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废太子夫妇穿到七零啦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山里有人?”杨黛有些惊讶,原本的瞌睡也少了一些。

“痕迹不明显,但肯定是有人在活动。”韩霖说的十分肯定,并且判断人数肯定不少,只是可能活动不多,并且十分谨慎,所以留下的痕迹并不多。

起初韩霖注意到到这一点的时候,只以为是大队里还有别人也偷偷上山。

毕竟哪怕再多规矩,最要紧的还是填饱肚子。

但是去山上的次数多了,韩霖还是察觉到了不对。

今天晚上韩父韩母又严令禁止上山,韩霖愈发觉得山上的痕迹应该不是黄庄大队的人留下的。

山上真的有人在活动。

“等有时间,我再去看看。”韩霖决定再观察观察,因此对于韩父韩母那些话,他并不相信。

韩霖一大早去了老宅,跟着韩父一起去县城房管科。

而杨黛则在家里有些心神不宁,她的稿子投出去也有些日子了,感觉差不多也要收到回信了。

“杨黛,杨黛同志,你的信件。”外面邮递员的声音传来。

杨黛也顾不得其它,推开门跑了出去。

“同志,在这里签名。”邮递员同志将东西递给杨黛,指导杨黛签名之后,挥挥手离开。

杨黛摸了摸里面的厚度,心中有些失望。

她投稿之后打听过流程。

如果投稿通过,报社会将稿子留下,邮寄回来的东西就是征稿的奖品,当时杨黛看中的工业券。

如果投稿不过,报社会将稿子寄回来,并且说一说稿子的缺点。

杨黛虽然没有拆开,但是摸着厚度,也不像是工业券,当下便有些影响心情。

将信封随意扔在桌子上,主打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杨黛拿了盆子准备洗衣服。

好不容易接完水,杨黛搓着衣服,又想起县城百货大楼的洗衣机。

她现在手上有洗衣机的票,可惜依旧不能买。

一台洗衣机的价格比一辆自行车还贵,她现在连自行车都不敢买,洗衣机更是只能想想。

而且听百货大楼售货员的意思,用洗衣机需要接通自来水管。

洗衣机用水也用电,而杨黛家里既没水也没电。

杨黛自从穿越过来之后,还没见过自来水管长什么样子。

黄庄大队想要吃水,都是靠井水。

而且整个大队一共六口井,大家都是每天去井里打水。

这一点杨黛其实没什么不适应的,毕竟打水的人也不是她,而且即便是在成国公府,也吃的是井水。

只是成国公府财大气粗,自家院子里就有井,黄庄大队贫穷,所以连井都需要共用。

但是自从知道还有自来水这种东西后,杨黛的想法就变了。

听说只要拧开水管就有水流出来,杨黛特别好奇想要看看。

只不过听说自来水管,只有城里的筒子楼里才常见,杨黛至今还没找到机会。

捶打了两下衣服,杨黛的眼神又落到信封上,擦干手。

不管结果如何,好歹是有了回信,自己总应该看看。

杨黛拆开信封,里面露出一张报纸。

又向里面张望了一下,发现里面竟然还有票证。

呼吸屏住了一下,当机立断将报纸打开。

原来不是自己的退稿,而是报纸的样刊。

杨黛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灿烂起来,拿着报纸看了看去,怎么也看不够。

上辈子也有很多人夸她钟灵毓秀,是个才女。

可是即便再多的夸赞,杨黛也从来没有在外发表过自己的著作。

因为大庆的太子妃不应该这么张扬,不应该将自己的墨宝让大众欣赏。

如今没了大庆朝,没了太子妃身份的桎梏,她的愿望总算成真了。

杨黛将报纸放到桌子上,看了一遍又一遍,并且将信封里的票证拿出来,珍重放好。

这次的票证和韩霖捡漏的票证不一样,有格外的意义象征,杨黛更加珍惜。

原本不耐烦洗的衣服,此时又拿了起来,用肥皂仔细搓起来。

韩霖在县城忙了一天,回来的路上顶着韩父的骂专门买了六个包子,分了两个给韩父,剩下四个拿回家。

一推开家门,韩霖看着院子里飘散的床单和衣服,就知道今天的杨黛心情肯定不错。

杨黛以前是没洗过衣服的,穿越过来之后,不得不自己洗衣服,但每次都不耐烦。

家里的衣服大部分都是韩霖洗的。

但韩霖粗手粗脚,而且为了不让韩母一天三趟往家里来,韩霖只能每天老老实实上工,洗衣服的时间不多,洗出来的成果每次都马马虎虎。

杨黛本身打算什么都不管的,毕竟她起初和韩霖也算是有过约定。

杨黛手里有嫁妆,以夫妻两个的情况来看,只上工肯定是不够的,杨黛的嫁妆肯定陆陆续续都要转出去。

所以夫妻两个商量好,杨黛出钱,韩霖出力。

当然计划很美满,现实很骨感。

韩霖力气大,扫地擦桌子这些事情肯定都难不倒他。

但是做饭和洗衣服一直达不到杨黛的满意。

炒菜的味道马马虎虎,即便是杨黛拿着菜谱在旁边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教出来,但味道总是不尽人意。

杨黛为了自己的嘴巴和胃口着想,不得已暂时让韩霖放弃这一点。

但是洗衣服韩霖也是同样的毛病,好衣服两个人不太敢穿,省的穿出麻烦来。

衣服料子不好,在韩霖手下洗过两次,不是这里扯就是那里坏。

有了这样的事情,杨黛的那些好料子也不敢让韩霖下手了。

不得已之下杨黛只好说服自己洗衣服,只管自己的衣服,剩下的床单被罩之类的东西,都是韩霖的任务。

但是今天,杨黛竟然将床单也洗了,足以证明杨黛的心情是真的不错。

“你回来了?”杨黛喝着茶水,坐在桌子旁,手旁边还放着一本书。

看到韩霖进来,抬抬眼皮。

其实她早就听到了韩霖的动静,但是她绝对不能让韩霖一眼看出自己的兴奋。

韩霖将肉包子放下,“还热着,你趁热吃,我去熬粥。”

韩霖的视线在杨黛的脸上打了个圈,自然也看到了在桌子上放着的报纸,只不过他并没有在意。

跑了一天,填饱肚子才是最要紧的。

而且杨黛看书看报纸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家里糊墙的报纸,杨黛全都看过。

杨黛看着韩霖转身出去,不自觉地抿唇,看书也有些意兴阑珊,索性全都收了起来。

韩霖做完饭,两人坐在饭桌前。

“今天的菜我尝着味道不错,你多吃点。”韩霖一边说着,一边用公筷夹到杨黛碗中。

心中却有些嘀咕。

明明他回来的时候,看杨黛还挺高兴的,前后不超过半小时的功夫,怎么心情就不一样了?

一边想着,一边又加了一筷子菜,确定这次的菜,是他做菜这么长时间以来,发挥最好的一次。

包子也是他特意在国营饭店买的,味道不错,熬粥的时候还特意放了花生,也变得格外好喝。

但偏偏杨黛看起来毫无胃口。

“房管科这次的工资是一天一结,干够一个月之后,还有票证补贴,到时候我去供销社把炉子和煤球买回来。”韩霖想不通杨黛的心情转变,索性换了话题。

买炉子总归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毕竟天气越来越热了,等夏天的时候如果还烧火做饭,韩霖敢打包票,到时候杨黛连厨房都不想进。

“等买了炉子,咱们过段时间再买辆车,骑着也方便。”杨黛有了兴趣,多说了两句话,主要是自从上次骑车之后,她就觉得骑车走在路上确实是件不错的事儿。

可惜那辆车不属于自己,总不能天天借车。

之前家里什么都不敢买,主要是怕露头冒尖。

但是现在韩霖在房管科当临时工,自己能写稿子赚票证。

不管多少,说出去总有个赚钱的理由。

如此两人再买大件东西的时候,大家也最多说一句夫妻两个是大手大脚的败家子,而不会深入追究。

“等忙完房管科的事情,我就去大队问问通电的事儿,到时候咱们再把房子修一修。”看出来杨黛对以后的日子有了些许期盼,韩霖也只管捡着这些事情说。

这确实是他的想法和安排,不过事情得慢慢来。

“等房管科干完这一个月,我看看能不能找门路,变成正式工。”韩霖去了一趟县城的房管科,也正式察觉出来现在这个时代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区别,心里自然也是有想法的。

房管科这次安排人盖房子,一部分是韩霖这种临时工,干一天给一天工资,干够一个月有票证补贴,但是都不多。

另一部分人则是市里的建筑工人,这些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和票证补贴比韩霖这种临时工高很多,韩霖看了难免心中有对比。

杨黛对韩霖的话很赞同,但也知道这事儿不好办,只能慢慢来。

饭后杨黛突然想起来住在医院的那对母子,“等有时间,咱们再去医院看看。”

之前农机站的李安同志虽然没有把话点明,但是说的也差不多了。

杨黛觉得自己再去看看,就当是好人做到底,善缘说不定也能结到底。

韩霖答应下来,视线一转看到了杨黛枕头旁边的报纸。

本来是随意看看,但看到上面的内容后,忍不住笑了出来。

“等过几天房管科休息的时候,咱们去一趟县城照相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