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 第4章 风云谋士

第4章 风云谋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结合世界线的信息来看,她这位太子堂哥倒是比他的皇帝老爹清醒理智的多,也没有明显的好大喜功、多疑猜忌的毛病,颇有一些声名。要是他能早点登位,说不定大周朝还不会死的那么快。

把这件事同时告诉这位太子,等于是多加了一道保险。

“杜先生不愧是多年为王府筹谋的大才,思虑周详,就依先生所言。”刘子晔真心称赞。

杜晖在来之前,万万没想到小侯爷是叫他来做正事,甚至还第一次得到了小侯爷的认可和夸赞。只暗暗感叹了一句,王爷在天有灵,世子他真的一夜长大了!

刘子晔见他进入了状态,独自站了起来,开始在老王爷的这间书房四处探看。

长史的这一封奏表寄出去,远在燕京的皇帝和太子收到并做出最终的决定,怎么也要个把月以后,无论这件事做好了能收获多少积分,那都是一个月后的事情。

眼下,她还亟需快速获取积分的办法。

在书房当中四处乱转的时候,她忍不住几次瞄向亢奋疾书的杜晖。

这人看起来很卖命了,怎么系统就是一点提示没有,积分一动不动??

之所以选择杜晖这个人,作为收拢的对象,刘子晔自然不是随手抓来的。

她在泡澡的时候,已经接收和消化完了系统加载的世界线信息。就像那个不靠谱的破系统所说,上辈子原主的确是死在了皇帝派来的宣旨太监到来这一天,原主死后,原本的西关王府属官幕僚,有转而投靠了这位刘大公公为奴为婢的,有坚决与王府共存亡被直接灭了的,也有趁乱逃离王府另谋生路的。

杜晖就是第三类中的一个。

甚至他在离开王府之后,还在大周朝搅动起了不小的动静出来。

根据世界线提供的信息,这位杜晖在离开西关王府之后,一路向南投靠了东南的翼阳王。数年后,原主的皇帝伯父受到内外非议之时,正是这位翼阳王,以大周朝封王之身,举起了大周朝内部反皇的第一面大旗。

杜晖当时,就是这位翼阳王身边最重要的三谋士之一。

刘子晔猜测,翼阳王成为反皇的第一支力量,杜晖必定在其中贡献了不少力量。

而杜晖之所以不遗余力的鼓动翼阳王造那位皇帝伯父的反,显然是与他曾经出身于备受皇帝伯父打压的西关王府有关。

这是个能量不容小觑,且对西关王有情谊的人物。

若把这样一个有着搅动风云能量的人物,顺利的留在侯府,并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所用。

刘子晔就不信那什么积分能不大涨一波!

除此之外,在接收完世界线信息之后,刘子晔对于自己这个所谓的任务难度之高,再次有了直观的认识。

她如今所谓的千里封地,听起来是不是最起码地盘很大?

可是与整个大周朝相比,根本就不够看的。

圣祖皇帝打下的大周朝江山,自北面古长城直至八千里之外的南海,西起自玉门诸关直达五千里东海之滨。

大周朝境内所辖三十六郡三百二十城,每城户均一万。边州四驻军,中州两驻军,以及燕京禁卫军,共计百万之数。如此这般,现在皆掌于那位皇帝伯父之手。

距离原世界线当中,皇帝伯父花式作死,最终君臣离心,民众悲戚,以致反旗林立王朝覆灭之时,还有八年。

现如今,皇帝伯父虽渐渐失却人心,但有太子堂哥恰到好处的中和,对功勋的斩杀也还未到最凶残的地步。百姓们离乱了太久,好不容易得遇一个承平天下,对他的所作所为暂时也是可以忍耐的。

再看看自己。

所谓千里封地,不过三十六郡之一郡之地,全郡上下民户仅一城之数。

西北古长城与玉门关,分驻两军驻守边境,向东南的京师方向,还有着驻守第二道防线的守卫军。

她但凡有点轻举妄动,都用不着大军出动,随便派个千人部队,就把她整个侯府平了。

再说回她的这块封地。

在原世界线当中,西关王府在原主死去以后彻底泯灭于这片荒凉大地的同年,建朝三十年最大的一场雪灾降临西北边境。

在这严寒大雪的冬天里,西北边境民房倒塌,西塞湖冰封几十里。

当地的住民,习惯于在冬日开凿湖面,取湖中雪鱼佐餐,补充肉食能量以及油脂的需求,再加上一年的储备粮食,以此过冬。

这一年,本就刚刚经历了粮荒,百姓们储粮不足,湖面积雪加上冻深了冰面,使得湖面的开凿难度加大。失去了居所的百姓,本就为严寒侵袭,有无数人倒在了西塞湖的大雪冰冻之中。

尚存生机的百姓围到了西关郡刺史府,求刺史赈济。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最终引发了一场灾民围困刺史府的民变。

刺史府虽然规制小府兵不够多,可西关这个地方,周边最不缺的边防驻军。

这些饥寒交迫的百姓,又哪里会是朝廷边防精兵的对手?

一场残酷绞杀过后,最终只得数百边民侥幸逃得性命,逃匿山林,直至大周朝覆灭,中原战火不断,这些边民都不知所踪。

之后西关不再独立为郡,并入临近郡守联合管理。当数年后,大周朝内外交困之时,西关沿线边防驻军在皇帝的要求下,放弃了守卫原本的边防线,将这片荒凉大地彻底空了出来,退守第二防线。

而曾经的千里边塞,彻底沦为了边防交锋的战场。

眼下是十月下旬,那场致西北千里边塞于绝境的大雪,即将在不足两月之内降下……

她现在得益于今日皇帝伯父的圣旨,虽给她留了个侯爵的名分,却有爵无禄,要是西北边民再绝了,她怕不是也只能跟着喝西北风去。

“小侯爷!小侯爷!老奴有话要讲。”

书房外传来喊声,是老管家刘表得到通知终于到了。

刘表的声音因为急切和失血,明显的气喘。

急急的喊完,却也没有擅入房内,仍然谨守本分的侯在书房外间。

沉浸在思索之中的刘子晔,将随手捡的几本书拿在手里,跨出排排书架:“嗯,进来吧。”

刘表得了允,忙扶着门踉跄着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亦步亦趋,想要随时搀他一把的管家的干儿子刘丙。

他头上的伤口,已经简单包扎起来,仍然丝丝的渗着血迹。

刘表却顾不得这些:“小侯爷,老奴听说、听说您要找杜先生……王爷在世时,杜先生十几年如一日,为王爷、为咱们西关王府尽心尽力的办事!咱们王府当初是什么境地?后边这些年,大周朝诸王林立,天底下那么多好去处,杜先生不但从无半分怨怼,更从未生过要弃咱们王爷于不顾的念头!如今属官的官职也跟着咱们王府降爵丢了,甚至连个落脚地儿都没有……”

“咱们要对得起人家呀,不能把往日里的混招儿还往杜先生身上使!”

“还有这书房,您不能……”

他四处打量了一番,望着一片齐整,丝毫没有破坏痕迹的书房,忽地停住了下半截要说的话。

静静坐在书桌前,手执长笔显然在他来之前正在奋笔疾书的杜晖,此时正一眨不眨满面尴尬的看着自己。

管家刘表:……

那个……感情小侯爷还没开始砸书房,也没开始打先生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