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的使者们快马加鞭,奔赴周边各国。他们向各国详细阐述了西戎国的野心与阴谋,以及大晋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西戎国狼子野心,妄图称霸一方,若大晋沦陷,贵国恐也难独善其身。唯有我们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方能保一方太平。”使者们言辞恳切地劝说着各国君主。
一些与大晋关系密切且深知唇亡齿寒道理的国家,很快响应了大晋的号召。他们纷纷表示愿意与大晋携手,共同对抗西戎国的威胁。而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国家,在看到大晋积极备战且众多国家响应联盟的情况下,也逐渐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相继加入了联盟。
“我们愿与大晋共进退,一同抗击西戎国的侵略。”各国使者在大晋朝堂上坚定地说道。
顾昭昭对各国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迅速与各国商讨联盟的具体事宜。他们共同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明确了各国在战争中的职责与分工。大晋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丰富的资源,承担起主要的作战任务;而其他国家则根据自身优势,负责提供粮草、情报支持或从侧翼协助进攻。
在国内,顾昭昭全面加强军事准备。她下令各地军队加大训练强度,针对西戎国的作战特点进行模拟演练。同时,朝廷拨出大量资金,用于修缮和更新兵器装备,打造更加坚固的战船、威力更大的火炮以及锋利坚韧的刀剑。
“将士们,西戎国即将来犯,我们必须苦练本领,熟练掌握各种兵器的使用,才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将领们在训练场上对士兵们喊道。
百姓们也积极响应号召,全力支持备战工作。农民们辛勤劳作,确保粮食丰收,为军队提供充足的粮草;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兵器和防御器械;商人则利用自己的渠道,为军队采购所需物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虽不能上战场杀敌,但也能为保卫家国出一份力。”一位老工匠说道,手中的锤子不停地敲打着铁块。
在紧张的备战过程中,顾昭昭还注重情报工作。她派出大量探子,深入西戎国境内,密切关注其军事部署、兵力调动以及反晋联盟的组建情况。探子们如同大晋的眼睛,将西戎国的一举一动及时反馈回来。
“公主,西戎国正在集结大量兵力,预计不久后将向我们边境进发。他们还与一些偏远部落达成协议,试图从多个方向对我们发起攻击。”探子向顾昭昭汇报最新情报。
顾昭昭根据情报,迅速调整战略部署。她在边境的关键地段增设防御工事,布置重兵把守。同时,安排精锐骑兵部队隐藏在山谷之中,准备在敌军进攻时,从侧翼发动突袭。
“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给西戎国一个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大晋不是好惹的!”顾昭昭对将领们说道。
而在西戎国,西戎国主以为大晋孤立无援,正信心满满地准备发动攻击。他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朝着大晋边境推进。
“这次,我定要踏平大晋,让他们知道与我西戎国作对的下场!”西戎国主站在大军前,狂妄地说道。
当西戎国的先头部队抵达大晋边境时,他们看到的是严阵以待的大晋军队和坚固的防御工事。但西戎国将领并未退缩,他一声令下,士兵们如潮水般朝着大晋防线涌去。
“杀!”西戎国士兵呐喊着,冲向大晋阵地。
大晋军队毫不畏惧,他们用弓弩和火炮对敌军进行猛烈射击。一时间,边境线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西戎国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在大晋坚固的防御面前,一时难以突破。
“将军,敌人防御太顽强,我们损失惨重!”西戎国的一名将领焦急地向主帅报告。
“继续进攻,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西戎国主帅咬牙下令。
就在双方陷入僵持之际,顾昭昭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她一声令下,隐藏在山谷中的大晋骑兵如猛虎下山般杀出,直扑西戎国军队的侧翼。
“冲啊!杀尽敌人!”大晋骑兵挥舞着长刀,勇猛无比。
西戎国军队没想到会遭到侧翼突袭,顿时阵脚大乱。大晋军队趁机全线反击,将西戎国的先头部队打得落花流水。
“不好,中计了!快撤!”西戎国主帅见势不妙,急忙下令撤军。
大晋军队乘胜追击,歼灭了大量敌军。这一场边境之战,大晋凭借着周密的部署和英勇的作战,取得了首战的胜利。
“公主,我们赢了!西戎国先头部队被我们击退了!”将领们兴奋地向顾昭昭汇报。
顾昭昭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她深知这只是西戎国的试探性进攻,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传令下去,不要松懈,加强戒备。同时,将战况告知联盟各国,让他们做好准备。西戎国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严阵以待。”
正如顾昭昭所料,西戎国主得知先头部队战败后,暴跳如雷。他决定集结全部兵力,对大晋发动一场更加猛烈的进攻,企图一举突破大晋防线。而大晋在顾昭昭的带领下,与联盟各国紧密合作,已做好了充分准备,迎接这场生死决战…… 整个局势变得愈发紧张,大晋能否在这场决战中战胜西戎国,捍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大晋军民和联盟各国都怀着坚定的信念,决心为了和平与正义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