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争做小富婆 > 第42章 第 42 章

第42章 第 4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崔望含着笑意离开甜心屋的样子很不巧就被赶着过来的程介看到,他放在四家铺子的眼线或多或少都跟他报告过崔望自姜嫚与他和离后出现的频率增加,特别是这两个月,可是心里再酸再难受他没有去阻拦的资格。

候在门口的伙计看到程介,笑着迎上去牵马,程介拿下挂在马鞍边的礼盒就大踏步走到甜心屋的客室。

姜嫚听到伙计的通传,安排下去准备四样月饼包好送到客室,自己整理衣物就走过去。

“这是圣人赏赐下来的宫造月饼,我拿一盒过来给你尝尝。”程介眼睛瞥到姜嫚手上戴的镯子不是他送的那对,眼里闪过失望但又马上恢复,笑着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盒子。

“难得的宫造月饼,怎么不拿回去和家里人一起尝呢?”姜嫚面朝开着的房门坐在对侧。

程介见她坐下,自己用脚勾过一张高凳坐在她身前,“她们能有什么好品位,好东西都得糟蹋。”

“你这样说,慧娘知道不?”

“她那有孙老幺盯着呢,用不着我,对了,孙老幺今晚约她去看灯和放灯,她让我问问你要不要一起。”去年中秋他刚回来忙着去军营和弟兄们过节,没有和她一起逛过,今年看到孙淼通过他约方慧,他看着孙淼期待又兴奋的样子,有些后悔去年的自己傻。

这事方慧真要约她,肯定会让人过来跟她说一声,没说,就说明方慧不想她两难,所以姜嫚对着充满希冀看着她的程介平静拒绝:“今晚我们会过去姜家过节,有孙淼在,慧娘的安全有保证。”

程介再想说几句,姜嫚瞧见不远处有些踌躇的伙计忙招手,伙计见此小跑进来把整理好的饼盒放在桌子上行了礼就退出去。

姜嫚秉着都在一个上京城里抬头不见低头见,能做朋友尽量做朋友的想法,只要程介不过分,她都好声好气的与他交流,等到过些日子陈芳芳生产了,孩子总能分散他不少注意力。

“时间不早了,府里应该也等着伯爷回去开宴,要是让程老夫人知道您在我这耽搁了气坏了身子总归不好。”姜嫚端起茶杯细细的啜了一小口。

程介看到她端茶杯了,也知道今天又是铩羽而归,只得起身拿起饼盒出去。

姜嫚自己提着程介送过来的月饼走回掌柜房,就见乔三娘已经坐在沙发上喝茶了。

“怎么?他又来找你啊?”瞧了瞧姜嫚手上的盖着宫印的盒子,乔三娘撇撇嘴。

“说是圣人赐的。”姜嫚没太大变化的语调。

“我看你桌子上倒是有个新东西?谁送的?”乔三娘眼睛尖,一眼瞧见被姜嫚摆放在砚台边上的香茶。

姜嫚顺着乔三娘的眼神看过去,笑了一声,乔三娘就猜到是谁的手笔:“哟哟哟,我猜猜,是姓崔送的?”

乔三娘拿起来瞧了瞧继续说:“瞧着手艺一般,也就意境还不错。”

“像他那拿笔杆子的人拿起刻刀不容易。”姜嫚伸手把乔三娘手里的香插摆件拿过来放好。

“他这真是到处钻营,无处不在啊。”乔三娘乱用词汇,姜嫚点了一句:“被瞎说,不过是合作多了,来往多了而已。”

“他那心思我就不信老胡能猜不到。”

“清河崔氏的子弟至于看得上我这样的和离妇人?你在这里说说就算了,出去了可别乱说,污了人家好好郎君的名声,到时崔氏要收你,我可救不了你。”

“行吧,我也就是看到了有感而发,书里不是说要什么想法就要直抒胸臆,我正在学。”

“什么鬼,你看的什么书?书里有这样教人乱用词的么,看来我得跟赵晗说一说,让她过来给你们都上上文化课。”姜嫚把手里正收拾的账册卷起来轻敲了一下乔三娘的头,乔三娘故意捂着头跑出去找韩娘子诉苦去。

众人忙到申时末(下午五点)才打烊,有家的伙计提着一盒月饼一盒干果就回家了,暂住在新宅的几个女伙计就抱着东西上了骡车回去,姜嫚乔三娘和韩娘子则是带着节礼上了马车往姜家走。

姜周氏对待乔三娘和韩娘子如姜嫚一般,一边挽一个笑闹着进去正院,姜李氏挺着肚子随姜嫚在后头慢慢走。

“肚子都这么大了,还出来干什么,我瞧着都害怕。”姜嫚手臂在姜李氏后腰虚扶,两个婢女在身后也时刻注意着。

“自从确定了,母亲就没让我操劳家务了,但我实在闲不了,而且你推荐的医士也说了要多走动才好生产。”姜李氏面色红润,脚步稳稳的。

“有说什么时候生产吗?”

姜李氏数了数指头,“也就九月吧,不过这胎大,说不定会提前发动,反正母亲都安排好了,我娘也提前过来上京过节。”

“是在家里住还是在外头赁房子?”姜嫚记得姜李氏说过明年她一个庶弟要过来参加春闱,也不知道会不会和李夫人一块过来。

“之前父亲母亲给我和远郎置办了一处一进的宅子,在城北洛水边上,我娘带着弟弟住在那边清静。”

姜嫚点点头,那处宅子的位置她知道,本来舅舅想把这处送给她,她选了郊外的庄子就没要这个。

几人走到正屋,李夫人正和姜老太太以及其他几家旁亲夫人聊着天,见到姜嫚三人进来,一眼就认出姜嫚,随即笑着起身把人拉到跟前对着姜老太太说:“我就说您老有福气,不仅带旺姜家,还福泽孩子们,嫚娘瞧着就该是姜家的娘子。”说罢就让身后的婢女把一个锦盒拿出来递给姜嫚。

姜嫚瞧瞧老太太又瞧瞧舅妈,见两人都笑着让她收下,她也就收下,不过李夫人也没冷落乔三娘和韩娘子,让婢女拿出两个小一点的锦盒递过去,二女也是郑重谢了才收下。

家宴在收拾好的花园里开,男席在右,女席在左,中间只用一个六扇屏风遮挡,湖中央的石台上是请的戏班在唱戏,几个长辈点完就轮到小一辈的点。

姜嫚只要一听这些咿咿呀呀的东西就得犯困,姜周氏知道她这性子,这次专门请来一个域外的戏班来表演幻术,一群人看的五迷三道,特别是一直居住在陇右道的李夫人和李家郎君。

吃喝到月上中天,外头更夫敲过一更,有相熟的娘子郎君就会约着去西市看灯,乔三娘由爱热闹,看着韩娘子和姜嫚都不想动,她自己与席上认识的两三个娘子就一起出门了。

姜家就在西市,出门就是最大的坊门,出去就是热闹的街道,姜嫚和韩娘子却是在放满花灯的湖里放一艘小船,两人半躺着赏月看星星,一阵阵带着荷花香的风吹来竟然就敢睡着,不是姜周氏不放心派了人过来找,估计明天两人就得卧床灌药。

中秋过了没多久就是秋闱,众学子在积极备考,而随心书肆推出一本叫做《幻镜》的话本,这个话本的作者从一个虚构的朝代开始说起故事,但熟悉历史佛经的人总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熟悉的原型人物,这在文人圈子里掀起一轮热风。

赵晗今天是第一次过来结书款,心里有些忐忑,毕竟大齐朝以来还没有哪位女子著书,即便她用了化名,但她终究还是留了心眼,化名带了女子的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作者是女子。

姜嫚一个人在书房接待了赵晗,一边笑着跟赵晗说她话本的销量,一边又把刚印出来的精本递过去。

赵晗打开心心念念的精本,看到每一处的图画都与自己的想法契合不由夸赞出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我这书肆另一本畅销书《奇异志》,也是这位画师画的,因为他的画,许多人又另外买了一套精本。”姜嫚把银子装在锦袋里放在赵晗的身前。

赵晗一看袋子鼓鼓的,心里很是高兴,“我的书竟然那么多人买吗?”

“不要小看自己,你的文笔好文风正,故事曲折又有警示意味,单单我瞧着就有不少国子监的大儒和几个有名的私塾的老师来询问购买,听说他们旬日便约在一处讨论争辩,据送糕点的伙计说很有意思。”

赵晗听了姜嫚的话,笑的眉眼弯弯,姜嫚心下一动,就提议:“我听说有些文采好的娘子们会自己办个诗社画社什么的,你要是也有写书想法的手帕交,也让她尝试,或者我给你们出个诗集什么的。”

赵晗确实有几个玩得好的小姐妹,都是爱书之人,只是有些自嫁人后每日忙着琐碎的事已经好久没有再碰过书本,聚在一起的话题往往是家务事和人情往来,久而久之,交往少了文气也就散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