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理科学霸的文艺式心动 > 第30章 新生奏鸣曲

第30章 新生奏鸣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阿尔卑斯山的寒风像刀子般刮过脸颊。季辰拉紧羽绒服的帽子,眯眼望向那座伪装成气象站的灰色建筑——父亲笔记中提到的实验室。三天前他们收到"钢琴师"的加密信息,指引他们来到这个位于瑞士与意大利边境的隐秘地点。

"看那里。"林修远突然抓住季辰的手臂,指向气象站屋顶的金属装置。他的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但确实是在说话——过去72小时里,他的语言功能奇迹般地开始恢复,虽然每次说话都伴随着剧烈头痛。

季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屋顶的装置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声波发射器?"

林修远点头,从背包里取出平板电脑。屏幕上的波形图剧烈跳动:"强烈的δ波活动...有人在里面使用'海妖之歌'。"

季辰的心跳加速。自从发现父亲的研究笔记,他们一直在模拟那个抵消副作用的关键频率,但始终差最后一块拼图。如果里面真的是父亲...

"计划A还是B?"季辰检查着随身携带的声波发生器。A是光明正大敲门,B是林修远黑进安保系统。

林修远咧嘴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钥匙——父亲笔记里找到的那把。"计划C。"他嘶哑地说,"正大光明地走进去。"

气象站的大门比想象中普通,除了那个隐蔽的视网膜扫描仪。林修远刚把钥匙插进锁孔,一个机械女声就用德语问道:"身份验证?"

季辰清了清嗓子:"季辰和林修远。季明远教授的儿子和...女婿。"最后那个词让他耳根发热,虽然他们已经结婚三个月了。

沉默了几秒,大门突然滑开,露出向下的电梯。他们交换了一个警惕的眼神,走进电梯。当门关上时,林修远突然抓住季辰的手,在他掌心写道:【准备好】。

电梯下降了至少三十秒才停下。门开处是一条明亮的白色走廊,尽头是扇金属门,上面用红色大字写着:"高危实验区 - 仅限授权人员"。

"欢迎来到'夜莺计划'。"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头顶的扬声器传来。季辰浑身一震——是母亲的声音,但比记忆中更加疲惫。

门自动滑开,露出一个圆形大厅。中央的控制台前坐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头发比季辰记忆中的白了许多,但挺直的背脊和那双锐利的眼睛丝毫未变。

"妈..."季辰的声音卡在喉咙里。

周雯教授转过身,嘴角微微上扬:"好久不见,辰辰。"她的目光移向林修远,"还有修远。我听说了你在慕尼黑的遭遇,很抱歉没能及时警告你们。"

林修远摇头,嘶哑地说:"不...要紧。季叔叔...在哪?"

母亲的表情变得复杂:"跟我来。"

她带领他们穿过大厅,来到一个透明的观察室前。里面的场景让季辰的血液凝固——父亲躺在手术台上,头上连接着密密麻麻的电极,而一个巨大的声波发射器正对准他的太阳穴。

"他在用自己做实验。"母亲轻声说,"为了找到抵消副作用的方法。"

季辰猛地转向她:"停下!我们有解决方案!"他匆忙从背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修远分析了数据,发现两个人的脑波耦合可以中和伤害..."

母亲的眼睛亮了起来:"就像你们在慕尼黑做的那样?"她快步走到控制台前,输入一串命令,"你父亲的理论是对的,但缺少一个关键变量——情感连接强度。"

观察室里的设备逐渐停止运行。父亲慢慢坐起来,取下电极,抬头透过玻璃看向季辰。那一刻,季辰看到了从未在父亲脸上出现过的表情——纯粹的、不加掩饰的骄傲。

"我就知道你们会找到答案。"父亲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比记忆中沙哑许多,"进来吧,该给你们看完整的研究了。"

接下来的八小时像一场高强度学术研讨会。父亲展示了"海妖之歌"的完整研究:最初是作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方法开发的,但NeuroTech发现它可以武器化后,一切都变了。

"我们被迫分开研究。"母亲解释道,调出一组数据,"我负责开发反制措施,你父亲继续完善治疗应用。"她指向屏幕上的波形图,"但我们都发现,单独使用总会损伤使用者神经突触...直到看到你们的数据。"

林修远突然坐直身体,指着某个参数:"这个...耦合系数...我们模拟过!"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更加嘶哑,"如果调整相位..."

父亲和儿子同时凑向屏幕,几乎头碰头。季辰迅速在键盘上输入参数:"再加上这个谐波序列..."

新的波形图在屏幕上生成,呈现出完美的对称性。母亲倒吸一口气:"上帝啊...这确实能抵消伤害。"

"需要两个人精确同步。"父亲沉思道,"就像你们在钢琴和计算机前做的那样。"

林修远突然打了个响指,掏出平板电脑:【我们开发过脑波同步程序可以自动化这个过程】

季辰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把'海妖之歌'变成真正的治疗仪器...不需要使用者承担风险。"

房间陷入沉默。父亲的目光在季辰和林修远之间来回移动,最后停在他们的婚戒上:"所以这就是关键...真正的同步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

"爱。"母亲轻声说完,伸手握住父亲的手。这个简单的动作让季辰意识到,父母之间有着他从未真正理解的深厚连结。

林修远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血丝从嘴角渗出。季辰立刻扶住他:"你需要休息。"

母亲检查了林修远的瞳孔:"δ波调制造成的神经损伤还在恢复期。"她示意助手,"带他们去客房。明天再继续。"

客房比想象中舒适,窗外是阿尔卑斯山的雪景。林修远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但眼睛闪闪发亮。他在季辰手心写字:【我们做到了】

季辰握住他的手:"还没结束。NeuroTech还在追查这项研究,Dr.陈——"

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彻整个实验室。红光闪烁中,广播系统传来母亲冷静的声音:"安全漏洞,B区被突破。所有研究人员立即撤离。"

季辰跳起来锁住房门,同时林修远已经打开平板连接实验室监控。画面显示五个武装人员正从通风管道侵入,领头的赫然是Dr.陈。

"他们怎么找到这里的?"季辰咬牙道。

林修远快速检查设备:【声波探测器我们被追踪了】

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母亲的敲门声:"辰辰,快走!紧急通道在走廊尽头!"

季辰刚打开门,一声爆炸震得整个走廊摇晃。灰尘和烟雾中,他看到父亲扶着受伤的母亲,她的白大褂被鲜血染红。

"带研究数据走!"父亲将一个硬盘塞给季辰,"所有成果都在里面。我们会拖住他们。"

季辰摇头:"不,我们一起——"

"季博士。"Dr.陈的声音从走廊另一端传来,"真是感人的家庭团聚。"

Dr.陈站在五名武装人员中间,手里拿着个熟悉的装置——季辰的父亲设计的便携式声波发生器,但明显被改装过,体积大了三倍。

"感谢你们引路。"Dr.陈微笑道,"现在,请交出所有研究数据。包括你们刚刚开发的'双人模式'。"

父亲挡在家人前面:"陈,你知道这项技术能拯救多少人吗?为什么要把它变成武器?"

"武器?"Dr.陈大笑,"不,季教授,这是进化!想象一下,全人类共享一个意识网络,没有冲突,没有误解..."

"也没有自由。"林修远嘶哑地说。

Dr.陈的目光转向他:"啊,林博士。你的脑波耦合理论给了我很大启发。"他举起声波发生器,"可惜你们永远不会看到它真正的潜力了。"

季辰在Dr.陈按下按钮前就动了。他扑向控制台,猛地按下紧急疏散警报。洪水般的白噪音通过扬声器爆发出来,干扰了声波武器的定向性。

"走!"父亲推着他们向紧急出口移动,"我们会拖住他们!"

季辰犹豫了一瞬,但母亲坚定的眼神让他明白这是唯一的选择。他抓住林修远的手,冲向紧急通道。身后传来一声巨响和父亲的喊叫,然后是Dr.陈歇斯底里的命令:"抓住他们!别让数据跑了!"

紧急通道陡峭狭窄,林修远的腿伤让他行动迟缓。季辰半扶半抱着他往下走,耳中全是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当他们终于到达地下车库时,林修远突然拉住季辰,指向自己的耳朵,然后摇头——他听不见了。声波武器的干扰影响了听力。

季辰迅速在手机上打字:【车钥匙?】

林修远点头,从口袋里掏出母亲给的钥匙。他们刚找到那辆越野车,车库入口就传来脚步声。季辰发动引擎的瞬间,子弹击碎了后窗玻璃。

"趴下!"季辰大喊,虽然知道林修远听不见。他猛踩油门,越野车咆哮着冲出去,撞开应急出口的栏杆,驶入阿尔卑斯山苍茫的夜色中。

开了半小时确认没有被跟踪后,季辰把车停在一条伐木小路边。林修远蜷在副驾驶座上,脸色惨白,鼻孔和耳道都有血丝渗出。

"修远?"季辰轻拍他的脸,没有反应。恐惧像冰水漫过脊椎,他颤抖着手指检查脉搏——还在跳动,但微弱而不规律。

硬盘。必须保住硬盘。季辰将存储设备小心地藏进车内暗格,然后取出改装过的声波发生器。如果"双人模式"真如他们推测的那样有效...

他将一个电极贴在自己太阳穴,另一个贴在林修远颈后,然后启动装置。熟悉的共振感立刻袭来,但这次更加剧烈,仿佛有人在他头骨内敲击低音鼓。季辰咬牙坚持,弹钢琴般在控制面板上调整参数。

林修远的眼皮开始颤动。季辰刚要松口气,突然感到左耳一阵剧痛,接着是液体流出的温热感——他的耳膜破了。世界顿时陷入一片模糊的寂静,只有尖锐的耳鸣持续不断。

但季辰没有停下。他看着林修远的呼吸逐渐平稳,看着血色慢慢回到那张苍白的脸上,直到自己眼前的景象也开始模糊...

一只手突然握住他的手腕。林修远醒了,正惊恐地看着季辰耳朵流出的鲜血。他夺过声波发生器关闭,然后捧住季辰的脸,嘴唇开合说着什么,但季辰听不见了。

没关系。季辰用口型说,你活着就好。

林修远的眼睛湿润了。他迅速在手机上打字:【你听不见了?】

季辰点头,然后指向自己的眼睛和大脑:"还能看见,还能思考。"他故意让语调轻松,"而且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你刚说'你这个自我牺牲的混蛋'。"

林修远又哭又笑,用力抱住他。在那温暖的怀抱中,季辰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父亲的选择——为了保护所爱之人,任何代价都值得付出。

三个月后,斯坦福医学院的会议室里挤满了顶尖神经科学家。季辰站在投影幕布旁,流畅地用手语配合语音合成器讲解。屏幕上是他们完善后的"第七和弦"治疗系统——基于父母的研究,但加入了关键的"双人耦合模式"。

"...临床试验显示,对创伤后神经损伤的治愈率达到73%,其余患者也有显著改善。"季辰指向一组脑部扫描对比图,"最重要的是,操作者不再承受副作用。"

林修远坐在第一排,时不时用手语补充细节。他的语言功能恢复了八成,但复杂术语仍需要手语辅助。而季辰的左耳听力永久性丧失,右耳只剩下30%功能。

问答环节,一位老教授举手:"季博士,据说你们最初版本的设备会导致使用者神经损伤。这是真的吗?"

季辰看向林修远,后者轻轻点头。季辰深吸一口气:"是的。最初我父亲设计的'海妖之歌'确实有严重副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他和我的母亲选择隐藏研究,直到找到安全使用方法。"

"那么,"老教授追问,"是什么让你们确信现在的版本安全了?"

林修远突然站起来,走到季辰身边。他握住季辰的手,举起他们交缠的手指:"爱。"他的声音依然沙哑,但无比清晰,"不是魔法,而是科学可测量的脑波耦合效应。当两个人真正同步时,产生的δ波能相互中和伤害。"

会场一片寂静。然后,掌声如雷。

报告结束后,他们回到新成立的"第七和弦"研究中心——由季辰父母、斯坦福和几家医疗基金会共同资助的非营利机构。大厅里,初代神经耦合器被放在玻璃展柜中,下方铭牌写着:"纪念科学探索中的牺牲与勇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