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山神大人的前尘录 > 第22章 丹青之章(三)

第22章 丹青之章(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风停雨歇,天气晴。

一家四口整整齐齐的围坐在餐桌边吃早餐,黍良子对自己的厨艺十分自豪,正如数家珍的介绍着菜式。

知微晓得“吃”和“研究吃”就是黍良子最大的快乐,也时常帮忙添置新的玩意儿,例如烤箱电饭锅等人类世界的高科技电器,对于黍良子来说像个稀罕的大玩具,还有各式各样有趣好看的锅碗碟等,她每每研究的不亦乐乎后,就会给大家添置新菜了。

知微搓搓手由衷的赞叹道:“小笼包,牛奶吐司,芝麻烙饼,五谷粥……咱们家黍厨娘可以开个美食摊了。”

一边吃着饭,知微一边喋喋不休的跟风乌讲述自己在画里的奇遇,如何串联这一切线索,又如何掉出画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在画里,还把帮忙捉画的万总吓了一跳云云。

知微说得眉飞色舞,风乌听得眉头紧锁。

“有个问题很严重,我们必须尽快解决。”

“啊?”知微不解,自己不是好端端解决了所有问题出来了么?

“其一,你无法自如的控制自己的元神,被画带走了也浑然不觉。”

“其二,你无法控制自己读取记忆的时间,你在读取记忆的时候,耗费的时间几乎和真实世界相同,这样的话会使你的本体陷入危险之中,而你亦无法及时觉察。”

风乌很严肃,这是他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知微必须学会更得心应手的控制自己的力量,否则下次还是会陷入这样的危机里,风乌不想冒险。

“今后每日抽出时间来,我陪你一起练,直到能熟练掌握为止。”

知微意识到风乌的担忧全都戳在点子上,心虚的低下头扒着饭,小鸡啄米般点头称是,保证自己会勤加练习。

练功的事情两人再三约定完毕,而画的事还并未结束,风乌想同知微去一趟徐家村看看,毕竟按理来说画灵不会无缘无故去到那里,这村子又跟徐砚之是一个姓氏,保不齐就是当初徐家的后人。

按照计划,两人将装成普通游客前往打探,因此风乌就不便顶着一头银发还穿着“奇装异服”了。

既要换装,这就不由得说到四人组衣食住行的“衣”。

一起生活的几个月来,考虑到日常生活和见客礼仪,知微孜孜不倦地给一家四口人购置新衣,四季的服饰不知不觉就给风乌攒了一衣柜。

在这个过程中,知微也细心地发现风乌更喜欢棉质的柔软衣物。

曾有几次,知微看到风乌穿着她买的带有“狗狗”卡通印花的棉质睡衣睡觉,第一次看见时,她忍不住躲在房间里偷笑了好一会。

沉石喜欢各类亮面光滑质感的衣物,与沉石相反,黍良子则是喜欢带有肌理纹路的天然棉麻布料,这些偏爱与他们各自的种族习性倒也十分契合。

与上次风乌假扮知微男朋友时的西装造型不同,知薇贴心地给风乌搭配了舒服又有沉静质感的山系风格休闲装,千岁的神明爆改轻熟智性男神,知微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地点点头。

为风乌去考虑和安排这一切,她乐在其中。

山脚下的徐家村如今已经成了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部分区域已经被保护起来不能随意游玩。

知微事先在网络上进行了调查,做足了功课。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徐家村的祖先曾是四百年前朝廷里的四品大官,因病请辞后便带领家族老小迁居于此,在这个钟灵毓秀的地方临山建立房屋开垦田地,至此远离官场纷争,安顿了下来。

几百年间,后人们依附着大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如今开发成了文化保护单位,大半的村民都迁走了,只剩下不舍得离开故土的老人家,仍然留在这里,他们时常坐在自家小院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解闷。

徐氏祠堂就坐落在原村遗址的中心处,原本是祭祀祖先和规训家族及议事的场所,现在被一并纳入了保护区域内,除了管理人员,暂不接待外部游客。

知微和风乌在开放的村子里转了一圈,仔仔细细的观察,也着实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很难判断究竟与画有什么样的联系。

这时,知微看到距离自己不远处,一位摇着扇子的银发老人眯着眼冲他们招手,似乎是叫他们过去。

知微乖乖地走过去,礼貌的问询到:“婆婆,是有什么事情么?”

婆婆的头发全白了,牙齿也掉得光光的,她握住知微的手含糊的说着什么,但知微一个字都听不明白。

知微看向风乌,风乌立马领会到她想做什么,眼神间提醒她务必小心点。

知微担心自己的力量不稳会伤害到这个慈眉善目的百岁老人,因此没有采用激进的方式,而是小心的缓和的连通婆婆的内心,只要听到心声就够了。

婆婆的声音果然清晰得传达给了二人。

她带着看破人心的慈祥和笑意,说道:“囡囡,要找宝贝,应该往那里去!”

说罢拿蒲扇一挥,远远指了个方向。

知微很是吃惊,难道是自己偷感过重,连老婆婆都发现了?

风乌看到知微又是把想法都写在脸上一脸愁容的样子,不由得忍俊不禁,跟知微小声说道:“可不要小瞧百岁老人的智慧呀。”

好在知微也感受到婆婆并没有恶意,她或者是单纯觉得无聊拿知微二人开玩笑解闷,也有可能看不惯自己的家园逐渐变成了个陌生的样子因此要搞些破坏来,无论如何,她给了一个方向,总要试试看。

知微帮婆婆掖好垂落在地上的盖毯,道了谢便与风乌一起朝着她指的方向去了。

没走多久,知微就看到高处一角流光溢彩的屋檐,檐上雕刻的神兽动物探出一个头,似乎也在好奇的看着他们两个入侵者。

婆婆指的方向,果然是村子的核心——徐家祠堂

这里会有什么宝贝呢?

眼看正好到了个角落,四下无人,风乌带着知微轻轻一跃便翻过了墙头。

也正是因为人员管控,外面的院子大门紧闭,没人会突然进来,反而给了知微二人很大的操作空间,两人施展法术很快就进入祠堂内部。

只见祠堂的墙上挂满了水墨画,观察下来,画的种类繁多且年代不等,似乎是聚集了几百年间族人优秀的画作。

仔细想来,当年的徐砚之的确是对丹青绘画颇有造诣的名家,他的后人对绘画技艺一脉相承也毫不意外。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些画里,一定藏着某至关重要的一幅,这幅画吸引着对人世尚不熟悉的画灵来到此地,而后便被万总安插的隐士及时截获,这样的话一切就说的通了。

想到这里,知微不禁头皮发麻,那就意味着这里极有可能存在另一幅“活着”的画,发现了知微的紧张,风乌也谨慎起来,在紧绷的情绪下,一屋子的画在这时刻仿佛都活了过来,无论是绚丽的还是清雅的,它们都肃穆地注视着屋内的闯入者。

风乌握紧了知微的手,无声的给了她安慰,维持好自己的心神,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知微努力的把指尖风乌传来的触感在心底放大,时刻提醒自己关注手指的知觉,她害怕又不知不觉的进入到某一个世界骤然失去跟风乌的联系,此刻是吉是凶未定。

勇敢的去做吧,知微对自己说。

知微聚起灵力,再让它逐渐扩大,这样所有的画都被笼罩在了知微的灵力之内,在灵力探知下,知微很快注意到有幅画不对劲,虽然是很小的幅度,它在颤动着。

这幅画在一众或色彩绚丽或独具风骨的画作中并不起眼,它也并非绘画界的热门题材:无人,无花草虫鱼,只能看到在一片郁郁葱葱中,临水临山的一方小院坐落其中。

风乌飞身取下画方便近距离观察,只见画中的小院里设有凉亭、茶桌、棋台、芭蕉树、画架,屋檐下飘起绯红的纱幔,一个淡淡的人影,临窗而坐……

原来不是没有人,而是人在“屋”里。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知微行事十分谨慎,她礼貌地敲了敲画中的门,轻声询问道:“我能进来么?”

熟悉的感觉袭来,知微努力稳住心神,这次她保留了大部分自己放在本体的注意力,就像在大树上掐了一根枝叶一样,掐了一小部分自己的灵进入画中探索。

知微亲身置于小院中时发现,这个场景莫名很像徐砚之给沈颜时画像那一幕,相似的芭蕉树,红纱帷幔,画架已经摆好,只待作画人和美人就位,那么作画人,想必就是房中这个身影了。

知微再次敲响房门,听见了一个急切又惊喜的男声,“是你么?你终于来了?”

房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想必是男子起身来给知微开门,他继续说道:“我已经等你好久了。”

知微确信他要等的人绝对不是自己,她忐忑地捏紧了风乌的手,此时的风乌也在通过她的联结来看着这一切。

门打开的那一刻,对于知微来说,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一身青衫的徐砚之。

徐砚之画了一个理想中的自己,这个他在山林中得到自由,在小院中找回宁静,在这里永远心无旁骛的等待,等待那个永远不会回来的女子,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惩罚。

徐砚之惊喜地握住知微的手,知微感觉风乌握住自己的手一紧。

“虽然你与我想象中一点都不一样,但是你能来,小生此生无憾了。”

知微忙不迭的解释:“我不是,你认错人了,我是……带她来见你的人。”

徐砚之脸上露出迷茫的神情,知微的背后并没有别人。

“我只是先行来打个招呼,让你也有个准备,不日你们就会相见了。”

听了这话,徐砚之的脸上重新浮现了满足的笑意:“原来如此,那就多谢姑娘了。”

短短的交谈了一会儿,知微已经明了,他只是徐砚之对自己的投影罢了,他什么都不知道,仅仅保留了一腔执念。

二人话毕告别,知微重新聚起心神,将摘取的枝叶放回大树,元神也全部归位。

风乌抬手看表,投来赞许的目光:“这次从进到出,只用了三分钟。”

知微内心也雀跃起来,来这里把事情查清楚的同时,自己的灵力挑战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一切都获得了进展,接下来就是想办法让两个身负执念的画灵见面了。

风乌将画收好藏入百宝袋中,知微看着墙上空的一块,立即用灵力对应调整着画与画之间的缝隙,这样后面来人也很难发现少了什么东西了。

在走之前,知微还义正严辞的朝着黑漆漆的牌位们一个抱手礼,言下之意就是,这是你们祖先的心愿,可千万不要把我当成偷鸡摸狗之辈了……

两人拿好画,便御风快速到了万鑫处,按照风乌的打算,万鑫见多识广,也最是爱宝,这两幅画在他这里一定会得到妥善的保管。

知微可以想象到,这两个难得一见的宝贝,万总怕是要把鼻子都笑歪了。

万总听了这两段完整的故事后,也是啧啧称奇,两幅画中的原主:徐砚之和沈颜时,他们各自带着遗憾和执念离开尘世,而如今两幅画的画灵却仍在痴痴等待着,或许他们可以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说话间万总叫来了上次一同看画的老学究,老学究朱师傅的原身是修行了千年的山蜘蛛,在修复古物上颇有见解。

只见朱师傅拿出一张精美的丝绢布,用起他特有的修复灵力,将两幅画小心翼翼地一同转移到绢布之上,知微看得大气都不敢喘,在完成之时两幅画自发交错融合,在众人眼前合二为一。

树下的女子起身,踏着小院的青石板,穿过微风中飘扬的红纱幔,走向“他”所在的房屋。

窗前的男子亦同时起身,一路小跑地前去为“她”开门。

至此,他们穿越了时间,穿越了空间,终于再次相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