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灵蛇邪女(神雕李莫愁) > 第79章 第三十五回 八荒兵甲烬成灰,万军一剑摧(上)

第79章 第三十五回 八荒兵甲烬成灰,万军一剑摧(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孔雀明王自绝情谷连战霍珊,无忧后,被达央卓嘎以及最亲近的几位爱徒护送着回到了蒙古军营。不料军营中并未排摆筵宴欢迎她这位第一护法国师的归来,反而满营上下皆透漏出一股肃杀之气。孔雀明王此时心力交瘁,可还是强撑着昂首阔步走进营门。一位蒙古亲兵单膝跪倒在明王身前拱手道:“明王大人,四王子以及诸位将军请您前往主帅的包帐议事!”孔雀明王大为不满:“四王子怎么不亲自来迎本尊?”亲兵垂下头道:“明王大人切莫见怪,小的也是奉命行事,具体事宜待您见了四王子便知晓了。”孔雀明王冷哼一声,带着众位徒弟径直走向忽必烈的帅帐。

达央卓嘎掀开帐帘,孔雀明王稳步走入其中,只见忽必烈高居首座,旭烈兀,阿里不哥,别儿哥,阿鲁忽等十余位蒙古名将分坐两侧,十几名身着重铠满副武装的精锐亲兵手持长戈护卫在诸位将军身后,一个个面冷似铁如临大敌。

忽必烈笑吟吟道:“许久未见国师,小王甚是思念!”孔雀明王冷笑道:“既是如此,为何听闻本尊回营,不往营门亲迎?”忽必烈犹豫道:“这……”还不等他一句话说完,左侧为首的一位将军粗声打断道:“臭娘们儿,你难道不知今日我们齐聚于此所为何事?”孔雀明王眼神一凛,盯着那人问道:“昔日在蒙古宫中,就连蒙哥大汗和唆鲁禾帖尼太后见到本尊都要礼敬三分,不知足下是哪一位,敢在本尊面前如此放肆?”忽必烈急忙打圆场道:“这位是本帅幺弟阿里不哥,他常年在外征战,前些日才刚被召回,不识孔雀明王威名冲撞了国师,还望国师见谅。”阿里不哥没好气地说道:“一个装神弄鬼的婊子而已,怎么把四哥唬成这般模样?”话音方落,一支孔雀翎迅雷不及掩耳往阿里不哥飞来,只听“当”一声脆响,阿里不哥半只右耳已被钉在了他身后的支柱上。

一阵剧痛袭上脑袋,阿里不哥这才反应过来,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众位将军身后的亲卫眼见突发如此变故,皆都亮出长戈蓄势待发,只待众将军一声令下,便一拥而上拿下孔雀明王。于此同时,达央卓嘎也挥起宝杵与几位师妹护在明王身前,一时事态剑拔弩张。

“住手,不许对国师无礼!”

忽必烈高声喝道。他与孔雀明王共事多年,明王的武功究竟高到甚么程度他是知根知底。一旦逼得她破釜沉舟,恐怕在场众人皆会命丧她手。阿里不哥气急败坏道:“四哥,你……”孔雀明王轻飘飘往他瞥了一眼,可那眼神中的杀意生生吓得他把将要说出的话噎了回去。明王开口说道:“这位七王子,你可曾听说过吐蕃的勃伦钦仁?”阿里不哥道:“不曾听过。”忽必烈急忙解释:“这位勃伦钦仁原是吐蕃国王的堂弟,他曾经密谋暗害国师,要她缩进一只不足半人高的酒瓮,再将酒瓮抛入水中三天三夜,来证明她真是佛母转世。”阿里不哥道:“那又怎样?”这时旭烈兀接道:“后来足足过了七天七夜他们才将酒瓮捞出,又当着满城文武百姓把酒瓮放在火上炙烤,欲置国师于死地。谁知国师破瓮而出,众目睽睽之下掌毙勃伦钦仁,上至国王下至百姓无不叹服。这便是国师‘藏川佛母’这一称号的来历。”孔雀明王看着阿里不哥扬声笑道:“七王子殿下可是想做第二个勃伦钦仁吗?”一句话惊得阿里不哥魂飞魄散哑口无言,撇过头去便不做声了。

孔雀明王仰天笑道:“本尊道是为何四王子不往营门亲迎,还煞有介事召来这么许多将军,原来是向本尊兴师问罪来了!”忽必烈赔笑道:“国师这是说的哪里的话,您在太后和大汗面前说一不二,我们又哪敢呢。只是前些日子不知怎的,王城流言四起,说国师勾结宋人投敌叛国。大汗和太后虽然不信,但也不能坐视不管。这才委派小王与国师当面对质,又召回众位将军作证以安军心。”孔雀明王笑道:“那便请四王子示下,本尊是怎么个勾结宋人,又是怎么个投敌叛国!”

忽必烈拍了拍手高声道:“抬上来!”两个士兵抬着一支担架走进帅帐,担架上躺着一具早已腐烂发臭的尸体,其后两个士兵又抬来第二具,第三具,第四具……足足十几具尸体排布在了帅帐的地上。虽然尸体上面盖着白布,但明王一眼便认出那是自己为救辛二娘母女打死的那一队蒙古士兵。孔雀明王脸色骤然更变,向忽必烈咆哮道:“阿芳和二娘在何处?”忽必烈眉头一皱:“甚么阿芳和二娘?”孔雀明王见忽必烈不像表情不似有假,辛二娘和阿芳应该没有落在蒙古人的手上,这才放下心来。

忽必烈继续问道:“看国师方才的神色,想必曾经见过他们?”明王答道:“见过。”忽必烈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那么小王便要请教国师,为何他们都死于国师的成名绝技‘如来神掌’?”孔雀明王坦然答道:“自然是因为这些个士兵皆是本尊所杀!”此话一出满座哗然,众将军纷纷交头接耳,尤其是那阿里不哥,表情极为得意。谁知明王继续说道:“本尊之所以杀他们,是因为这些人在宋境烧杀掳掠,意图残害本尊的救命恩人。”忽必烈道:“敢问国师的救命恩人是蒙人还是宋人?”明王答道:“宋人。”阿里不哥仿佛抓到了明王的把柄大声质问道:“若你未与他们勾结图谋叛国,宋人又岂会救你这位‘蒙古第一护法国师’?”与阿里不哥要好的阿鲁忽也附和道:“这烧杀掳掠是我们蒙古百年来的传统,乃是大汗亲自下得军令,你身为国师竟为此杀害我们蒙古的士兵,还有甚么可狡辩?”孔雀明王回道:“既是大汗下令,你们怎么做本尊不管,但若要害本尊恩人,本尊必不轻饶。”

忽必烈又道:“另有一事小王还需请教国师。”孔雀明王正色道:“四王子若有本尊“罪证”尽管说来,不必这么假惺惺的。”忽必烈道:“敢问国师高徒,札木合汗的孙女霍都公主如今何在?”明王答道“此人并非札木合汗的孙女,而是波斯的第一杀手,传说中的山中老人,汉名叫做霍珊。”孔雀明王说这话时抬眼看着旭烈兀,咄咄逼人道:“早听说六王子西征之时剿灭了木剌夷教派的‘鹫巣’,亲手将‘山中老人’的头颅砍下献给了大汗,大汗为此还册封六王子为伊儿汗。可六王子竟不知山中老人其实是一位女子,而且一直潜伏在本尊座下?”

原来当初旭烈兀剿灭“鹫巣”之际根本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山中老人,于是他望文生义,将留在‘鹫巣’的刺客中最年老的一位头颅割下,又花重金买通了木剌夷教派的叛徒,嗜钱如命的波斯巨贾尹克西指认,这才瞒天过海唬过了大汗蒙哥。蒙哥大汗看到那“山中老人”的头颅龙颜大悦,对旭烈兀大加封赏,许他成立伊儿汗国。

旭烈兀的谎言被明王当面戳穿,不禁汗流浃背羞愧难当。阿里不哥见六哥受窘,张口抢道:“你,你胡说,让西域十余国闻风丧胆,大汗寝食难安的山中老人,怎么可能是个臭娘们!”孔雀明王仿似没听到一般将阿里不哥视若敝履,昂首望着忽必烈。忽必烈道:“许是那尹克西贪财有意误认,此事绝非六哥本意。”忽必烈此话甚为高明,将罪过全都推给尹克西,反正此人已是死无对证,正做了旭烈兀的替罪羊。

给旭烈兀打完圆场,忽必烈话锋一转又指向孔雀明王:“国师是从何时知道那霍都乃是山中老人假扮?”孔雀明王平生自傲不屑作伪,扬眉答道:“自她第一日拜本尊为师起,本尊便知。”旭烈兀道:“国师你可知道这山中老人的目的?”明王道:“是来刺杀蒙哥大汗。”阿里不哥大怒道:“好你个贱婊子,竟将意图刺杀大汗的刺客收为徒弟,果然早就包藏祸心!”忽必烈也奇怪道:“既然国师早知那霍都是刺客假扮,为何秘而不宣?”孔雀明王道:“因为只要她一天在本尊身边,便一天逃不出本尊的手掌心。试问偌大的蒙古国,除了本尊还有哪一个能拦得住她?”

孔雀明王继续说道:“本尊为你们蒙古国出生入死,几度险些丧命,没想到就换来你们的猜忌。”她转过身去将身后的孔雀翎披风一撇:“事已至此,本尊已无意与诸位王子将军辩驳,明日便向太后辞去第一国师之职,启程返回藏川。本尊倒也想看看,诸位将军有何高招去对付那苗疆圣女和郭靖黄蓉!”

忽必烈心中一震,虽然他与孔雀明王此前多有龃龉,但也知道孔雀明王不但武功高超智计绝伦,在蒙古军中更是威望甚高,在蒙古国上至大汗太后,下至士兵百姓,皆都将她敬若神明。若是她真的辞去第一国师之职,蒙古国便失了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一统江山的大业更不知何时能够实现。是以忽必烈放低身段百般恳求,可孔雀明王仿若不闻,挥手示意众徒弟就要离开帅帐。

“不许你们欺负我的师尊!”

只听一声稚嫩的叫喊,帐帘掀开,一个娇小玲珑的女娃娃闯了进来。这女孩约有四五岁左右,穿着蒙古传统的服侍,头上戴着一串精美绝伦的巴珠,雪白的脸蛋粉雕玉琢,两颗琉璃般的黑眼珠透着一股英气。赤着双足小跑过来,张开双臂护在孔雀明王与诸位将领之间。

忽必烈双眉一蹙,但还是带着宠爱柔声说道:“冽儿,父王与你师尊有要事相商,你怎么闯到这里来了?”同时帐门又被掀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喊道:“小郡主,这里不是玩闹的地方,快随老奴出去!”可那女娃娃一动不动,眼神坚毅望向父亲:“我不许你们欺负师尊!”

来者正是忽必烈的幼女月冽郡主。因为她在忽必烈诸多孩子中年纪最小,生得却最是美貌,加上她聪明伶俐,虽然性子顽劣了些,却最受忽必烈疼爱,对这个女儿向来是有求必应言听计从。月冽郡主一岁多时,由蒙古唆鲁禾帖尼太后指认皈依明王座下,法号“妙严”。后来月冽郡主的父王忽必烈官拜东征元帅,因战事繁忙疏于陪伴,孔雀明王又对她视如己出,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月冽郡主更是对孔雀明王又是尊敬又是崇拜,师尊在她心中的地位俨然隐隐超过了自己的父王。

后来孔雀明王法驾中原,月冽郡主因为年纪太小被留在了王城。她以为师尊真是孔雀大明王菩萨转世,便天天前往寺庙,对着那孔雀明王的塑像倾诉,希望自己的心意能够传递给千里之外的师尊。再后来王城流言四起,说国师孔雀明王勾结宋人投敌叛国。月冽郡主不懂得那些罗织的罪名,只知道自己父王和叔叔们要欺负自己的师尊。于是她跑到祖母唆鲁禾帖尼身边撒娇,要去中原寻孔雀明王。太后唆鲁禾帖尼与孔雀明王关系殊厚亲若姊妹,兼着拖雷薨后她深居后宫寂寞难耐,只有与明王双修无上瑜伽密乘之时才能得到慰藉,对孔雀明王又多了一层不可言喻的情愫。

唆鲁禾帖尼太后也担心忽必烈和诸位将领对明王不利,但她近来身子抱恙不便亲往中原,又想月冽郡主是忽必烈的掌上明珠,于是欣然应允了孙女的请求,派老总管查喀图护送郡主来到襄阳。月冽郡主抵达襄阳军营之后,孔雀明王已然音信全无,郡主心念师尊安危,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好不容易盼到师尊平安归来,却听得明王已被父王叫进帅帐之中,这才管不得许多闯进来维护明王。

孔雀明王看到徒儿月冽郡主之后,冷若冰霜的脸上登时有了笑容,单膝跪地和蔼地用手抚摸着小郡主的头发,小郡主抬头看着师尊的面容,精致白皙的小脸皱成了一团,眼泪滴滴答答洒在地上,把头贴在明王胸口呜呜哭起来。师徒情深,在场的忽必烈,旭烈兀,别儿哥皆是久经沙场的悍将,胸有乾坤的好汉,看到这一幕也不禁为之动容。

月冽郡主用小手紧紧抱住明王,仿似稍有松懈师尊便会从自己身边消失。呜咽着恳求道:“师尊,你不要走。”孔雀明王笑道:“谁说师尊要走的?”月冽郡主抽了抽鼻子:“师尊莫要骗冽儿,方才冽儿都听到了。”她抬起头深情地望着明王说道:“以后冽儿是不是再也见不到师尊了?”明王本来去意已决,可看着怀中的小徒儿,一颗心瞬间便软了下来,又回想起唆鲁禾帖尼太后的知遇之恩。于是笑眯眯对月冽郡主说道:“冽儿不会见不到师尊的,师尊就在这陪你,哪也不去!”月冽郡主将信将疑,伸出她粉嘟嘟的小手说道:“师尊不许骗我,你要跟我拉钩!”明王乐着勾住郡主的小指,月冽郡主虔诚地闭眼说道:“长生天在上,师尊要一直一直留在冽儿身边!”这才喜笑颜开,搂住明王的脖子央师尊给自己讲述她法驾中原后发生的故事。

忽必烈见自己女儿竟成功的留住了明王,心中大喜过望,连忙说道:“冽儿不许胡闹,国师劳累了许多天刚刚回营,还不先侍奉你师尊回帐歇息!”明王见小郡主满脸失落,忙开口宠溺道:“冽儿不必委屈,一会儿回到营帐,师尊细细讲给你听!”说罢她单臂将郡主揽进自己的臂弯,与她有说有笑的离开了帅帐。

阿里不哥气不打一处来,对忽必烈说道:“四哥,难道此事就这么算了?”忽必烈道:“母后将冽儿送至这大营中来,七弟不会不知大汗和母后是甚么意思罢?”接着忽必烈又补道:“有人在王城散布谣言,为的不就是挑拨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