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穿越农家日常(科举) > 第56章 第 56 章

第56章 第 5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芷正在瞻仰大虞朝的圣旨。

由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祥云仙鹤绕其四周,黑牛角轴配白绫,正适合沈知衍这新鲜出炉的七品县令。听说还有鎏金轴、白玉轴和象牙轴配不同色彩的圣旨呢。

不过这辈子应该是见不着了。

林芷的目光落在‘学以明体,知行合一’那行小字上,看了又看,咂摸出一点儿不同的意思来。

沈知衍平平无奇一举人,怎么看这几个字儿用在他身上都有一点儿名过其实的意思。林芷暗戳戳开脑洞,看来是圣上对沈知衍自觉揭发检举的行为相当满意了。

见识了当今圣上前脚盛赞帝师兼首辅张大人,用词之肉麻,甚‘丹心贯日,已昭报国之诚;匡扶社稷,实赖柱国之士’,好好上演了一番君臣相得的温馨场面。引得本就门庭若市的张府门前更是犹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可没几天,接连两道罢官的圣旨一下,张府门前排着队的人,便如那被踩住尾巴的狐狸,浑身的毛都炸开来。满朝上下,都被年轻的皇帝耍了个团团转,只要一想到或许已在圣上的暗档里被记了一笔。

浑身白毛汗止都止不住,再叫京城的小风一吹,一颗心真像是坠进了冰窟窿里,哇凉哇凉的。

两相对比之下,林芷是真满足了。

虽叫一道圣旨打发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可到底是全须全尾的活下来了,没叫人一头扔进这看不见的绞肉缸里绞了个血肉模糊。

把那可以当做传家宝的圣旨收好,林芷的手才刚碰到箱笼,沈知衍已经出声:“你别动,放着我来!”

人也快走两步,先将林芷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坐好,才道:“要找甚?你与我说就是了。”

“我还真成了个玉瓶儿不成?”林芷笑着打趣,“没什么,先前杨信沛那小砚书来了一趟,除了银两还送了好些药材。我找找单子,咱们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至少得与人回赠一份儿礼说一声罢。”

先前沈知衍不明不白的去皇觉寺祈福去了,杨信沛不知怎么得到的消息,悄悄派了砚书过来送东西,还说了好些宽慰林芷的话。

在那个时候,林芷很是承他的情。

“杨兄确实高义。”沈知衍自己找出了林芷写的单子,“这些个人情往来的事儿最废心神,你就别操心了。我来办就好,大夫说了,你得少些思虑,安心将养。”

沈知衍一回来,林芷就拉着人去医馆,为他看,也为自己看。

一个多月的身孕,脉象已显示,大夫给了准话,还附带了一堆少思少忧的医嘱。这下子,沈知衍的全副心神都在林芷身上了,关于皇觉寺,关于那间幽暗的禅房,他是再没分心思去细想。

林芷撇撇嘴:“只要你那告身和赴任文书一到手,咱即刻启程,离了这浑水似的京城,我立马就好!还能跑两圈给你瞧瞧!”

短短几天,京城的风云诡谲才露出一角,已让林芷好生领教了。她压根儿不想留在这里看热闹,只想速速远离这是非之地。

“又说怪话。我估摸着也就这两日了,你在家好生歇着,我去置办东西,寻杨兄告别,再去吏部值房打听打听。你可别再独自一人往外头跑了。”

“好了好了,我不出门就是了。你别忘了打听打听那宣威县到底在何处,趁着咱们在京城,南物北货都有,把要紧的东西先备好。”

让林芷没想到的是,沈知衍还没打听到宣威县的事儿,庆小子先给她带来了好消息。

“娘子,那卖胡羊馕饼的外乡人,说他曾经从那个宣,宣……”

“宣威。”

“是,宣威,瞧我这脑子!他说他曾经打那里路过嘞!您和沈郎君不妨去问问他?”

“宣威我没甚印象了,不过武威郡我记得,那里的风景都差不多。从这里,要翻过高山,渡过大河,越过戈壁滩,穿过白杨林,能遥遥瞧见雪山,便到了。那里可大得很,天高地阔,连风都比别处自在些……”

深目鹰鼻的番人目光幽远,似乎陷入回忆,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下子叫他回过神来,他瞧着林芷夫妇的眼神带了几分可怜。

“那里不比京城,地广,人少,甚都缺,吃的穿的用的,真的甚都缺。最要紧的是盐,那里的粗盐都能卖上京城青盐的价。”

关内如此,关外更是不好讨生活,他们这些小部落人手少,草场和水源都抢不到,还会被大部落的人奴役。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他哪里会离了故土故人到万里之外的京城来呢?

林芷和沈知衍对视一眼,边关苦寒之地,他们早有准备。

此时听见番人这样说只觉得悬着的事终于有结果,俩人并不灰心。买了两个胡羊馕饼,一个给庆小子,一个沈知衍自个儿吃,谢过胡商和庆小子后便沿着热闹的街道慢慢往回走。

“告身文书明日便下来,这回咱能乘官船、走驿站,路上能轻省不少。”

沈知衍打水给林芷泡脚,他盯着木盆里林芷白皙的双脚,低着头缓缓道:“要不,你别和我去了。我去赴任,何须让你与我一同去受罪呢?”

最后的几个字几乎只有气声,不敢多言一句。

“那我甚时候去呢?等孩子出生?不行,太小受不住。那至少得三岁了才能去吧?那便是三年又九个月的时间,那时候谁知道你又在那里呢?你这父亲当得倒是轻省,生产时不见人,洗三不见、满月不见、周岁不见,要见你,还得等到三岁去了。”

“沈知衍,那时候,你又在何处呢?”

这是林芷第二次问这话了,先前杨信沛给沈知衍递了消息:上一任宣威县令的死,似乎与当地人有关。且那以后,朝廷足足有三年不曾再派遣官员担任知县一职。

沈知衍自个儿也打听到了一些消息:宣威县自上任知县殉职后,便年年拖欠朝廷税收。

种种迹象都表明,宣威县,是个硬茬子。

林芷是真的怕,她怕沈知衍不明不白客死他乡。

若是没春闱这事儿,若是没有签到系统给的保命药丸,林芷大概率会让沈知衍独自赴任。可他能在没顶之灾之前想法子周全她,她承这份儿情;有托底的签到系统以及这些日子在京师买的各类药材。

有这些,若她还是扔下沈知衍独自偷生。她看不起这样的自己,往后余生,午夜梦回之际,她都会惴惴不安。

她是想活,可这样活着,也挺没意思的。

==

三月十二,宜出行。水井坊内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向着城外的渡口驶去。

底长五丈二尺,头长九尺五寸,载重五百石的三桅漕船,密密麻麻停在大运河之上,蔚为壮观。

来京时是搭返程的船只,那时运河上远没有如此多的漕船。可现在,船上旌旗飘扬,连成一片,似乎在大运河上盖上了一层红蓝交错的云海,声势慑人。

圣上特许沈知衍跟着运粮官走,他手持告身文书,随行的也只林芷一人,即便是这样,当职的官吏也是验了又验查了又查。

“沈大人恕罪,这批粮草运往边关,事关边防,不得不慎。”带队的转运使话说得客气,可下令检查的动作却一点儿不含糊。

“这是自然,皇恩浩荡,准许下官与将军同行已是格外开恩。将军请。”沈知衍回以一礼。

圣上特设的转运使严格来并说无品级,可这位身上穿的棉质暗甲是从四品的广威将军才能上身的豹纹。虽说大虞朝重文,同阶的文官历来比武官更难升。可七品县令对上从四品的将军,沈知衍自谦一句下官没甚不合适的。

将沈知衍的行囊翻了个底儿朝天之后,两人才得以上船。

见沈知衍面上并无异色,转运使叫莫名其妙塞了个人的心情才好转:现在看来,至少不是个专会找事儿的酸儒。

心情好了,转运使便亲自带着沈知衍转了转:“沈大人,咱们刚才走过的地方便是你和尊夫人能活动的地儿,其余各处,二位不要涉足的好。”

“劳烦将军告知。”沈知衍拱拱手,“下官还有一事,历来新任官员都有一月假期。沈某情况特殊,可为人子,总要回乡一趟,告知母亲兄长沈某去向。不知沈某何时再与将军汇合?”

运往边关的粮草自然不会全从京城出,那样便忒费时费力,而是会根据目的路线,从各州屯粮处筹备。且边关没有水路,之后势必要转陆路,沈知衍便想趁着这个时间回桃源村一趟。

转运使摸了摸胡子:“四月廿十之前,沈大人在永州府城等着便是。”

押韵粮草的路线是机密,能得一个准确的时间地点已经是转运使看在沈知衍还算识趣儿的份上。沈知衍自然知道,并不多做纠缠,道谢之后便扶着林芷回他们的船舱休息。

今儿是十二,路上顺风,官船速度快,五日便能抵达永州府城。算起来,还有二十来天的时间与家里作别,已是大幸。

一路无话,沈知衍与林芷终于在三月廿一这一日,坐上了回家的马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