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京悟,男,二十五岁,入职三个星期就喜提代号“长岛冰茶”。但是因为这个词在日语里读起来实在费力,经朗姆一拍脑门,决定在平时简称他为“冰茶”。
至此,长岛京悟正式踏入组织饮料系代号第一人的传奇轨道。
此时的朗姆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里了。他左看右看,都觉得眼前这个黑发蓝眼的年轻人,和这个代号简直天作之合。
“表面温和,实则致命。看起来像水,一口下去就倒。”
朗姆越想越觉得自己形容得妙,内心几乎为自己的命名才华鼓起掌来。
他确实认为长岛京悟是个可塑之才。在组织这么多年,很少有人像长岛京悟这样,让他觉得用起来如此顺手。这个年轻人汇报清晰,工作利落,态度恭敬,更少见的是,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开口说什么话。总而言之,就是十分对他的胃口。
因此,哪怕这家伙才入职三个星期,晋升速度堪比坐火箭,朗姆也丝毫没有觉得破格或者冒进:权力是给省心的人的。一个组织里真正能被托付重任的,不是能力最强的那一个,而是最懂事的那一个。
朗姆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直觉,甚至相信自己脑子里临时蹦出来的任何一个词组都蕴含着哲学深度。
见长岛京悟一副震惊到说不出话的模样,他更加确信:对方此刻一定已经被自己的前瞻性与大局观折服了。
不过到底是年轻人,虽然平时做事滴水不漏,但是遇到真正的大场面,还是嫩了些。这样其实也好,之后估计更好掌控。
朗姆微微一笑,语气淡淡的:“怎么,不喜欢?”
长岛京悟像是刚反应过来,立刻端正坐姿,语气诚恳:“没有的事。这个名字不仅记忆点强,而且识别度高,在各国文化中都象征着冷静、克制与深藏不露,跟我的工作内容和执行风格也有一定程度的呼应。“
朗姆更欣赏他了。一个合格的下属,就是应当如此:第一时间理解上意,第二时间主动拔高价值,第三时间完成自我包装。有这么懂事的人进入组织,他十分安心。
朗姆满意地点了点头,心里已经给他未来的职业路线图划上了两条线:一条写着“重点培养”,一条写着“核心替补”。
“很好,冰茶。”他说,“希望你一直能保持这种工作态度。”
长岛京悟说:“是,朗姆先生。我一定不负您的期望。”
朗姆说:“你继续去工作吧,别忘了周三你要给董事会讲一下这个课题的进展。上午十点你来我办公室,我亲自带你上去。”
“明白!”长岛京悟看上去十分激动地应了,脸上浮现出一副受宠若惊又信心满满的表情。
他又是一番恰到好处的感恩发言,句句贴着朗姆最爱听的词:“组织信任”“指导有方”“阶段性成果”,然后脚步轻快地离开,仿佛真的获得了什么天降机遇。
长岛京悟一离开,朗姆便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熟练地登录了组织人事系统。
他刷了几下组织科研组的人事安排,满意地发现科研组副组长的位置至今还空着——行政部那边迟迟没定,看来是还在等他拍板。
朗姆看着那一栏空缺,心里不禁生出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得意。
下属稳,位置空,名字都起好了,万事俱备。
只要长岛京悟周三别出什么纰漏,不要在台上说错一句话,见过其他高层、留下一个踏实可靠的好印象,那他这颗棋子就可以直接空降了。
而这种提前锁定晋升节点、在正式提拔之前先送上一波锤炼的安排,在朗姆眼里,简直就是他多年干部管理智慧的完美体现。
这叫流程闭环,这叫干部梯队的节奏感,这叫管理的美学。
朗姆把长岛京悟的员工编号调出来,在副组长预备人选栏里加了个星标。然后他想了想,又点开“代号登记与通报”界面,把长岛京悟的代号“长岛冰茶(简称冰茶)”也一并更新了。接着,他不假思索地点了“全体员工同步可见”。
朗姆合上电脑,靠在椅背上,心情颇好。
——重大战略任务完成、代号命名、人事布局三件事同时收尾,这一天真是效率拉满!
他甚至在心里轻轻哼了一句老歌,旋律朦胧,歌词模糊,唯一清晰的是结尾那句:
“我看的人,从来不会错。”
。
长岛京悟回到自己的实验室,还没坐热椅子,工作终端就“叮”地弹出一条系统提示。
他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工作帐号刚刚被拉进了一个新群。
群名:【科研组工作交流群(禁止发无关内容)】
群成员数量:42人。
群公告只有一句话:“保持流畅沟通,请及时回复消息。”
他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另一条同步通知又弹了出来:
【系统提醒】:您的工作通讯录已更新,现接入组织科研系统通讯总册。
长岛京悟打开一看,原本只有马蒂尼一人的通讯录里,赫然多出了一长串以代号命名的联系人。群酒荟萃,每一个看上去都像精英中的精英、狠角色中的狠角色。
而他自己的员工主页,名字一栏从【长岛京悟】变成了【长岛冰茶(冰茶)】。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这个代号听上去比起其他正儿八经的烈酒、红酒、名庄酒确实逊色了不少,怎么看都像是从酒单边角余料里临时拎出来凑数的,但无论如何,他现在终于算是组织的正式成员了。
有了代号,就等于有了存在记录;有了通讯权限,就等于有了话筒;有了编制,那就是有了命数。
深入掌握组织秘密研究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长岛京悟美滋滋地畅想着未来的卧底生活,正准备起身泡杯茶犒劳一下自己,就看见终端右上角跳出两条新消息提醒。
他点开信息,第一条来自马蒂尼:“牛逼啊长岛,你这算是我见过最快拿到代号了的人了。苟富贵勿相忘。”
另一条则来自一个新的联系人【苦茶子酒】:“不愧是社长,这个代号太强了!撒花。”
……苦茶子酒这个酒名听上去好怪啊,感觉像是喝了会拉肚子的那种传销保健酒。不会也是朗姆的奇思妙想吧。
因为化学社只有松本彻和自己都在科研组,他迅速判断出这人就是松本。
长岛京悟挨个回了简单的“谢谢”。之后他放下手机打开电脑,开始心无旁骛地准备周三要给董事会讲课题做的PPT。再怎么说,面对董事会可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事,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随便应付。
几个小时后,工作堪堪过半。长岛京悟揉了揉眼睛,趁着PPT保存的间隙,顺手点开了工作终端,打算摸鱼五分钟,看看工作群里有没有新动静。
他原以为和所有科研群一样,这个名义上叫“科研组工作交流群”的群,实际用途不过是轮流发些科研冷笑话、互相吐槽仪器、偶尔背后骂两句老板。然而屏幕刚亮起,还没等他看清首页,群消息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哗啦啦往外涌。
发消息的人几乎全是他不认识的酒名代号,内容五花八门,语气格式却出奇地相似。
【波尔多】:@冰茶冰茶哥,恭喜拿到代号!我这边正好在跟进一个跨组课题,如果有机会合作就太好了。
【夏布利】:@冰茶冰茶哥,恭喜拿到代号!我也一直对你们课题组方向很感兴趣,愿意承担一些行政或协调工作。
【格兰菲迪】:@冰茶最近也在处理神经方向项目的立项,如果冰茶哥有空,想和您当面请教一下经验……
【莫吉托】:@冰茶冰茶哥,恭喜拿到代号!有任务需要人手的话请随时吩咐,能跟您合作是我的荣幸。
一条条信息写得礼貌周全,话术得体,字里行间却又都隐约透出一股“我们都知道你不简单”的诡异气氛,就好像他在不知不觉间,忽然变成了科研组内部某种不可言说的权力中枢。
长岛京悟被这突如其来的客套和巴结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飞快点开自己的员工主页,试图查出究竟哪里出了问题。职位一栏写着“研究人员(科研组)”,权限级别是标准新员工,权限级别是正常新员工等级,没有额外访问权,没有后台权限扩展,也没有奖金或津贴发放提醒。
唯一能称得上变化的,只有那一行赫然写着的:【长岛冰茶(冰茶)】。
长岛京悟盯着那个名字看了好几秒,越看越觉得诡异。
……就这么一小行字,真能让一整个科研组的代号精英集体改口叫他“冰茶哥”吗?
他有点懵,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给松本彻发了消息。
【冰茶】:苦茶子,我可以问问这个代号怎么了吗,怎么大家看上去好像都很
长岛京悟盯着那句“很”想了半天,觉得没法精准形容那些祝贺里带着递名片的热情,于是干脆留了个空,草草发了出去。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
【冰茶】:我自己觉得这个代号挺差的啊?大家都是酒,我是个不含酒精的饮料,正常人看了都会觉得这是领导不太喜欢我吧。
松本彻回复得飞快。
【苦茶子酒】:正因为社长你的简称不是酒,才说明你不普通。作为唯一的非酒精饮品,出现在这一堆调酒、红酒、烈酒之间,光这份与众不同的命名策略就说明你是这里未来的重点人物!
……原来黑衣组织也讲究差异化竞争,这下长岛京悟反而安心了。边缘定位不可怕,同质化内卷才是致命。一想到他冰茶是整个科研组里唯一一个适合未成年饮用的存在,他竟生出了一点职场安全感。
这么想来,这个代号好像还挺有战略高度的。
长岛京悟终于心安理得地开始逐条回复刚才那堆人情客套的艾特,一条条复制粘贴网上扒来的感谢模板:“xxx,十分感谢!之后如果有合作机会也请您多多指教!”
回完消息,他给自己泡了杯速溶咖啡,继续全情投入PPT制作。
周三上午十点,长岛京悟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西装笔挺,准时站在了朗姆办公室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