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成雪 > 第24章 四月十八

第24章 四月十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曲繁星走进来,他看着冯满道:“曲某见过大人。”

“今日有幸于镇市中得见告示,于是在下斗胆前来。为取得瓷行行头一职,在下想要一试。”

听他如此说完,后面便有人耐不住性子地嚷嚷道:“凭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这门厅中的大家,哪个不是为了这行头的名声来的?你说几句话,难道就让官家非认了你不可?”

“就是就是。”附和声一片。

又见得曲繁星身边人高马大的侍从们将那位公子围得更紧了一些。于是不满的声音也跟着压了下去。

曲繁星转身,那双珀色的眼睛扫过众人,便引得人群噤了声。他朝着众人一笑,“曲某当然没有这么大的本事。不过是公平竞争,与诸位都在同一起点。”

“那你带来的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后面有胆大者看着曲繁星身边的侍卫,有些心悸地问道。

“他们只是为护卫我的安全,绝无他意。如此进了屋,我让他们退了便是。”曲繁星抬手,屏退了身边的侍卫。

于是还有不满者,这时便三言两语地开口扑上来,似乎非要从曲繁星这里讨到些上风才好。

曲繁星也不烦,有问便有答,一来一回,倒是显得不急不缓。

又是一番斗嘴,曲繁星身后左右的人们生怕这位富家少爷抢了他们的位置,让来此一众白白做了陪跑。于是问得事无巨细,询问到词穷才肯罢休。

这时他们心中才多了几分服气。

蹇夫人在知晓冯满所做之事后,便打道回府了。她可不愿让别人知晓自己所做之事,以免被人落了口舌,多遭些是非。

此刻见人群中的辩论也戛然而止。

冯满便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他布告所言公平竞争,确实公平实在。

这瓷行的行头,想来是必要对陶瓷器极为熟知的。

于是他所做的瓷行行头考核的第一关,便是对陶瓷常识的考察。

因为来者众多,冯满便组织了手下的官吏们将参选者们分成了几拨。

皆发下一张宣纸,一叠墨水,一支毛笔。

选土、制坯,再到烧制和上釉。

他要众人在纸上写出对陶瓷工艺的见解。于是空白者;对陶瓷工艺知晓甚少者皆被淘汰,门厅中顿时少了三分之一的门众。

第二关,便是对行头自身进行的考察。

成立行市,作为一项产业的支柱。是需要对行头个人的品行进行考察的。

有一些小偷小摸者,或是犯过一些令人不齿之事,被官府所记录者,皆被淘汰。

剩下的人不说是什么大善人,但是至少行为端正,没有被人瞧见过什么污点。

最后一关,冯满要的是众人自家陶瓷工艺的展示。

于是工匠们纷纷拿出自己得意的作品。

曲繁星不言语,兀自从侍从放在脚边的木箱中拿出几件器皿。

尹姝赠予王小姐此月夜中的部分,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上。

银箔做了月色的点缀,白瓷中染着银辉,银色中又带上些安宁的观感之彩。

几乎是曲繁星拿出的片刻,那几件瓷器,便被厅中众人的目光驻停。

有几位面子薄的工匠,在看到此月夜后便红了脸,悄悄将捧在身前视为珍宝的得意作品,藏到了身后,自愿退出了择选。

也有看见后深感不满者,大声呵斥道:

“你这物件想来也必不可能是公子自己所做吧!如此参选,脸上竟不觉羞耻吗?”

曲繁星回看那位,自谦道:“在下确实不擅陶瓷艺,但市坊官大人并未禁止此规则,又何谈羞耻与否?”

“更何况,在下并非门外汉。对于陶瓷技法,虽手不巧,但知之甚多。”

“此物所做能工巧匠,与在下交情甚广,若我成为瓷行行头,想来是能引得行业往更高更远处走的。”说这句话时,他已回身看向冯满,还是那副谦卑的模样。

“你。太过无礼。”那人咬牙切齿,终一挥袖,再不愿看曲繁星分毫。

冯满始终关注着门厅中的一切。

从第一关至第三关,从头至尾。他虽于心中不喜将这行头之位再让于富家子弟。但平心而论,无论如何来看,曲繁星都是瓷行行头的最佳人选。

冯满从主座上站起,他走下来,走到了曲繁星的面前。却是肃穆的神情,他对曲繁星道:“你可以你自身起誓?不得以身份之由压迫行市,压迫行中众人?”

曲繁星看向这位不算年轻的市坊官。

确因自己从探子处听闻的消息,有些恍然。

打探人告知他,这冯七贪婪、顺从、麻木,却没想到还有这样为民的一面。

曲繁星不过片刻便收起思绪,转而拱手朝冯满行礼道:

“我曲某愿以自身为誓,绝不以我自身之名,利用行头之身份,为自己牟取利益,谋害百姓。”

然后曲繁星便见得面前的这位市坊官笑了。

“有如此气骨,那本官便信了。”

冯满回身看向剩余的那几位,道:

“诸位之工我已瞧见。以优相择,瓷行行头之人选,本官已然确立。”

“步步所见,诸位与我,皆亲眼目睹。无内幕交涉,本官将认可曲家公子,为瓷行行头。”

门厅中余下都是几人听完,也不好再说出什么,输了便是输了,没有丢人的。于是很快便相继离开了。

门厅中便只剩下了曲繁星和冯满二人。

冯满回案桌上取来瓷行凭证,走过来递给了曲繁星。

他说道:“如此,我便可安心了。”

曲繁星接过凭证,细细读起。洋洋洒洒的整篇,字迹潦草又急促。朱砂官印注于末尾,却如同一个符咒定了什么乾坤。

不知为何,曲繁星自觉这凭证所写有些似绝笔。见冯满转身要走,曲繁星伸出手拦住了他转而问道:“不知大人今后有何打算?”

“哦,何以见得?”

曲繁星从凭证中抬眼,看向冯满,“不过是因为一些预感。”

“是我这凭证写得太过潦草了吧!”冯满哈哈大笑,眼中神色却柔和下来。笑完又说道:

“往后我要辞了官,从戎去。”

“从戎?为何如此?”曲繁星不解地问。

冯满看着他,也可能是在看着别处,他释怀地笑了,

“我这半辈子向来都是被牵着走的,如今终于有了些破口,我想我还是应当身死沙场才好。”

他意欲不明地瞥了曲繁星一眼,没有讲得太透彻。于是拱手告别,随后便出了门。

风吹柳絮飘飞如白雪。

春日的庭院长出了很多新芽,将那些腐朽又破败的枯枝掩埋在了底下。

蒲公英会散出信子,随风散去更远的远方。

·

当尹姝得知镇市中设了瓷行时,已经是数日之后的事情了。

那日正焦急着,想着要去拜访行头。

却见得曲繁星推门走进院子,来给乐央上课。

他经过尹姝时,刻意从里衣中取出一张凭契,交到了尹姝的手上。

等到尹姝读清上面的字,瞪大眼睛瞅着他,一股恶趣味便又涌上心头。

曲繁星故意大声地对尹姝道:“以后可要好好地为行市工作,不可丢了瓷行的脸面。”

也不等尹姝作何反应,只知角落的某人听到了,往这边走过来时,他便心情颇好地径直往里屋走去,溜之大吉。

·

春雨以后便是一个采收的好时节。

尹姝今日上了街,却被一阵轻透的香气所吸引。

她寻着味道来到了一处偏僻处。却见得一个清秀的女子和一群妇人们聚在一起。

他们皆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装着满篓刚采好的新茶。

茶尖青翠,飘散出些沁人心脾的淡香。

尹姝忍不住靠上前去,对着中间那位面容清秀的女子询声道:“不知姑娘这茶可卖否?”

那茶女回头便也看见了尹姝,于是站起来将背篓移到了身前,喜笑颜开:“卖的卖的,不知姑娘你需要多少?”

尹姝估摸着家中人的喜好,开口道:“大概只需一小罐就好。”

“好是好……”茶女左右瞧看半刻,又低身在自己的背篓中看上一阵,却一时有些犯了难,蹙眉道:“可是当下我没有能够分装的茶罐。这样吧,这茶要是用手捧起来,不好好保存,便会失了鲜,姑娘你也不好带走。”

“不知姑娘居在何处?我随你一同去可好?”

“不远,就在那边的巷尾。”尹姝指了一个方向,回答道。

“行!”茶女回身对着妇人们说道:“阿嬢们等等我,我去送个茶就回来。”

“好。”其中一位面容和蔼的老人对着茶女笑,“那我们就在此等着小姐。”

于是茶女背着茶筐,便随同着尹姝回到了院中来。

茶女等待着尹姝去取钱来的空闲,恰好此时曲繁星也将今日的授学完成,正欲出门走去。

他经过院中时看到了茶女,两人四目相对片刻,几乎是同时互相开口道:

“曲繁星!”

“元晴!”

尔后还是曲繁星先开了口,问道:“你怎么在这里?当下想来可是春茶的好季节,你应该忙得不着家才对。”

采茶女偏过头去冷哼了一声,“这不,我来卖茶的,她指着身旁的背篓,转而发话道:“你又为何在此?”

曲繁星回答她,“我在这家做先生,教主家的幼妹读书识字。”他话说得很快,丝毫不给对方插话的机会。

“你这女子,倒是一心只爱你的茶。你看看你还有点大家闺秀的样子么。”这句话也不是嘲讽,不过是两人戏嘴惯了,于是曲繁星便总想犯些贱。

但也确实如他所言,眼前的女子鞋上还沾着湿泥,身上一件素布衣裳上到处打着补丁,头发也随意地盘起来,全身上下没有一点配饰。

正巧这时尹姝从里面的屋子出来。她看着二人辩嘴,一时有些蒙。

曲繁星先一步应尹姝道:尹小姐,这位是我多年的好友,北家元氏的女儿,元晴。”

随后又看向元晴,对她说道:“这位就是我的主家,尹姝,尹小姐。”

说完还不忘损元晴一句:“尹小姐你别看她这副模样,她这人就是不拘小节惯了。这镇市中的茶可是多半都出自她家之手,这一代更是由她来掌家的。”

“哎哟,曲繁星你能不能闭嘴!”元晴最是讨厌说些身世,脸上一时烧得慌。

“我做到这般,又不是只靠着家中的身份。”

元晴转而看向尹姝:“姑娘你也别莫怪,我们该如何交易还是如何交易,这些茶按市价,我就收你银钱一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