蔡述,谁知蔡述正回头看他。斗转星移,二人从童年轮回到此刻。当年明月不再,中隔银汉迢迢。

蔡述眼中讥诮,苏韧感慨万千。

“够了!”皇帝似不耐烦道:“魏公世子现在何处?招他前来面圣。”

蔡述对皇帝下拜:“回万岁,为时已晚。万岁曾许臣父之请,让世子每年春夏之交往徐州去观摩练兵,以求长进。数日前臣已按惯例向世子发出手令:同意他赶赴徐州军营。”

皇帝一怔,失笑道:“是吗?朕竟忘了。他既如此造化,随他去吧。”

蔡述道:“臣遵旨。”

苏沈二人颇觉意外,堂内登时安静。

皇帝似有些疲劳,斜靠在锦枕上道:“你们啊都是股肱(gong)大臣,年岁又相当,为国事龃龉本乃寻常。只不要对彼此抱有成见——影响了北方战事大局。”

三人称是。皇帝令柳夏捧出烧化了天师符咒的“神水”,赐给三人每人一杯。

苏韧正要喝,忽有两个人跪在外面,是沈府大管家并一位陌生官员。

皇帝反手盖住额头,奇道:“又怎么啦?”

那官员跪倒道:“万岁在上,山东发内阁首辅蔡大人十万火急快报。小臣本不知大驾在此……”

蔡述眼光一黯,对那官员道:“我正伺候君前,快说什么事!”

“启禀万岁,快报上奏:魏国公世子徐至清——昨日清晨于德州驿站暴毙。”

蔡述瞳孔刹那变大,沈凝“啊?”了一声。苏韧心中猛跳,缓缓把杯中水饮完。

“好端端怎暴毙的?”蔡述厉声问。

“回万岁,报阁老:山东巡抚亲带文武官员查问仔细。徐至清路上携带三妾,再召当地花魁三人,七人大被同寝。他平日常服用春丹,凌晨忽昏厥,精满于褥不能止,六个女人均已收押,有一个自杀了……”

苏韧记忆中,那山东巡抚是蔡文献同年,算是蔡党一份子,所以蔡述不至于御前质疑。

室内一片静谧。蔡述脸色凝重,沈凝也并不高兴。苏韧没有表情。

皇帝抚髯道:“却原来这人——是个没造化的。魏国公一代不如一代,可惜啊!叙之你办理,取朕玺书发南京,命徐祖彦第三子徐至澄为嗣。若魏国公事出,徐至澄即掌中军都督府帅印,不得有误。夜已深,朕赏花都没兴致了,都跪安吧!”

三人同跪同出。沈凝好像没缓过来,苏韧安然换口气。

蔡述再不多话,踏着夜雾扬长而去。沈凝执拗的沉默,苏韧说了声:“下官恭送阁老。”

夜风卷起花屑,沾在蔡述的红袍边缘。再无一人给他提灯,他形只影单,竟有些落寞。

苏韧注视蔡述背影,料定此人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半月之内,苏韧等人,再遇无解的难题。

(本章完毕。)

本章有点太长了,我本想删除掉几千个字。

但我从没有什么删改的本领。基本上全是一次完成。

所以决定保持原稿,就这样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