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紫衣女子一番关于反切之论,直教多九公面皮紫涨如猪肝。唐敖忙打圆场道:“九公舟车劳顿,不如改日再谈?”紫衣女却不依不饶:“既蒙赐教,婢子还有一事不明。《周礼》‘内宰出其度量敦制’,郑玄注‘敦,器名’,然《考工记》中又作‘敦’通‘惇’,此中异同,还请先生明示。”
多九公只觉喉头发紧,额角青筋暴起。他半生浪迹海外,虽粗通番语,于经籍训诂却实无根基。此刻被两个黑齿国少女连番诘问,直如芒刺在背,却又不便发作,只得强笑道:“此等考据之学,非老夫所长。贤契若有疑难,自可问你尊师。”
卢老秀才颤巍巍捧出两卷文稿:“小女近日习作,还望先生赐教。”唐敖接过一看,见那诗赋对仗工整,用典精当,其中《咏黑牡丹》一首尤为精妙:“檀口含朱韵自华,墨云深处见奇葩。若非月殿移根种,定是瑶池染露华。”唐敖击节赞叹:“好个‘檀口含朱韵自华’!既有颜色之妙,又含自谦之意,难得难得!”
多九公却瞥见诗稿中“墨云深处”四字,心中一动:此句暗合《云笈七签》典故,这黑齿女子竟通道教典籍?正惊疑间,紫衣女忽然问道:“先生可知《山海经》中‘黑齿国’条目?”多九公脱口而出:“《大荒东经》云:‘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紫衣女又问:“郭璞注‘齿如漆’,然《海内南经》言‘黑齿国在其北’,此中方位差异,先生以为何解?”
多九公只觉一阵眩晕,扶着案几勉强站稳。他虽博览群书,却从未留意《山海经》注疏中的方位之辩。正尴尬间,忽听门外喧哗,林之洋抱着空箱子闯进来:“好哇!这些黑齿人嘴上涂着朱砂,偏要买俺的胭脂!”说着将空箱往桌上一墩,震得茶盏乱晃。
唐敖趁机起身告辞,多九公如蒙大赦,三步并作两步往外走。刚出巷口,忽闻身后有人轻笑:“天朝人士,不过尔尔。”回头看时,紫衣女倚门而立,月光下朱唇微启,眼波流转间尽是狡黠。
三人回到船上,多九公兀自脸红耳赤。林之洋却眉飞色舞:“今日卖胭脂赚了十两纹银!那些黑姑娘说涂了俺的胭脂,能把黑嘴唇衬得更红,倒象是买椟还珠了!”唐敖望着舱外月色,若有所思:“这黑齿国文风鼎盛,女子皆能诗赋,倒比天朝许多男儿强了。”
多九公望着渐渐远去的灯火,长叹一声:“老夫今日才知,海外有奇士,天涯有知音。看来这学问一道,真个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说罢取过《诗经》,就着舱灯细细翻检,忽有所悟,拍案而起:“哎呀!《楚辞·招魂》‘敦脄血拇’之‘敦’,王逸注‘大也’,当读如‘屯’,老夫竟漏了这一音!”
林之洋在旁听得迷糊,挠头道:“九公莫不是魔怔了?不就是个‘敦’字嘛,能变出多少花样来?”唐敖笑着摇头:“你哪里知道,这文字音韵之中,自有天地乾坤。”说罢取过文房四宝,将今日见闻一一记下,笔走龙蛇间,忽闻远处传来清越琴音,如泣如诉,恰似那紫衣少女的诘问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