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我在七零画插画 > 第72章 《松海》

第72章 《松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成爱红吃了一惊,“近视?苏林那样的就是近视吗?”苏林是她见过第一个戴眼镜的。

“是呀,黑暗里看东西很伤眼睛的,”闻慈笑道。

成爱红揉了揉眼睛,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她真觉得有点不舒服了,涩涩的发干。

“那以后真不能省电了,怪不得我这两年怎么觉得不太舒坦,可能是晚上写作业写的,”成爱红嘀咕着,又拍了拍眼前的画本,十分期待,“闻慈你帮我看看,这个画得怎么样?”

闻慈凑过去一看,发现她画的是对面的报社小楼。

她仔细观察了下,笑着点头,“要是你最开始画的那幅在跟前的话,肯定能对比出来进步巨大,挺好的,”说着,伸手给她纠正了几个地方,拿笔简单地比划了几下。

成爱红如获至宝地听了,又开始埋头改。

招待所床头有张小桌子,闻慈收拾好今天带来的东西,把粮食袋子交给成爱红,这才拉过一张凳子坐下,准备干点正事。

她拧开钢笔吸满墨水,动笔之前,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草稿和大纲。

这时候的小人书不像岛国的漫画,大部分没有分镜,就是单纯的一张图,下面配一行或一段文字,形式非常之简单朴素,但闻慈还是提前设计好了每一页画什么情节、怎么构图。

初次试水,她不打算画得太冗长,只打算画一本比较薄的。

闻慈动笔,线条落下时,神情变得无比的专注认真。

她把自己的故事,安在了一片东北山林的背景里。

主人公是一个普通东北山民的小孙女,叫小苗,他们家住在连绵的山脚下,靠着松树林生活,种地、摘蘑菇、采松塔……一切故事都围绕着这片广袤的山林展开。

闻慈用小苗的视角,导入他们的山林生活,短暂几幕后,就引入林业局的存在。

林业局指导他们伐木、造田,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良田,可以种小麦、玉米。

小苗帮着大人们一起砍树,她力气不够,就吭哧吭哧搬运掉落的树枝,偶尔直起腰时,看着越来越多的农田杯开垦出来,越来越多的树木倒下去,就像被人拔掉了大把头发。

她摸着自己的脑袋,仰头问林业局的大人,话语天真,“叔叔,大地会不会疼啊?”

作品总是很容易透露出作者的思想的,闻慈努力克制。

林业局干事弯腰摸了摸小苗的头顶,笑着回答:“等我们的工业发展起来了,还会长出很多小树的。”

主旨:劳动促进工业发展,这很积极正确了吧?

闻慈咬着笔尖,想了很久,才给它定下一个朴素而简单的名字——《松海》。

她画这本小人书期间全神贯注,吃饭时想着它,睡觉时想着它,简直着了魔。

只有成爱红和白华章住在一起,知道她在干什么,其他人只觉得闻慈更匆忙了,每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偏偏每回的写生都画得挑不出错,羡煞人也。

这本小人书画到四十多幕的时候,培训就要结束了。

此时是2月9日,闻慈这些天每天都会画几幕,一直到晚上拉灯睡觉,她们207三个人各忙各的,成爱红练习写生,白华章看书,宿舍里一直有种上进的气氛。

要不是觉得不尊重老师,闻慈恨不得培训课上也画小人书。

“大家上来领工具,”火画师的声音唤醒闻慈的思绪。

闻慈回过神来,看到火画师不知什么时候进了会议室,她面前多了一大堆的水彩颜料和工具,手里还抱着一叠画纸,她排队上去随便拿了一套,又坐回位置上。

成爱红兴奋极了,压着声音,“彩色的!”

火画师道:“加上今天,培训还有最后两天时间,这两天大家的任务就是,画一幅水彩人物,你的父母,朋友,身边坐着的其他画师……什么人物都可以。同志们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指导,但不可以帮别人画,大家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了!”

火画师看向马馆长,“马馆长有什么要指导的吗?”

马馆长当了快半个月的吉祥物,如今只巴望着这场培训快点结束,听到火画师的话,也只是扯了扯嘴角,“火画师指导就足够了,哪儿用得上我啊?”

火画师点点头,“那大家就开始画吧,不拘坐在这里,也可以四处活动。”

这是培训活动的最后一幅作品了吧?

成爱红看着手里的调色盘,一时间有点无从下手,“这咋画啊?”

水彩画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明白的,闻慈想了想,“你别急着动笔,先看看我们是怎么画的好了,”说着,放下自己领到的东西,只拿着调色盘去前面挤颜料。

火画师坐在一边,并没问打算画什么。

闻慈随意调和着颜料,动作行云流水,画刷在调成灰色的颜料里一戳,就直接上了画纸。

成爱红吓了一跳,“画水彩不用打草稿吗?”

“可以打,”闻慈手腕转动,画刷在纸上涂抹出灰色,“但是除了要给领导审核的,我不怎么打,”多个线稿多个步骤,而且线稿画完,画水彩的时候还是会改变不少细节。

成爱红似懂非懂,好奇地看着,白华章和苏林也没急着动笔,在一边观看。

画了不到十分钟,成爱红看着画上的人形,语气迟疑,“这是,门卫大爷?”

画上的老人面容黝黑,穿旧棉袄戴毛线帽,脊背有些弯曲,手里抓着把硕大的柳条扫帚,正在扫雪,路边隆起的积雪是灰白色的,印着斑驳的黑色大脚印。

细节还没怎么描绘出来,但大部的色块已经铺好,对于这位他们每天来工农兵报社都能看到的老人,他们自然能够一眼就认出来,光说这姿势,那也眼熟得很。

这几天飘小雪,门卫大爷每天都拎着柳条扫帚扫地呢。

“是啊,就是他,”闻慈笑着点头。

成爱红默了默,转头看了看其他人,其实对这里大多数人来说,水彩画比铅笔写生更熟练,他们不太对人和景色写生,但是临摹或者宣传彩画,那还是挺多的。

远的不说,就说其他电影院的美工,那海报就是超大的水彩画呢,眼下也都动笔了。

看看他们画的都是什么?

穿蓝色工装的工人、穿军装的军人,还有一个种田的农民,闻慈这个门卫大爷混在其中,就显得有点奇怪——虽然他也是报社的工人,可感觉就是不太一样。

难道是因为他是身边真实的人?

成爱红想得不是很明白,白华章却已经赞道:“你真像是画了很多年画的。”

不是每个人抓人型、抓特点都能这么准的。

她基本每天都和闻慈一起来、一起走,也没见她单独和门卫大爷攀谈过,可她画得这么精准——门卫大爷年轻时打过仗,受了伤,稍微有点长短腿,这是个明显的特征,不难看出来,可是为什么闻慈还能画出他两只鞋鞋底不同的磨损?

白华章真有些叹为观止了。

“闻慈一直画得很好,”苏林小声说完,又补充,“她还很会教人。”

火画师忙不过来,马馆长又派不上用场,他们这些画得好的没少被抓壮丁,但闻慈是公认教得最好的那个,讲得深入浅出,人没有架子,还很会鼓励人,大家都愿意请教她。

闻慈哈哈一笑,“不要夸啦,你们回去天天练早晚练,就能练出来的。”

她的功底,都是年少时咬着牙磨出来的。

火画师提供的画纸大约是A3大小,闻慈抓紧时间画完,把画刷扔进了洗笔杯里。

她换了钢笔在画质的右下角署了名字和单位,晾干画纸便交了上去,火画师抬头看了她一眼,接过画纸,神色里露出几分讶异,“怎么想到画孙大爷?”

闻慈挠挠头,“其实没什么原因,就是单纯想画他。”

要是非得找个原因的话,那可能是门卫大爷像是这时代千千万万老年人的缩影吧,还是其中的平均线——上头有日子更好的,下面有日子更苦的。

火画师细细看着手里的水彩画,半晌没出声。

马馆长身体不动,眼睛却悄悄斜了过来,他到底在美术馆干了好几年,这一看也吃了一惊,纳罕地打量一眼闻慈,“哦呦,小闻画得是真不错啊?怎么不考美术馆?”

美术馆又不代表能画画,闻慈心里想着,笑着回答:“一考电影院就考上了。”

火画师也是这么想的,这么好的人才,怎么不考报社当画师?但她没说,弹了弹画纸,“这个培训班教不了你什么,你本身功底就够好的了,也够老练。”

闻慈抿嘴笑笑,默认了这个夸奖。

火画师道:“下午和明天也仍然是这个任务,你既然交了卷子,就不需要来了。”

闻慈心中一喜,这岂不是可以继续画小人书?

她美滋滋地走了,距离中午结束还有一小时,不急着这会儿走,她给成爱红提了几个可以当即见效的小意见,成爱红画水彩比素描熟练,起码水彩有颜色,可以掩盖一部分缺陷。

闻慈刚直起身子,就有人低低叫她,“闻同志!能帮我看看吗?”

闻慈就又走了过去。

这次培训收获最多的,就是认识了两个新朋友,还有一堆好人缘。

等到下午,闻慈就没去工农兵报了,她坐公交回了趟第一电影院领工资,魏经理见到她吃了一惊,问她在培训班怎么样,又问怎么突然回来了。

闻慈老实答:“今天的任务上午完成了,指导老师说我下午可以不用去。”

魏经理又高看她一眼,让她去领工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