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下午第一节课开始还有半个小时左右,三班的教室里空荡荡的,风从打开的窗户吹了进来,
少男少女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
窗外,玉兰树在正午的日光下闪闪发亮,
“咱们先从哪里开始?”辛蕴问。
邬蒙翻开一本地理图册,指着上面的一页,问:“这个太阳高度角是怎么算的?”
史振邦是地理老师,因此三班上上下下对于地理这一门学科都格外重视。史振邦当班主任不行,但是教学能力却相当出色。他也不像别的学科老师喜欢买各种各样的资料,一本地理图册足以覆盖他所有的教学内容了。
他上课的时候基本只是过一遍课本,主要内容还是围绕着这本地理图册展开,因此几乎三班的每个同学的地理图册上都会记着很多笔记,书皮也多多少少会有些磨损。
但邬蒙手里的这一本地理图册完全就跟新书一样。
辛蕴扫了一眼邬蒙指的地方,想了想,说:“求太阳高度角这个问题最好还是结合实际的题目来讲。”她从书包里翻出一个文件夹,从里面抽出一张试卷,摊在邬蒙面前,说:“你看看这道题。”
“某城市位于北纬三十度,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十度,请计算该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说明该地的季节。”
邬蒙扫了一眼辛蕴指的那道题,沉默了一分钟,在纸上写下了一个“70”,又道:“什么季节我不知道。”
辛蕴有些惊讶,问:“你怎么算出来的?”
邬蒙:“乱猜的。”
辛蕴沉默几秒。
“这道题是典型的求太阳高度角问题。”辛蕴用笔尖指着那道题,说:“其实这道题很简单,首先你要记住一个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 —|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代入进去,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确实是70度,你算得没有错。”
“至于当地是什么季节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一些其他的知识点——太阳直射点在北纬十度,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没有到达北回归线,即北纬二十三度五附近,所以此时北半球处于春分到夏至之间的春季,但已经接近夏季了。也就差不多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季节。”
邬蒙点点头,微微皱眉,似乎在复盘辛蕴刚才说的推理思路。几分钟后,他点点头,说:“我大概知道了。”
辛蕴有些将信将疑地看着他,说:“真的吗?如果不理解我再说一遍也没关系。”
地理这门学科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虽然辛蕴不能完全苟同这种说法,但是她不得不承认,地理确实要比其他纯靠记忆的学科要难一些,尤其是计算太阳高度角这个类型的题目,算是整个高一地理的一个小难点了。
邬蒙再次点头。
辛蕴翻了一下自己的习题册,找出一道类似的题,放在邬蒙跟前,说:“那你再看看这道题,这题比刚才那道题的难道要高一些。”
邬蒙看着那道题,在草稿纸上列出刚才辛蕴说的那个公式,反复计算,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但他最后确实算对了。
辛蕴满意地点点头,说:“很好。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根据我的经验来看,往年的真题中极少会出现计算太阳高度角的题目,就算有,大部分还是出现在选择题里,难度会大大降低,有时候题目刷多了,凭感觉都能猜出来是哪个答案。”
说起自己擅长的领域,再平凡的人看起来都会闪闪发亮。辛蕴当然更是如此,她的声音清润好听,语速不疾不徐,思路清晰有条理,尤其眉眼间的那种自信从容,让邬蒙不小心走神了好几次。
“你在想什么?”辛蕴盯着他有些发怔的侧脸。
“哦,没什么,在想刚才那道题。”邬蒙回过神来,将那本地理图册合上,语气平静地说:“这个问题我暂时搞懂了。”他又拿出一本数学习题册,问:“你能帮我讲讲这道题吗?”
辛蕴低头看一眼,说:“当然可以。”
她能看出来邬蒙明显是提前做了一些功课才来向她请教的,他问她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一些难点和重点。
在辅导邬蒙的过程中,辛蕴有些意外地发现——邬蒙其实并不像后排的其他差生那样脑子里少根筋。相反,邬蒙相当聪明,即使他平时几乎不怎么来上课,但很多东西她简单地解释两句他立刻就能明白。
以前辛蕴不知道听谁偶尔提过一嘴,说邬蒙是自己考进一中的,当时她还将信将疑,现在却没有半点怀疑了。
总的来说,辅导邬蒙是一个相当有成就感的事情,因为总是能及时得到正向的反馈。
时间过得很快,就这么紧锣密鼓地过了大半个月。
期末考那天,南城市的温度罕见地达到了三十五度,整个城市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蒸笼。
下午五点半,考完最后一门文综,辛蕴从教学楼走出来。
夏天的太阳总是落山很晚,此刻天光还大亮,落在皮肤上的阳光几乎有些灼热。
她背着书包走出校园大门,拐进旁边的一家便利店里。
店里此时正放着一首轻快的钢琴曲,很符合辛蕴此刻的心情。
这个学期已经结束,她马上就要拥有一个漫长的假期了。
整整两个月可以由她自己支配的时间,这个世界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吗?
辛蕴嘴里哼着歌,绕到了冷气充足的饮料区,挑了一瓶青柠味的水溶C。付完款,她拿出手机,给邬蒙发了一条消息——
【你考完了吗?】
辛蕴本来以为那边要隔一会儿才能回,没想到对话框上面很快就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中……”
【考完了,现在出发去卖唱。】
后面还配上了一个可爱的哭哭表情包。
辛蕴眼里溢出点点笑意,她把输入框里的【要不要一起去吃点绿豆汤】删除,重新打下【okk,你忙。】
那边飞快地回复——【好的。】
辛蕴正要结束对话,想了想,又发过去一句——【明天下午一起去图书馆吗?】
那边再次回道——【好的】。
辛蕴没再回复,她盯着屏幕上两人的对话,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
这大半个月以来,她和邬蒙几乎每天都会一起学习。邬蒙进步神速,简直超过辛蕴的想象。
期末考试的结果要过几天才能出来,但辛蕴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看到邬蒙的成绩了。
这些天南城市的温度一路飙升,天气预报的温度预警几乎天天飘红。
对于怕热的人来说,夏天是个不那么友好的季节,可要让辛蕴去选一个最爱的季节,那她的答案毋庸置疑还是夏天。
这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季节,生活在夏季,总莫名让人觉得充满希望。
暑假第一天,辛蕴难得地睡了一个懒觉。
中午十二点,她吃过午饭,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背着书包就要出门。
“不是刚考完试吗?怎么不休息两天?”吴咏梅正在给阳台上那些蔫头搭脑的花花草草浇水,看到辛蕴要出门,她有些惊讶地问:“外面太阳这么大,你怎么这个时候出门?”
辛蕴之所以挑这个时候也是没有办法——邬蒙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凌晨,上午他要补觉,一天当中他只有下午才有空。
不过外面的毒太阳和辛蕴此刻雀跃的心情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就是因为放假了才不能松懈。”她的声音欢快,一边往手臂上喷防晒喷雾,一边道:“外面的太阳是有点大,我多涂点防晒霜就行了,没关系的。”
吴咏梅又开心又心疼,说:“那你早点回来,今天晚上我给你炖补汤喝。”
辛蕴点点头,穿上鞋走出了家门,想了想,又从门外探进脑袋看着吴咏梅,说:“妈,以后你能不能早上炖补汤,我想下午带到图书馆里喝。”
辛蕴这么给面子,吴咏梅倒是很意外,她又惊又喜,连连点头,说:“知道啦。”
小区里的绿化做得极好,旁边的假山造景里有涓涓细流淌过,水雾缭绕,绿意盎然,将外面的暑气完全隔绝。行走在其间倒也不觉得有什么,等到辛蕴走出小区大门,完全暴露在炙热的阳光中,她这才知道吴咏梅的话没有错。
今天的太阳实在太毒辣了。
辛蕴没走几步已汗流浃背,没办法,她只能放弃走去地铁站,直接打车去了图书馆。
和邬蒙约的时间是下午两点,距离现在还有半个小时左右。
或许是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图书馆里挤满了来蹭空调的人。
辛蕴好不容易找了两个空位置,一边刷题一边等着邬蒙。
她给邬蒙规划了一下,只要他每天抽出四个小时的时间和她一起学习,那她完全有信心帮邬蒙把高一的内容补回来。
等了大概二十分钟,邬蒙发消息过来说他到了。
辛蕴走出自习室,去一楼大厅里接他。
她从楼梯上走下来,一眼就看到邬蒙正站在旁边的饮料贩卖机前买饮料。
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背心,底下是一条宽松的黑色运动短裤,或许是因为外面实在太热了,他额头上戴着一个发带,将额前细碎的头发全都束了上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浓密英气的眉毛,整个人看起来少年气十足。
辛蕴喊了一声:“邬蒙。”
听到声音,邬蒙转头看过来,看到她的脸,他眼睛一亮,冲她笑道:“你想喝什么?”
辛蕴走到贩卖机前,看了一眼,说:“和你一样吧。”
“行。”邬蒙伸手去按贩卖机上的按键,付了款。“哐当”、“哐当”两声,两罐冰可乐从贩卖机里滚落下来。
他弯腰从出货口捡起两瓶可乐,递了一罐给辛蕴。
图书馆里的冷气很足,两人坐在大厅的座位上,透过落地玻璃窗看着外面那个耀眼的夏天。
邬蒙抬起一只手,用手腕上的腕带擦去额头上滚落的汗珠,另一只手的拇指和无名指轻轻捏住可乐罐,食指微微用力,“啪嗒”一声,可乐罐被打开,有细微的气泡声蹦出来。
辛蕴收回目光,看着自己手里的那罐冰可乐,正要打开。
“对了,有件事要和你分享一下。”邬蒙欢快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辛蕴转头去看。
“今天节目组又给我发消息了。”
辛蕴愣了一下,“啪嗒”一声,食指无意识地用力,手里的那罐冰可乐毫无征兆地被打开,有气体从里面蹦出来,罐口溢出来一点可乐。
她急忙从口袋里拿出纸巾去擦。
耳边是少年充满无限希望和向往声音——
“节目组说有个乐队中途退出了节目,希望我们可以补上去。还说要和我们乐队签约,只要签了约,他们就可以保证我们乐队能出道。明天下午我们四个就要重新出发去杭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