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同地方的案情,最好还是别多问,即使是前同事。
然而詹衔盛这个傻孩子却没带半点犹豫地做了回复:
“那可不,前段时间网上不出了啥事儿嘛,就是那个、那个匿名发帖子,说哪哪哪拐卖妇女儿童的那个!
当时被人查出发帖的是那块本地人,那帖子吧,牵扯到的东西太多,闹得挺大,咱局的网侦部还专门立了个网络舆情专案组,结果才立完没多久,发帖人就说是自己开玩笑的,把咱都气得够呛!
这才多久,谁知道最近又出了点动静……”
晏景医应了声,也识相地没接着问,脑子里却很诚实地开始回溯起那篇,引起过一时舆论狂潮的帖子。
他当时只匆匆看了几眼原贴,毕竟不是他接管的案子,再加上当时有其他案件缠身,没来得及细究。
但他记得,原贴内容中,地点、场所,以至参与相关人员都写得清楚详细,依稀记得还有照片,可能是违规的原因,只放出了部分打码图,不像是假。
总觉得哪哪不对劲。
见手机对面也沉默了许久,他正想招呼声挂断,却在刚要开口时,再次收到了詹衔盛的信息——
一份标明湖西一中的文件。
这时,手机中才再次传出响声,小詹同志用略带尴尬的语气说道:
“那什么,我看今个的新闻了,你们那最近也怪不太平的,我寻思着估计你一调过去,就得直接接这烂摊子……你就当我救济了!”
他又不是傻的,晏景医这才刚调过去,不先拿点成绩,这年头有多少人会信真有人能靠心理学破案,就算信,那也抵不过对信息时代的依赖。
他也估摸着这人估计就等他这了,不然以姓晏的这种工作狂魔性儿,哪会只为了个IP大半夜给他打电话。
除非这个IP是凶手。
但这显然不成立。
同时达成两个目的的晏景医心情大好,又和对方简单废话几句便挂了电话。
夏夜蝉鸣不绝,却始终盖不住夜雨胡乱作响。
六月末季夏的弯月实在争不过乌云紧闭,只得堪堪泄出一缝惨淡银丝。
河清街条条笼罩了黑影的深巷中,不知在何处,有只窥探真相的眼睛,带有机械音地动了动,随即再次隐于无尽暗色,小心地探出点点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