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水调歌
直到年下,蜚语流言仍愈演愈烈、未敢停歇。
明惜月也有些担心,虽然她不在意自己的名节受损,反正她不打算嫁人。
但是一想到今世之人崇尚 “修齐治平”,想到人言可畏,长此以往难免连累家父和兄长的仕途,甚至害母亲在社交场上被人指指点点……
明惜月一想到这些,便百感交集、坐立不安。
就在除夕夜,明家父母执意要陪爱女守岁,一家三口都尽力维持着明面上的喜庆团圆。
可等后半夜明惜月放爆竹回来,却看到厅堂内的母亲不住地流泪,而父亲则在一旁低声安慰,并劝说妻子小声些别让女儿听见了难过。
就在这时明惜月才终于拿定主意,觉着自己是时候离开这是非之地了。
只要离开了东京城,应该就没那么多人再议论她了吧?明惜月无奈地想着。
这是明惜月心里仍有一丝遗憾,无法在走之前亲自和王爷告别。
十五这日,明惜月不顾小萍的反对执意外出赏灯。
小萍劝自家小姐近日最好行事低调一些,还说上元灯会每年都差不多、少看一次不会怎样。
明惜月却满不在乎地给自己换上了身边最好看的衣服,像前世儿时那般穿着过年才见到的大红色,半真半假地对小萍说:
“不用再劝我了,这可能是我在东京的最后一个元宵节,我非去不可……”
小萍听罢连呸了三声,骂自家小姐这大过年的不要说什么不吉利的话。
最终,明惜月还是成功地带着小萍欢天喜地地出了门。
汴京的元宵节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各式花灯照得街市明亮如白昼。
明惜月蹦蹦跳跳地四处赏玩,一连吃了好几家汤圆,还跑去街巷上和东京城的公子哥们比赛猜灯谜,甚至在一家摊位上和一个小女孩因为抢花灯拌了嘴。
也就是在此时,明惜月想到了靖王爷陈岳,想起了第一次在汴京逛上元灯会的往事,也想起那盏被她挂了许多年的竹影灯。
这可能真的是她明惜月在东京城的最后一次灯会,只是此时兄长不在身边,也再不见靖王爷的身影。
“物是人非事事休”,只是她此时并不想说话,也哭不出来。
今年的上元灯会似乎比往年还要热闹,快放社火的时候大内门口更是挤满了人。
小萍怕挤着自家小姐便帮她找了个角落站着,为着安全也不顾明惜月埋怨位置不好、挡光看不清颜色。
等社火升空的时候,城墙上挂满的彩灯绸带与夜空中的艳火、和明月交相辉映,美得让人心惊。
小萍不会形容,若换做她的小姐、就会说是“东方夜放花千树”,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更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只是这最后一句并不是明惜月这年告诉她的,但是小萍觉着用在此刻也还算应景。
因为就在这个元夕,这个繁华罔极的灯会压轴时刻,小萍把明惜月弄丢了。
而明惜月,这夜她在大内门口根本没等到社火。
第一轮烟花升空的爆响还未听到,明惜月就感觉自己被一股力量猛地拽离了小萍。
而人群又太吵,无人在意她求救的喊声。
眼看挣脱不掉,明惜月只得闭上眼放弃挣扎,无奈地躺平接受,同时又绝望无助地想着:
若是眼下真的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希望明家的家人们不要太难过,也希望小萍不要太自责。
至于陈岳……靖王爷嘛,大抵也是会有点难过的吧?
只等他妻妾萦绕、儿女成行之时,能偶尔想起她明惜月,便足够了……
可等明惜月终于睁开眼,才发现自己似置身于桂殿兰宫,身边还围绕着许多宫人侍卫。
她发现自己正被人按着、被迫向前方的紫袍男子行礼。
许是命不该绝,明惜月很快反应过来眼前人是谁,立刻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向皇上问安,一时竟忘了身为女子、日常觐见君主无需叩拜的今世惯例。
似无人在意,明惜月在殿内跪了许久,一直未等到人喊她起身。
直到她小腿发麻、快要抽筋的时刻,今上才轻声唤她平身。
明惜月站起身后仍低着头不发一言,也并不敢抬头面圣。
御前失仪可是大罪,哪怕听说今上脾气不错,明惜月也不敢冒险。
沉默许久,皇上终于主动开了口:“明家女,你可知今日为何前来?”
明惜月回说不知,心里默默揣测着:
莫不是近年来背了什么反诗被举报了?不应该啊……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可这又不是清朝。
“我花开后百花杀”?皇帝这么大个男人,总不会怕她一个小姑娘造反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哦这篇原文太长、她应该没背过。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毛爷爷诗里的人物,这儿大多数都没有啊……
就在明惜月后悔没学东坡先生赶在乌台诗案前火烧诗稿之时,皇上直接公布了答案:
“朕今日安排你来,是想问你与我四弟靖王之事。”
此言一出,明惜月叫苦不迭。
明明这才是唯一可能的答案、她竟一时没想到……
见这一切虽迟但到,明惜月顿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回皇上,臣女与靖王爷系君子之交,并无什么其他……”
明惜月尽量温和地组织语言,奈何皇上大抵是老江湖了,和人谈判更喜欢直击要害:
“君子之交?朕听到的似乎与你略有出处。” 皇上战术停顿片刻,接着又说:
“朕之四弟,有意娶你为妻,朕想着你明家虽不甚富贵、但也算得上朝中少有的清流之家,于是便有心成全,不知你怎么看?”
明惜月心说她其实不敢看……
所以说,靖王爷到底还是找了皇上啊?她还以为这么多天过去他已经放下了呢,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明惜月无奈一笑,心想来都来了,不过这一关以后也没有好日子可过,倒不如索性和皇上论论理。
于是明惜月向皇上解释:“臣女身份低微,不敢高攀王爷……”
没成想,皇上没等她表演完,就直接开始长篇大论地回怼她……
明惜月听着大概意思,感觉差不多是在说:皇上刚刚都说配得上了、而她非要说不配,是不是想反驳他、说他这个皇帝老儿说的话不对……
见被扣了如此大的帽子,明惜月吓得立马跪下、语无伦次地说:
“臣女绝无此意……只是臣女蒲柳之姿、命小福薄,怕是会辜负皇上和王爷的好意……”
而皇上听后仍不急着反驳,让她又跪了一会儿,才又开了尊口:
“朕怎么觉得,你这小女子巧言令色的很?” 而后又是一阵战术停顿,他继续讲:
“朕听皇后夸奖过你的诗,是否你自诩诗才,所以眼高于顶、竟连整个皇室都蔑视了不成!”
明惜月害怕得不敢接话,只继续跪着,等整个身子都快瘫在了地上才又强撑着跪立,直后悔自己今天穿了这么厚的衣服能压垮个人……
似见她不再多言,皇上品了品茶,又换了较为舒缓的语气,问她是否执意拒婚。
明惜月想着自己脸皮厚或还可再扛一波伤害,便下意识点了头……
随即皇上笑了,笑得比方才骂人时还可怕几分。
“你可知道,你这般执拗的后果会是什么?”
明惜月摇了摇头,皇上又继续发问:
“你父亲、兄长,都在朝中任职,难道就没教过你何为忠君爱国?”
明惜月忙回说教过的,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女明白……”
其实她更明白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坐在上面的人执掌着九州大地之上所有人的生杀大权,明惜月当然明白……
“朕觉得你还是不够明白。”皇上似乎说累了,又饮了盏茶,继续说道:
“你宁愿以一人之任性妄为,连累整个家族的荣辱吗?”
不消片刻,明惜月便知道自己输了,她输得彻底。
她以为凭自己的小聪明可以搞定靖王爷,但是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陈岳让着她。
如今更是遇到了一国之君,她明惜月凭什么自以为是到可以和他讲道理?
她算是个什么东西……
什么爱情、自由、平等……她连自己、乃至家人的生命权都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她拿什么斗……
心下了然,她无声自言自语道:
“明惜月啊明惜月,我打算认输了,你呢?”
“怕是你也早想劝我放弃了吧,我胡闹得够久了,不能再连累你的父母家人了……”
“再说他陈岳,只怕我已辜负了他许多……”
“皇上,请容臣女一言,”于是明惜月咽了咽口水,心里默念了一遍接下来想说的话。
“臣女不才,若能得皇帝陛下和靖王殿下青眼,实在荣幸至极。”
“只是婚姻大事、尚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女婚嫁这类小事实在不应入圣上法眼,不如待日后……”
“皇兄,谁告诉你我要娶这个小女子了?”
明惜月话还没说完,便听到许久未闻的声音出现,于是她立时噤了声,不再多说废话。
此时殿上来人确是靖王陈守溪。
今日是上元佳节,他陈守溪原本只是想上街碰碰运气,看能否再偶遇心上人。
自上次明宅一别后,这靖王恐因自己对明家小姐多有冒犯令她不愿与自己见面,所以再没踏入过明宅。
只是今日恰逢佳节,他想到阿月一定不会放弃出门赏灯的好机会,才决定上街走走看看。
哪怕只是遥遥看一眼,也好过未见面就……
只是待烟花放完,他都没有见到明惜月的身影,反倒偶遇了慌不择路的小萍。
见到小萍时她早已三魂吓没了七魄,拉着在场巡视的官兵、不住地形容着自家小姐的穿戴身量。
他一时也有些忧心,但是见官兵们转了许久都未找到这走丢的官员之女,靖王爷便想起前日与皇兄见面时发生的事……
于是,他临时决定进大内一探,看是否阿月被皇兄请了去。
直到在御前见到熟悉的身影,陈守溪才略放下了心。
此时的明惜月仍跪于殿内,虽未抬头,但她能感觉到王爷走过时只略停顿便离开,还径直往台上走去。
“四弟啊,上元佳节你不去城里与民同乐,跑到宫里来做什么?”
明惜月听见皇上对陈岳说话的语气与刚才全然不同,倒让她想起了自家兄长。
“哧哧,臣弟这不是收到风声,担心皇兄您被流言蒙蔽,所以赶紧回来为君分忧嘛!”
明惜月仔细一听,似乎王爷说话的声音也与往日不尽相同,虽然调皮、但是似乎端着得很,像是精心修饰过、恰到好处的一般。
“哦,你说说,朕如何被人蒙蔽了?”是皇上在问。
似听到王爷噗哧一笑,她复又听见:“这不是今日,汴京中人又在谣传臣弟的风月事吗!”
“皇兄啊有所不知,臣弟不过因明家老大人的师徒情分才认识的这位……明家小姐,臣弟与她说来不过是泛泛之交,实在称不上谈婚论嫁的地步……”
听声音王爷似乎在皇上身边转了一圈,明惜月有些诧异,又听得:
“所以啊,这民间的蜚短流长、着实害人啊!”
“这不,若臣弟今日再晚来一步,皇兄不就为臣弟乱点鸳鸯谱了吗……”
听到这儿,明惜月发现眼前地毯上已是湿了一大片,而自己的双眼也早已模糊不清了……
只因她想到:王爷他,是专程赶来救自己的吗……
明明她那样决绝地拒绝了他,明明辜负了他,明明都是她的错可他却……
许是跪着太久,明惜月此时有些头晕,后面靖王和皇上的话已是听不太真切了。
直到许久过后,似是靖王提醒皇上,说再不放她回去宫门就要落锁了,明惜月才最终被允许起身退下。
于是她强撑着站起,谢恩之后便踉跄着转身走出了殿门。
直到走到殿外、看着远处最后一轮烟花绽放,明惜月方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真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