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这枚牌子格外新,边角还缠着防止刺手的金箔——分明是皇贵妃特意嘱咐加工过的。
康熙到底是看不下去了。这日早朝后,他特意从内帑拨了笔银子出来。晌午时分,李德全就带着浩浩荡荡的赏赐队伍往后宫去了——各宫嫔妃,从皇贵妃到新晋的常在,人人有份。
伊尔哈正在核对宫务账册,忽见殿外抬进来五口描金红箱。打开一看,头一箱是给各宫嫔妃的四季衣料;第二箱装着胭脂水粉;第三箱是金银锞子;第四箱竟全是孩童玩具;最末那口小些的箱子上贴着黄签:"赐皇贵妃贴己用"。
"皇上说,"李德全躬身禀报,"前儿是疏忽了,倒叫娘娘自掏腰包。"老太监说着又呈上个锦囊,"这是万岁爷私库的钥匙,说娘娘随时可取用。"
伊尔哈拨开锦囊一看,里头除了钥匙,还躺着张字条:"朕之后宫,岂容卿破费?"笔迹力透纸背,显然是康熙亲笔。她不由失笑——皇帝这是恼她越俎代庖呢。
赏赐送到各宫时,小常在们都快哭出来了。万琉哈氏摸着崭新的云锦料子,连说"要供起来";卫常在则把分到的金银锞子排了满床,数来数去总觉得多了一倍——她不知道,那是伊尔哈特意嘱咐添的。
……
端午这日,永和宫的小厨房天不亮就飘出粽叶清香。伊尔哈特意嘱咐内务府安排御膳房多包了几大筐,除了按例给各宫嫔妃送去外,连最末等的粗使宫人都能分到两个。
"娘娘,这蜜枣馅的..."琉璃捧着食盒欲言又止。伊尔哈摆摆手:"都赏下去吧,本宫嫌太甜。"她看了眼窗外正在搬运粽子的太监们——那些人盯着食盒的眼神,活像饿狼见了肉。
最热闹的要数太监们的下处。小太监们领到粽子舍不得吃,用油纸包了揣在怀里。有个才进宫的小火者,躲在墙角狼吞虎咽,差点噎着,被老太监一巴掌拍在背上:"急什么!又没人抢你的!"
晚风送来阵阵艾香,混着各宫煮粽子的热气。昭宁公主突然举着半个粽子跑来:"佟娘娘,甜的!"小丫头嘴角还粘着米粒,献宝似的把咬了一口的蜜枣粽往她嘴边送。
伊尔哈就着女儿的手咬了一小口,甜腻的滋味在舌尖化开。
伊尔哈虽然不爱揽权,但作为执掌凤印的皇贵妃,对宫务并非全然撒手不管。每月初一、十五,四妃都会捧着账册来永和宫禀报要事。
份例分发这等琐事,伊尔哈虽交给了青玉打理,现在青玉跟着钮祜禄妃。等正式册封之后,份例分发这摊事就正式交给她。
钮祜禄氏家境显赫,并不缺钱,孝昭皇后给昭宁留下的体己都够她生活十辈子的了,这位小钮祜禄氏想必也不会缺钱,把份例发放的事情给她,伊尔哈还是很放心的。
……
端午这日恰逢休沐,本该是宫中难得的清闲时光。可康熙却仍在乾清宫埋头批阅奏折,朱笔在折子上勾画不停,连李德全端来的粽子都搁凉了也没动一口。
毓庆宫里,胤礽独自对着一桌功课发呆。窗外飘来的粽子香气惹得他肚子咕咕直叫,小太子索性扔了毛笔,一溜烟往永和宫跑去——姑爸爸那儿总有新鲜吃食。
谁知刚拐过影壁,就撞上个结实的胸膛。胤礽抬头一看,竟是同样偷溜出来的胤褆。少年郡王手里还提着个食盒,里头装着惠妃亲手包的蛋黄肉粽。
"太子弟弟?"胤褆慌忙行礼,耳根却红了——他本想着大家都二十那日来的,他才想悄悄过来找佟娘娘倾诉的。
两个孩子在廊下面面相觑,一个杏黄袍角沾了灰,一个腰间玉佩缠了线。正要说话,却听殿内传来伊尔哈的笑骂:"都杵在外头做甚?还不进来吃粽子!"
原来伊尔哈早从窗子里瞧见了这对兄弟。她故意让琉璃端出两碟截然不同的粽子——一碟豆沙甜粽给胤礽,一碟火腿咸粽给胤褆。两个孩子埋头苦吃时,昭宁突然从多宝阁后钻出来,小手里举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哥哥们看!"
那粽子包得松散,米粒直往下掉。胤褆却如获至宝,连声夸赞;胤礽更绝,掏出随身的锦帕就要打包:"我带回去给皇阿玛尝尝。"
胤礽抱着昭宁包的歪歪扭扭的粽子欢天喜地跑出去后,胤褆却仍坐在原处,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腰间玉佩的穗子。伊尔哈瞧他神色不对,便让琉璃端了碗冰镇酸梅汤来。
"今儿可是端午,你额娘没留你在延禧宫过节?"伊尔哈将酸梅汤推到他面前,故作轻松地问道。
胤褆的指尖在碗沿上划了一圈,突然闷声道:"姑爸爸,我...我《九章算术》怎么也学不会。"少年声音越来越低,"昨儿师傅考校,连粟米篇的换算都算错了..."
窗外龙舟竞渡的鼓点隐约可闻,越发衬得殿内寂静。伊尔哈这才注意到,胤褆袖口沾着墨迹,眼下还泛着青——想必是熬夜苦算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