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课在政史地中夹杂着一门化学,虽然他们是文科班,但是高一的前一个月仍是文理科的课程都要学,文科班更突出文科课程多一些。
在初次月考后,会统计出文理各自的排行,方便使学生明确各自的方向,是要坚持学文科,还是要转成理科生。
同时月考的排名也将决定他们班的人数变动,排名掉出前45就要转到普通班。
化学老师是一个戴眼镜的男老师,有点冷幽默,平时很少笑,但是为人很亲和。
化学老师的幽默感就在于,每次找同学们回答问题后都要说一句“正确。”有时候同学们说的好的时候,还要来上一句“完全正确”。再结合他不笑的样子和灵活的肢体动作,显得十分有趣。
为了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前几节课都是复习初中化学知识,毕竟以后还要用到的。
他提问的问题都很简单,有点化学基础基本上都能答上来,因此45分钟一节课说“正确”大概有十多次。
有时还要搭配上肢体动作,比如手臂往前伸一下,似乎特别激动特别认可学生们的回答,得到了很多文理班学生的喜爱。
不仅如此,老师在批卷子的同时面对写的好的也会耐心给予评语,江浸就看过他同桌的卷子,卷子是老师自己手写的,上面的题目都是一些基础知识,详细到有点繁琐,不仔细分辨思考的话很容易出错。
戚颐年连续三次得了满分,红色对勾一道接着一道,评语也一次比一次夸张。
一开始就是“非常好”,到后来的“真乃神人也”。
已经把他同桌神化了,不过的确很厉害,班里除了他没有别人再得满分,不少同学看到分数后都纷纷找戚颐年讲题。
放学后江浸起身离开,根本没注意身后的同桌也在跟着他一块走。
反正都是顺路,又到一个小区,再说了自己这穿了一天的外套也是他的。江浸不好拒绝,任由戚颐年和他一起走。
两人一路都没什么话,快到江浸要转弯的地方,戚颐年停了一下跟他说再见。
晚上的气温更加低,江浸裹紧了戚颐年的外套,想着先穿着明天还他,毕竟他没说现在就要,反而让他一直穿好。
“对了,外套我洗过后明天拿给你吧。”江浸穿了一天怕给弄脏了,也担心戚颐年会嫌弃不要这件外套了,就想洗过后再给他。
戚颐年却说“不用了”,他拿出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一串号码。
江浸不明所以接了过去,“这是我的号码,这件外套只用于干洗,你先穿着,之后我拿去干洗,麻烦你支付一下干洗的费用。”戚颐年一本正经的说道,显然这不是商量而是要求。
江浸“……”
这个人理所当然的要他支付干洗衣服的钱?!也是,毕竟穿了一天了,不介意才奇怪吧,干洗钱就干洗钱,谁让他穿了还蹭了一顿饭呢。
“行,回去我转你,走了。”江浸转身离开了,还带着戚颐年那张纸条。
到家后他先点开微信,成功找到戚颐年后点击添加到通讯录。
这人的微信名挺怪,名称是aster,江浸不认识什么意思,点开头像后更让他匪夷所思。
戚颐年头像是一个有些旧的玻璃瓶,瓶盖被晒得有些褪色,玻璃瓶表面有点划痕,但仍然被擦的很干净,里面装着大约五六颗许愿星,还是用纯色彩纸叠的。
纸星的叠法明显不是很熟悉,看起来歪歪扭扭的有点奇怪,五角星里还夹杂着六角星和四角星,像是小孩子叠出来的东西。
这么几个丑陋的许愿星被戚颐年放在瓶子里仔细的保管,或许是他以前折的,也可能是别人送的吧,谁会折出来这么难看的星星呢。
戚颐年到家肯定比他要早,申请很快通过,显示可以开始聊天了。
【江浸:干洗一次多少钱啊?】
【aster:只穿一次可以不用干洗,你不需要还钱了。】
【江浸:?】
【江浸:你在耍我吗?】
【aster:没有,我只是改变主意了,反正也没脏。】
这人怎么莫名其妙的,一会要他转钱,一会又不要了,合计现在装上好人了?
江浸气的有点郁闷:“呵。”最后还是给他转了钱过去,万一这人再反悔又收了呢?
戚颐年正要拿出作业写,闻言弹出一声金币的响声。江浸发了红包过来,上面写着“不收是狗”。
【江浸:发你了赶紧收,别假装好人了同桌。】
戚颐年忍不住笑了,这个借口找的确实不好,可是告诉贺新尧的话全班都会知道他其实有微信只是高冷不爱搭理人。
倒不如自己想办法吧,不收的话他真要变成狗了,江浸说不定更生气。
他点开那个红包,里面的数额明显大于一次干洗的钱。
见他收了之后,江浸才放下心来,要不然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他不愿欠别人的人情。
【江浸:告诉你,这一片地方干洗一次就30,别想诓我,还有,今天去阿姨家吃饭也一并谢你了】
【aster:好】
聊天告一段落,江浸写起了作业,数学还是有些不会的题,他只好拿搜题软件看解题视频。
江浸并非一点习不学,只是从前散漫惯了,一天能有两节课是在好好听课他都会觉得自己很听劝了。若说真正开始好好学习还得是初三那年,那时候三中是封闭式教学,从早到晚只要你进了这个学校就别想出去,吃饭逛小卖部学校一起全包。尤其是初三学习又很紧张,每次一进班基本学生们都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自习,班里静的连跟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即便他再怎么不想学习也少不了被这氛围影响,那时候江浸坐班里倒数第三排,也开始跟着像模像样的翻书做题,最后还是差了一点就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数学题直到差不多要做完了微信里又多了一条消息。
江浸以为是贺新尧在游戏上约人,结果还是戚颐年。
【aster:明天有雨,记得带伞出门,还要多穿一点。】
【江浸:知道了】
这人怎么什么都管呢?是同桌没错,又没熟到这份上,成了天气预报了。
江浸有点怀疑,还是退出界面查找了一下明日栎今的天气,果然显示明天有中雨。
前一分钟还没把戚颐年的话当真,下一秒他就去找那把忘在角落里的伞了。
才不是怕被雨淋,只是真的下雨的话他就没有伞,那家伙说不定会干出和今天一样的事来。
江浸有点头痛,倒不如自己带着伞好了,不至于他再感染风寒,戚颐年也不用再给他打伞。
第二天早上江浸下了楼,手里带上了伞。戚颐年还是在那个地方等他,黑伞遮住了他的头,只能隐约看到少年宽阔的肩膀。依稀有风,勾勒出衬衫下流畅的线条。
少年露出的一截腕骨白皙,手指修长,指骨分明的握住伞柄。
听到脚步声后他转身过来对江浸打了招呼:“早上好。”
江浸把外套递给他才发现这人就真的只穿这一件衬衫,连外套也没带。
他又不是不还了?怎么还这么明显的暗示呢。
“嗯,还你的外套。”江浸递给了他。
戚颐年接过外套,上面沾染到一些花香气,是江浸路过花丛时带上去的,闻起来很清淡安心。他将外套穿在身上,快走几步跟上了江浸。
这几天气温都有些下降,炎热又明艳的夏季即将要过去了,空气中都涌上来一种萧瑟的味道。
“你就穿这么薄出门不冷吗?”江浸想不通,这人穿这么少不会就等着他还外套吧?那要是他没拿来呢?
戚颐年有些发红的鼻尖缓和了不少,外套被江浸抱在怀里很暖和,穿起来也没有冰凉的触感。
“还好,我比较怕热。”戚颐年微微笑道:“反正你都拿给我了。而且,你在担心我会生病是吗?”
江浸“……”
果然不能给他什么好脸色,否则就会蹬鼻子上脸。江浸看着戚颐年,感觉又回到了那人戏谑笑着的样子。
“别想太多,我只是怕传染给我而已。”江浸垂下视线,“快走吧别啰嗦了。”
戚颐年没再说话,两人并排走进学校。
贺新尧从昨天开始就加了不少人的微信,为了方便联系,还有壮大他的游戏列表。
江浸和戚颐年刚一到座位上他就走了过来,“榜一,你留个联系方式吧,我加你回头你记得同意。”
“我没有微信,□□也没有。”戚颐年假装很真诚,再配上他回答问题的认真样子,几乎被人看不出来他昨天主动将号码递给江浸的事实。
江浸则在边上困倦的打盹,闭眼听好戏。
贺新尧有点遗憾,“那好吧。”内心在想榜一果然是榜一,心无旁骛内心只剩学习,没有手机也正常,他班也好几个女生被家长限制用电子产品。
看来建个一班游戏群还挺困难的,贺新尧忍不住感叹。
江浸算是被这个人的演技所折服,他刚才没有拆穿戚颐年的谎言。昨晚他点进去看戚颐年的朋友圈发现空空如也,实在是没什么生活乐趣。
本来他也用不着加戚颐年微信的,可谁让俩人之前有债务联系呢。别人的事江浸不欲多管,除非威胁到他本人或身边的朋友。
他想加就加,不联系就算了,没人在意。
开始上早自习了,这节是老童的课,一大早就讲起了习题卷子让江浸困得不行,迷迷糊糊的即将要倒在桌子上。
在他的头即将要磕在桌沿上时,被一只手快速扶住,额头抵在了对方的掌心上。
戚颐年一面拿红笔批注,一面用手扶住了他摇摇晃晃的同桌。幸好没磕到,否则会磕的变傻。
少年的掌心温软干燥,手掌细长,舒展起来也很好看。
“唔,谢了。”江浸含糊不清的回应了一句。
戚颐年将手收了回去,低声告诉他:“讲到背面了。”
江浸的试卷还停留在四分之一页面,他随手将卷子翻了个面,背后题空了好几道。
一支半截粉笔划破有些潮湿冰凉的空气,径直命中在江浸头上。
老童慢慢走了过来,一路上随意看着学生们的试卷,上面都写着满满的红色批注。
等到了江浸这里,背面直接空了好几道,他翻了一下江浸的试卷,发现前面错了的也没改,错的还不少……
“你,叫江浸是吧,数学不好还不赶紧想办法,背面空的留着给我写的吗?”
全班忍不住笑了起来,老童的语气很幽默,他很少真的生气批评过谁,太多数时候还是很温和的处理事情。
“你同桌就是年级榜一,你还不多向人问问题,试卷改完后记得上交。”
老童边走边交代:“以后做过的卷子一定要改,尤其是不会的,把详细步骤都写清楚,课上简单的题目不讲,不会的相互讲一下,批注完的卷子都交上来我要看谁改没改,不交不改的就去走廊旁听。”
讲题仍在继续,江浸却没有了睡意,黑板上写了几个符号和张狂的字体,他一个字都听不明白,这种拔高的题对他来说还是有难度。
可是,现在,他连简单题目都会做错,还要他改正,还得写详细步骤,江浸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试图打起精神,准备好好研究题目。可是下一秒就被现实打破了幻想,因为他看不懂题目。
“好了,快要下课了,同桌之间讨论一下,或者给对方讲题也行,卷子就讲到这,记得交啊。”老童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走了。
江浸看着自己卷子一堆不会的,想用手机,但是搜出来的东西有的没步骤,有的就两三行,他知道没法抄。
于是,他把视线转向戚颐年,反正钱都两清了,他不会拿这个当借口的。
“那个……”江浸开口,应该是课堂上第一次主动和他同桌说话,明明身边就是榜一却还用搜题软件,这不是明摆着看不起人吗?那他还能答应吗?这可是个长久的互惠关系。
“可以”,戚颐年看穿了他那点心思,“但是有个酬劳。”
“什么酬劳?”
“以后你每天下自习帮我带早餐吧。”
嗯,带早饭吗?也不是什么难为人的事,再说了不会的题挺多的,他也不想节节课都去走廊听,只有这么一个要求也不过分。
江浸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