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细雨落下,田间地头,杂草吸收着雨水开始疯长起来,抢夺着农作物的营养,整个松香村的农人都开始到地里头除起草来。
这日上午,蒙蒙细雨终于稍稍停了下来,想着田间新冒出来的杂草,一家三口带上工具就要去除草了。
梯田里面的稻苗长势良好,细长的绿叶随风摆动,只是其中偶有不知名的野草混杂其中。
稻田里面蓄有水,若是拔草需要脱鞋踏进去,松软的泥土带着些许凉意,林兰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其中。
宋家的田地与杨叔家紧挨着,正是雨停时候,杨家一家人也来到田里除草,两家人一见面分外热闹。
宋家就两亩水田,没费多少功夫就将田里的杂草拔完了。
除完自家田里,几人又来到杨家田里一起帮着除草,杨家有四亩水田,一个上午过去,田里的杂草终于全部清除干净了。
除完草,杨婶说着就要拉上他们去她家吃饭。
余月莲一顿推辞,但却拗不过杨婶和杨叔,喊着几人往杨家去了。
杨家和宋家一样,住在离松香村有些距离的山脚下,走过一根木桥,就能够看到一座茅屋小院,杨婶笑着迎几人进屋。
一进院子,杨婶就帮着去做饭,余月莲见状也跟着一同过去,杨叔喊着宋景越聊起了家常,林兰坐在一旁安静听着。
午饭吃完,大家伙坐在一块又聊了会天才往家回。
这两日家中无事,宋景越就会背上弓箭往齐云山去打猎,一般都是早上去,傍晚时归来,每日都能够有不同的收获,有时没有猎物也会背上一捆干柴回家。
这日早晨,林兰惊喜地发现母兔子也产下了第一窝小兔,数了数,足足有八只,刚出生的兔子全身红彤彤、光秃秃的,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兔子,眯着眼睛伏在母兔身下。
喂完兔子,林兰转身就能看到院中摆放的黑色大肚坛子,算算日子,差不多也到了时候。
林兰忙问余月莲这腌笋何时能够打开,余月莲每日里也在计算着时间,被林兰这一提醒,发觉差不多已经到了。
两人打开了其中一坛,夹起一根尝了尝,味道酸爽,余月莲点了点头道已经可以了。
腌笋既然已经做好,趁着宋景越今日没去山上打猎,林兰催促着他先送一批去镇上,顺带看看酒楼中腌笋卖的如何。
从中夹出一小坛子腌笋,当天上午宋景越就带着往镇上赶去。
正是中午,宋景越马不停蹄地赶到,刚走到食味楼门口,便听到有食客问着上次新推出的肉沫酸笋有了没,伙计连连弯腰说着再等等,食客一听脸上顿时满是失望。
柜台前的伙计正是上次去宋家取货的那位,一下子就发现了他,见到他来,赶忙小跑着请他先进来坐,又忙着往后院去找刘掌柜来。
刘掌柜一听是宋景越来了,将手中的账本一把放下,匆匆就从后院跑了过来。
人还未至,笑声却早已传了过来:“哎呦,宋小兄弟,我这是终于把你给盼过来了。”
刘掌柜走了过来,眼尖地瞅见了宋景越怀中抱着的坛子,有些激动地问道:“这可是新腌好的?”
宋景越点了点头,将坛子放到了桌上。
“前段时间肉沫酸笋一经推出,立马就打出了名声,这些日子每天都有食客来问这腌笋何时能够再上,现在看到宋小兄弟你来了,我这心啊终于是放下来了。”
宋景越感受到刘掌柜热切的目光,礼貌道:“腌笋需要时间,这一腌好我就立马送过来了。”
刘掌柜听后哈哈笑了两声:“是。”
刘掌柜伸手请着宋景越坐下来,又招呼伙计上茶。
坐下后,刘掌柜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坛子,一股酸味扑鼻而来,他闻到这味道,顿时满意极了。
“只有这一小坛吗?”刘掌柜看着这小小一坛,这也不够啊。
“家中这次腌制了许多,就是不知道刘掌柜您要多少,便先拿着些来问问。”
刘掌柜一听摸着胡子立马道:“那太好了,估摸着要五十斤左右。”
“这样,我直接让伙计上你家取货去。”
正是中午,刘掌柜特意拉着宋景越在酒楼吃顿饭再走,宋景越也想看看这腌笋卖的如何,点头同意了下来。
送来的这一小坛腌笋立即就被送到了厨房里面,那些慕名前来的客人一听腌笋有了,一个个都抢着点,没多久这一小坛腌笋就卖完了。
没有点到了客人有些失望,不过既然来了酒楼,那也会点几个其他的菜,这样,食味楼的生意看起来比之前好了不少,望着楼中坐着的客人,刘掌柜脸上的笑就没停下来过。
“客人,您慢走。”刘掌柜站在柜台前拨弄着算盘,笑着送走吃完的客人。
当听到一盘肉末酸笋十五文的时候,宋景越心中一阵惊叹,这小小一盘竟然这么赚钱。
下午,伙计载着宋景越回到了宋家小院。
一坛子腌笋足足有五十三斤,一斤六文,伙计当场就付了三百一十八文。
送走伙计,几人看着满满一堆的铜钱满眼兴奋,用绳子串上,加上家中的铜板一起,现在也有一吊钱了,大家都没想到,这小小的腌笋竟然会这么赚钱。
“景越,那腌笋在酒楼中卖的如何了?”余月莲有些好奇地问。
“酒楼中这腌笋卖的很火爆,几乎每个进来的人都会点一份。刘掌柜也请我尝了一份,加上肉沫和辣子一起炒,酸酸辣辣的,很好吃,就是一份有些贵,要十五文。”
“十五文!”余月莲有些惊呼出声,想到家中今日赚了不少,便道:“今日赚了钱,咱们也豪气一回,用肉沫和辣子一起炒着试试。”
林兰和宋景越一听都笑着说好。
“小兰,这钱还是你来收着。”余月莲对林兰道。
“娘,这怎么行。”林兰听到瞪大了眼睛,连连摇头。
余月莲看到林兰摇头拒绝的模样,拉住她的手笑着道:“娘相信你,往后家中赚的钱都你来收着。”
林兰听到余月莲如此对她放心,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嫁到宋家之后,婆母余月莲给足了她关心,让她感受到了被重视的感觉,想到这里,她眼眶湿润了起来。
“娘...”
“欸,好孩子。”余月莲摸了摸林兰的头,安慰着她。
宋景越在一旁看着自己媳妇与娘关系这么好,心中也高兴。
下午,全家人都带上工具又往后山去挖笋了,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村中上山捡柴的人,看见几人挖这么多笋,有些好奇地问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问话的正是村中出了名的爱说闲话的妇人张翠莲,余月莲向来与她不对付,“家中没菜吃了,上山挖些笋子回去。”
村中人都不喜欢吃竹笋,觉得炒出来总是会有一股浓重的涩口味,张翠莲听到余月莲这样说暗暗撇了撇嘴,“这竹笋有啥好吃的。”
“你们不会是在做些什么好吃的吧?”张翠莲听后不相信,还想继续与余月莲套话。
“让开!”宋景越走在前头,语气冷漠地朝着还想要继续搭话的张翠莲道。
“欸,你这人...”
张翠莲听到后刚想开口骂人,可接触到宋景越那冰冷的眼神,有些害怕的让了开来。
待到几人走远,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呸,谁瞧的上那破笋子。”
回到家中,几人歇息了一小会,就又开始剥起竹笋来了,剥好的竹笋放着等到第二日开始腌制。
宋家每日都忙碌着挖笋、腌笋,刘掌柜每隔两日就会派隔伙计过来拉货,刚开始一次只拉一坛子过去,一周后开始一次要两坛,并嘱托他们趁着现在这个时节多腌一些出来,现在酒楼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好多人都爱吃。
几人听后也开心地很,每两日都有不少的银钱的进账,短短十来天,家中就已经赚到了五吊钱。
有了银子,几人挖起竹笋来更加卖力了,后头又买了十来个坛子,现在的宋家被坛子填满了。
松香村的村民发现了山脚下的宋家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每隔几日就有驴车往那边赶,有人仔细瞧了,那驾车的好像是镇上食味楼的伙计。
此时的张翠莲此时正嗑着瓜子与村中一位妇人闲聊着,那妇人神秘兮兮地靠近道:“我表妹嫁到了镇上,听她说啊,最近食味楼推出了一道新菜式,叫什么肉沫..酸笋来着。”
肉沫酸笋?张翠莲一听这道菜名顿时想到了上次碰到的余月莲一家,他们好像就是去挖竹笋。
“每日里去吃这道菜的人数不胜数,听说味道好吃,什么时候我要是也能吃上就好了。”妇人有些陶醉地想着。
“你说到笋我想到上次就碰到余月莲去山上挖笋,问她做什么还遮遮掩掩的不说。”张翠莲将嘴中的瓜子壳一把吐了出来,不屑地说道。
“欸,不会就是她家卖给食味楼的吧?”妇人想到村中这几日的传言,有些疑惑地猜测。
“是不是,咱去看看不就行了。”张翠莲顺手又从桌上抓了一大把瓜子放进袖中,拉着妇人就要往山脚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