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戏从未轻松,尤其是在秋冬交替的时节。
寒风穿过搭景的假山与宫墙,夜色中氤氲着薄雾。苏乔披着斗篷坐在监视器旁,面前是一锅热腾腾的红糖姜汤,是剧组为女演员特别准备的。
她没有急着喝,只是轻轻嗅了下味道,放在一旁。
“你干嘛不喝?”江妍疑惑。
“这锅汤是新换的,我刚刚看张强跟场务耳语了几句。”苏乔轻声道,“小心点没坏处。”
江妍表情一凛,立刻拿走了那碗姜汤。
她的动作没有惊动任何人,仿佛只是换了一杯更烫的热水。
苏乔却没再说什么。她早已明白,有些人想让你“失控”,就必须先破坏你的状态。最有效的方式,不是直接攻击,而是“情绪操控”。
——譬如今晚这场戏,明明不复杂,却被反复喊卡了三次。
第一次,是说苏乔眼神不够悲伤。
第二次,说她走位没有“端庄感”。
第三次,干脆说她的“语气不对”,像是在试图抢戏。
“你知道什么叫情绪调教吗?”江妍凑过来小声嘀咕,“他们就是想让你焦躁,然后犯错。”
苏乔点了点头,心如止水:“我不焦躁。”
这场戏她已经彩排无数次,是沈知微在母亲灵前夜跪守,默默听闻朝中将变、后宫欲乱,情绪复杂但不应失控。
可张强每次喊停,都盯着她的情绪起伏。
“你是不是对这场戏投入得太满了?”张强终于走了过来,语气看似体贴,“观众看电视,是要跟人物产生共鸣的,你要让人心疼你,而不是高高在上。”
苏乔微笑看他:“张导,你是希望我哭得更惨一点?还是希望我眼神里带一点哀怨?”
张强怔了一下,没想到她会直接反问。
“因为沈知微不是个哭哭啼啼的角色,她克制、内敛,有情绪也会自己压下去。如果我哭得太满了,观众反而出戏。”苏乔语气平和,“剧本上不是这样写的吗?”
她说得太合理,以至于张强一时竟找不到反驳的词。
站在一旁的导演李舟倒是闻声过来,点了点头:“我看苏乔的处理挺合适的,这一条再来一遍,过了就放饭。”
张强嘴角微动,退到一旁。
一小时后,苏乔终于完成今日份最后一场夜戏。
她卸妆时仍保持镇定,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但江妍早就看出她握杯子的手微微发凉——那是一种被人试图挑衅却不得不忍住反击的情绪余波。
“我刚收到消息,下周你要飞一次蓉城。”江妍翻着日程,“参加一个新开的脑力类综艺《思维迷宫》,你是飞行嘉宾,录两期。”
苏乔抬眸:“是湖南的台子吗?”
“对,一个团队新开发的节目,常驻阵容目前保密,据说请了不少学霸型艺人。你这边是靠之前表现被选中的。”江妍说,“对了,那次益智综艺录完后,你微博粉丝涨了六万。”
苏乔点头:“没问题,我能去。”
她知道,这种节目对现在的她至关重要——不光能提高曝光度,还能展现另一面的人设。更重要的是,她需要在“戏剧”之外,建立属于自己的观众基础。
她不能永远只靠《燕枝影》这一部剧。
“我会在脑力节目里做出综艺感。”苏乔站起身,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让大家记住我不仅能演,还能思考,也能让人笑。”
“你……确定?”江妍试探着说,“那可是个题难如命的节目,连常驻都说压力山大。”
苏乔笑了笑:“我会把它变成轻松的节目。”
她的眼神清亮如水,却在镜面深处倒映出一丝锋利的光。
她知道,在这个被资本与规则编织出的娱乐战场里,“红”从不是终点,甚至不是开始。
真正的开始,是你是否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