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睡前,邓茵才又收到应承泽的消息:跟我没关系。
邓茵:我也只是想开启新生活,没别的意思。
三月底的天气和暖、湿润,万物生。
回到云雾的第二天,李藜一大早便去检查育苗棚里各种蔬菜种子的发芽情况。
邓茵似乎对种地很好奇,一直跟着李藜问东问西。
“总共有多少种西红柿?”
李藜轻轻敲落地膜上的冷凝水,以便更清楚地观察棚内的情况。
“十三种,都是比较适合我们这儿气候的品种。”
邓茵学她敲地膜:“你一个人吃的过来?”
“小的可以做成油浸番茄,用来烤佛卡夏,大的可以炒鸡蛋,切片夹在三明治里。吃不过来的时候就会做成番茄酱储存起来,做披萨、意面的时候用得着。我种的这些品种生吃也不错,不愁吃不过来。要是实在吃不过来,就会问邻居需不需要。”
李藜弯着腰拔麦苗里的阿拉伯婆婆纳。
手边的十多根麦苗比周围其他麦苗矮得多,正是月初被应承泽攥掉苗尖的那些。
竟然都还活着。
邓茵直起腰,“听起来的确有滋有味,面包店开起来,更不愁吃不完了。”
“就是,面包店开起来,村里种小麦、红小豆的人应该也会越来越多的。”
李藜跳到水泥路上,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
像是跳跃的动作太大,不慎将心脏甩出去了。
王慧举着一梢梨花,走近李藜和邓茵。
“你朋友还没到?”王慧问。
“应该快到了。”
三人在大门外聊着面包店开起来可能会遇到的麻烦,天开始下起细密的雨。
李藜招呼她们往院子里走,文晓芳的车徐徐驶近。
四人速速跑入屋内。
沙发旁的置物柜上放了一只圆肚的鸭蛋绿陶瓷花瓶,之前里面插了几支结有扁圆红色果实的火棘枝条。
现在火棘果已经干瘪成暗褐色,挂在枝条上,以白墙为背景,不细看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王慧拿掉干枯的火棘枝条,插入梨花。
文晓芳说:“分工就按照我们在群里说的那样,今天聚到一起,主要是想看看你们要不要跟我去一趟安城。”
“去安城干什么?”邓茵递给文晓芳一杯水,稍稍瞧了瞧李藜的表情。
“我要去参加电商峰会,另外安城经营模式成熟的面包店多,我们可以去看看。”
王慧兴奋:“我还没去过安城呢。”
文晓芳:“不瞒你说,我也没去过,所以有点紧张。”
邓茵和王慧都是上周才知道文晓芳和李藜是朋友。
她们以前刷到过很多文晓芳的直播切片,从未想过会直接跟这人产生联系。
邓茵:“你挣那么多钱,竟然没去过安城?”
“主要是对外面的世界好像没多大兴趣,尤其是大城市,总觉得城市嘛,大差不差,没有吸引力。”
邓茵回忆城市生活经验,有些认同文晓芳的话,自然还是无法理解赵跃然要回安城找乐子的迫切心情。
“我就不跟你去了,你看她们俩有没有时间跟你去。”李藜用木托盘端了四杯水过来,放到沙发前的茶几上。
杯子的形状不同,颜色图案也不同。
文晓芳拿起猫咪图案的米色高脚马克杯,喝了一口温水说:“我想我们一起去,可以边吃边讨论,说不定能激发出好的想法和灵感。”
周云起出现在楼梯口。
“开在安城的面包店,和开在云雾的面包店能一样?我看没必要去安城做调查。”
文晓芳看一眼周云起,又看一眼李藜。
李藜解释:“周云起,阁楼租客。”
“开在云雾的面包店,顾客大部分是游客,对面包的高价格接受度相对比较高,而安城是特大城市,人们虽然吐槽面包的高价格,但买的人还是很多,我想多少会有些一样的地方,值得调查调查。”
周云起的话和语气均令文晓芳很不舒服。
“我们有我们的开店方向,你这个不相干的人,保持安静才会显得比较礼貌。你要是非得教人做事,可以多参加参加村里男性出没的场合,说不定会找到你的同类,就别对我们指手画脚了。”
文晓芳的话火药味十足。
李藜和邓茵是乐于看到周云起吃瘪的,啜饮着水,静静观战。
只有王慧打圆场:“就当他是作为潜在顾客提意见好了。”
文晓芳转头问李藜:“他要在你这儿住多久?我看面包店开起来,他大概会是那种经常差评、投诉的顾客。”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我打算在这儿住到生命结束,必定会成为面包店的常客。”
李藜的闻言,牙齿磕到了杯沿。
文晓芳瘪嘴,翘着二郎腿,讥诮:“死就死,说什么生命结束,真够矫情的。”
她拍拍惊慌的李藜,声明:“你要是不跟我去,就是与这种爹味男为伍,我没办法与你继续合作。”
李藜脑子转了转,先问身边的邓茵:“你要去吗?”
如果邓茵要去,李藜只能回民宿,或者回水宁。
她不愿意和周云起独处,也不愿意去有应承泽的安城。
“去,顺便把之前租的房子退掉。”
李藜无奈:“我不想坐飞机,也不想坐车。”
文晓芳毫不留情地给她施加压力:“是你建议王慧开面包店的,你得有点责任心。你要知道面包店失败了对你毫无影响,对王慧的影响可是很大。”
王慧央求:“去吧,小藜,我们都好多年没出过远门了,正好可以玩一圈。”
离开安城前,李藜一个人爬到安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座山的山顶,看到了安城的大部分。
她一直知道安城大,但她不知道安城如此之大。
大又如何,还不是被霾没了。
不管安城是不是被霾没了,它的大是客观的,不容置疑的。
她不可能在巨大、繁忙的安城偶遇应承泽。
李藜松口:“什么时候去?”
文晓芳:“今天下午两点多有水宁到安城的机票。”
李藜想揍人:“你都决定好了,还跑来问什么问。”
“我比较有礼貌。”文晓芳笑着说,“不像你家的租客。”
周云起无意与这位陌生人争论,挽起袖子进入了厨房。
李藜、邓茵、王慧只得各回各处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离开时,李藜向留在家里的周云起交待了些注意事项。
周云起站在房子的大门口说:“等你回来。”
李藜眼神都没甩给他一个,提起行李箱直奔文晓芳的车。
文晓芳笑得直不起腰,临走时不忘损周云起:“原来你不仅是爹味男,还是油腻男。”
高中时期无来往的文晓芳和邓茵,对待周云起的方式却出奇的一致。
也许是美女都这样?
副驾驶的王慧肉眼可见的兴奋。
开车的李藜腾出一点注意力问道:“你该不会还想去看你弟吧?”
王慧三十多还未去过安城,而她弟却能在安城读书。
村里人认为王宇比王慧更有出息,都忘了王宇高考考了三次,考研考了两次,才有所谓的出息的。
王慧哪里有这样反复失败的机会。
“顺便去瞅他一眼。”
李藜没办法像王慧这样忍耐父母的不公平,并与父母优待的孩子保持和睦的关系。
王慧的理由是王宇对她不错。
李藜不接受这个理由。
大学期间,李藜收到过李映好几笔转账,加起来快三十万。
李藜心安理得地用这些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并未对李映产生好感。
她的的确确像冷血动物一样在为人处世。
下午五点多,四人拉着行李到达安城。
邓茵打了到她家的车。
候机的时候,文晓芳要订酒店,邓茵说可以住她家,她家很大,住得下。
李藜有一种不真实感,不像是要赶往邓茵的家,而是要赶往与应承泽一起住过的狭小、简陋的房子。
安城的味道一如既往地糟糕。
上车前,李藜打开保温杯,喝了几口冰凉的可乐。
听说冰凉的可乐可以缓解晕车症状。
可乐是应承泽冰箱里的。
李藜讨厌一切饮料,她总觉得饮料都有一种腐烂水果的味道。
她和应承泽恋爱时,从不喝饮料,也不见应承泽喝,他大概一直在迎合她的饮食习惯。
他们分手之后,他才终于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饮食习惯生活。
他们是如此不合适,却硬是谈了近五年的恋爱。
如果那时候她不会在他冷暴力时,总是率先跟他讲和服软就好了。
那样,他们也不会纠缠到现在。
她也不会在回到人多如蝼蚁的安城时,还害怕与他偶遇。
文晓芳:“小藜,你不回你母校逛逛吗?”
闭眼缓解晕车症状的李藜回:“不感兴趣。”
邓茵揶揄:“她连安城都不想来,怎么会想去母校逛?那可不是她一个人的母校。”
文晓芳:“咳,他都有女友了,你怕什么,坦坦荡荡去。”
李藜幽幽道:“我是真不感兴趣,而且现在应该不让外人进了。”
故地重游不会有好事发生的,况且李藜是真不想坐车了。
“这些天你们到处逛吧,我要留在家里休息,哪里也不去。”
王慧:“我们要出门去探店,你呆在家里怎么探?”
“我在家点外卖,顺便研究外卖包装。”李藜临时想的这借口,说出来之后,才发现外卖包装还真需要好好研究研究。
邓茵:“先说好了啊,我肯定要和跃然、承泽见一面,我不会刻意隐瞒你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