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匿暗[刑侦] > 第41章 凤凰16

第41章 凤凰1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痕迹,有几张虽拍不全,仍能通过发青的毛囊认出是头部。

后几张……

沈衡翳不自觉倒吸口凉气——

分别是脑器质性病变继发痴呆,以及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书。

二者时间间隔仅有几年,一张标明在二零零九年,另一张是二零一二年。

前者他并不常听,但是后者,论谁也会有多少了解。

也就是说…

“那么现在…”

他听晏景医缓缓开口,抬头看向对方时,见对方嘴角又带上那抹毫无笑意的笑容∶

“沈队长还认为,一个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认得的人,能对你们的案情带去几分帮助么?”

沈衡翳张了张嘴,一时被震惊得说不出话,又顿时被愧疚的情绪铺满了心,脑中飞快蹿过数百句话,可到嘴边也只是几个字音。

他质问之前怎么就没想过为什么会是疗养院啊?!!!

论谁谈及血亲认不得自己都会心颤,更何况他还是以带有怀疑意味去问的……

刚刚为什么自己不能语气再好点!!!他都说了些什么啊!!!

什么叫隐瞒,这分明是知道无用功所以不愿提啊!!!

他刚才那话简直就是强硬撕人伤疤还不自知……!!!

沈衡翳心中无数咆哮,闪过大把道歉的话也觉得只是徒劳,又不禁向晏景医看去,终于在沉默良久后开口叫了声∶

“…晏顾问……”

晏景医∶“……”

晏景医没掩饰自己内心的无语,甚至忍不住扶额轻叹∶

“别用你那种眼神看我。”

啥眼神?

沈衡翳不解,但也还是“噢”了声,随即又不住开始发愁。

晏秦淮这条线断了,那岂不是真的要断了周来富这条线了?虽说方贺翎这边也不是不能顺着往下查,但不出意外是条难路,而且一定会耗费大时间……

“沈队长,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当年周来富一案中,其实还存在第三名调查人。”

“怎么说?”

见晏景医似是有另路可走,沈衡翳立即来了劲,虽说还是有大把歉意想表示,但这会还是先以案情优先。

晏景医也没耽搁,只是先抽回手机,一边滑动一边道∶

“九零年周来富入狱后,凤凰镇的犯罪率在之后一段时间呈直线式下降,我猜测其原因,更大的应当是在当时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迫使当地很多犯罪行为不得不主动终止。

而我想知道的,是什么,才会产生如此大影响。因此,我查到了这个。”

他再次将手机推去。

沈衡翳凑近看。

那是一份调查报导,顶头白纸黑字的标题印得极大——

“凤凰镇——是丝被天堂,亦是妇女地狱?”

他顺着向下看去,标题旁的登刊人明确写着三个大字——

“晏秦淮”。

报导内容是当年她探查凤凰镇时,搜集到的凤凰镇犯罪证据,旁边还留有配图,都是些身着破烂衣物的失足女、目露惊恐面向不知何处的照片,瞧着便知是偷拍。

很中规中矩的内容。

沈衡翳虽有不解,但这回只是安静等晏景医接话。

果然,待他看完后,晏景医再次开口∶

“沈队长的技术人员这么神通广大,应当早就查出,我母亲早年在海外发表过关于凤凰镇社会情况的文章。”

话虽不假,但沈衡翳总觉得这语气明里暗里在指责些什么,却也只好点头肯定,不好说什么。

“那么,沈队长有没有看过一两眼她写文章的风格?”

“没有。”

沈衡翳此话一出,又自认极有必要地解释道∶

“本来想看的,昨天忙,没抽出时间。”

晏景医对此没发表什么看法,只是继续道∶

“仅凭我主观判断讲,我母亲的文风与这篇报道的风格可谓天壤之别。

前者虽包含了大量信息,可除外还有各种词汇的勾连点缀,既具艺术色彩又不喧宾夺主,后者只有单纯的证据记录及语言说明,语言简洁干练,并未使用多少写作手法。

而且,虽然两者都是以第一视角的进行叙述,但场景截然不同。

一者是整个凤凰镇各村经历,另一者的场景,则只局限在服业村内部,并且大篇幅在讲述失/足女的身世经历。”

“所以,晏顾问是怀疑,两篇文章是两人所为?”

晏景医点头∶

“报纸配图是现场照片,经我查询,陆坤舆家境清贫,他当时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湖西市当年的基层民警收入本就低,更别提有闲钱买相机。

至于我母亲……我能确定并不是她拍的。所以才猜测还存在了第三人。”

虽然很想辩驳,但话到嘴边沈衡翳还是止住,转而问道∶

“假设存在第三名调查者的猜测存在,可是,为什么要用晏秦淮的名义发表文章?”

“沈队长再仔细看看,这份报道是否存在什么疑点。”

疑点?

沈衡翳又从头到尾细看几遍,忽而意识到,单从他自己的视角看,难免带上如今被证实的真相思维,可一旦剥离这一思维……

有了。

“报导里虽说明了发现的犯罪行为,但附图却并不足以证明内容全部属实,倒是给人种‘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感觉。”

“是。”

晏景医点点头∶

“这样的文章,如果是寻常人发表,并不会得到如同后来那样反向强烈的后果。可如果是我母亲,那就未必了。”

话说到这份上,沈衡翳自然也多想明白了。

人总是不自觉跟着权威走,如果一份看起来并不完全靠谱的报导一经发表,若是发表人在先前几乎查无此人,那么在民众眼中的可信度自然不会太高。

可如果发表者,是像晏秦淮这般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又是常年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的学术权威人士,其可信度自然会不受控制地上升,如此一来,凤凰镇的关注度也就高了。

但是……为什么她们会着急到,连线索和证据还没找齐就发布报道了呢?

这个问题,如果寻到那位不为人知的第三调查人,兴许就能直接得知了。

沈衡翳思索道∶

“能在报纸上登刊的人,基本也是有特定身份的,像记者、通讯员什么的…可如果是八十年代,那我不好说能不能准确进行人员筛查。”

“这个,兴许我有个办法可以实现。”

他听晏景医轻笑一声∶

“有个地方,收录了自建国以来的全部报纸及登刊人,有特殊职业者也被记录了职业。”

“在哪?”

“东都市局储录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