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男多女少的家族,所有人大概会默认他们把女儿当作掌心小公主如何如何宠爱。
但出身农村的姜逾却只能看到——一个女人要洗很多男人的碗筷,他们上桌,她在厨房。
现在《吴国》剧本也非常有意思。
男主出身的家族中女多男少,香火鼎盛,剧中的女人把男儿当作眼珠子疼爱,虽然还没有过去带男孩进女厕所那般费尽心思,但是另一个男儿降生后,男人们勾心斗角,开始争夺女人们的宠爱。
女人们有的时候爱男主,有的时候被男反派蒙蔽了,她们爱男反派。
男主失去女人的宠爱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什么吃不上热饭,无法保障基本生活质量那都是基础的配置,偶尔还得被人推下水,被人虐待,生病了找不到医生,N次濒临死亡的剧情。
这么大个事,手眼通天的女人们居然不知道,她们被蒙蔽了十几年,以至于出身高贵的大男主在形同冷宫的男仆院子里,冷脸为女人的小侍们洗了十几年的衣服。
这就是土著大男主与穿越恶毒男配的第二世的故事。
但在剧组,女人多的剧组理所应当否决了李秋砚的话语权。
“你不是女人,你没资格说话。”
即便不算手眼通天、在剧组属于处处乙方的编剧如此直白,李秋砚也只敢跟男二演员斗法。
“怎么跟以前女人多的行业,给男人加分降低门槛不一样啊……”
奇妙。
观看着男人斗法的姜逾在躺椅上休憩,俩男人真的互相抡耳光,还故意喊“CUT”补拍,以求给对方多一些耳光。
下一节剧情是被书粉吹嘘“大男主高光”的剧情——大男主亲手把男反派推下水。
等会儿轮到姜逾出场,她主打一个相信男主、惩罚男反派,不吃男反派绿茶吊|剂量的作用。
这一段是大男主剧情的苏点——看看她多爱我。
被原著粉丝半原创金句歌颂的“你杀人,我递刀”,多么绝美的爱情。
也是被书粉吹嘘的女主“霸气护配子”剧情。
可惜在大反派女二的帮助下,男反派还是技高一筹,为了帮助男主脱离这深水一样的家族,姜逾作为女主,不得已将男主纳为小君。
这也是原著、电视剧最大的虐点。
不过,请观众放心,虽然男主是小君,但一点也不影响女主只爱他一人,不妨碍男主粉继续在树洞拿着“乌落仙唯爱大男主”,打男三是小三。
男N爱慕有配子的家长真是下|贱|极了!
如果别人说男主粉是大爹教怎么办?
那纯路人观众有话要说:男主都当小君了,他们怎么会是大爹?!明明是女主超爱。
诸如此类的立体防御的设定,资深编剧已经为粉丝们写好了、写尽了,不管剧情如何炸裂。
一旦有男人接受,男人们总会生出群体性的认同,不管是为了绝美爱情、为了明星、还是为了爱男。
虽然0个男人受益,N个男人互害。
也不知道绝美爱情、男明星实际利益、爱男的体现具体落实到哪了。
就算是最愚笨的皇帝下达指令,也会去安排左右们探查:朕的旨意传到哪了?
至于左右们怎么忽悠应对,那就是左右们的本事。
男粉认字不多,就像认得两个字,“爱男”,顾名思义,他们一定会爱我们男粉的性别、男人的性取向,男明星的性别,爱角色商品设定的为男的性别,爱看以男人互害为主场的大男主剧情吧?
至于性别立场、性别权益、性别叙事,这里面又没写。
男粉哪知道呢?
同样的愚蠢的行为,只要换一种场景,就会让一部分反对的男人变得欣然接受。
“这是进步!”
只知道“我男我也”“我男才男”的爱男,仿佛把直流电的示意图旋转180°,内容就变成了交流电。
否则,按照男频的规则,反对者均扣以厌男、辱男之名!
哪怕他们护的是女性明星,敢谈论她的也是厌男。
“男”这个字太包容了,不说真实的人,哪怕画一个女性角色的身体——健壮的大腿、发达的臀部肌,胸部、肩部收束、没有喉结,只要说这个角色是男的,那一定是得爱!
对了,宣发还是按大男主的节奏走,这个省钱,毕竟大男主粉确实声音大,就像小孩点破大人的想法,因此人们才说她声音大。
给男主加点时髦的台词,比如“不以出身论英雌”“英雌不问来路”什么的,先给大男主角色叠好甲。
当大家争论“真伪大男主”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忽视“一个最普通的女人从来都不受这个委屈”。
这下不得热度拔群!?
虽然粉丝不满一些“大男主粉”人少事多声音大,但他们声音大人又少啊!
因而,这群人十分适合作为前期宣传的话筒、后期粉丝攻讦的靶子。
粉丝人多势众肯定打得过人少,对面声音大肯定能为剧宣贡献热度——诸如什么 “先上桌”。
至于是在桌上加一双筷子,还是上桌当盘菜,这点就不好意思了。
什么“不要对大男主太苛刻了”。
虽然一些大男主文容易被举报、被咔、被屏,虽然某部分群体创作这玩意这不能说,那不能写。
但是没人说这不对,没人说这个环境对大男主文太苛刻了。
反而人少的部分更适合作为“不对”的目标——都怪你们对我们大男主文太苛刻了,钱少事多声音大!
一方对一方,有着诠释符号的权力,人少对人多,却没有解构的权力,因而天然地诞生了一种不正义。
进而再将这类不正义,归结于更加稀少的、甚至于不存在的一方,于是己方就成为了得以伸张正义的受害者。
可笑的是,不正义的形成与不正义的归结,极有可能是两种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为什么不归结为人多的一类?比如小生姜?比如另一类人,因为人家流量大,又真能封号。
既然这样,无论怎样的大男主,无论是否是男性主场的电视剧,都有大批受众护着、有着男人反复吹嘘娱乐化的形象,那编剧还费这个心思塑造“男性主角”干什么?不能多挣钱,还容易挨骂,她是打工人,不是教育家。
反而把标准不断拉低,以后她们编剧要是稍微写个人样的男主,那更是会被上价值吹捧。
这是钢丝制作的安全线。
虽然创作者捏造这个人样是为了照顾孩子、家庭或更大的捏出来的好工具。
而且只有两种下场——一般没什么好下场,或者赘个好家长。
也有可能赘个好家长后,没什么好下场。
从独立男性,再到新时代觉醒男性,再到大男主,结构是不变的,模板是固定的,本质还是那样。
泼辣的、柔顺的,是性格,不能影响他的用途。
绝美的、清秀的,是设计的外观,但男演员一定会看颜值,不能影响观众对他的观赏。
因此,男人用途越对,观赏作用越强,性格突出会成为“少见的大男主”“真正的大男主”的加分项。
尤其是已退圈的,不会与女性争夺资源的,那所有人都会称赞他是一个多么多么优秀的男人。
只是名号越来越响,就像管理嘴里蹦不出普通的词汇,一定要整点颗粒度对齐、垂直领域。
太多陈旧的娱乐商品被赋予越来越进步的价值,一代又一代,无非旧瓶装新酒,宣传仅供参考。
这种陈味带着入土千万年的腐朽,从物质到网络,处处都是。
粉丝们相互攻讦持续好几个月,新的一年里,《吴国》剧组杀青完毕后的姜逾安然接受着采访。
为即将上映的《贺年华2》做宣传。
眼前的娱乐记者姓易,以嘴毒、嘴漏风闻名,她先是说了一句《WWR》的名台词:“你俩……清白吗?”
吓得姜逾大脑当场宕机:“……采访剧本上没写这句啊?”
你俩指的是谁?我跟谁?她在暗示什么?封口费给到位了吗?姜逾脑海中飞速闪过一些男人的面孔。
还好姜逾的演技反应更胜一筹,露出一幅难言的表情:“这有什么清白不清白的?”
记者暧昧地笑了下:“我说越问呢。”
吓死了。姜逾长吁一口气。
差点以为她上次离开剧组飞外地见男人的事被曝光了。
不对,越问?这个更惊悚了好么!!!
“吸点CP粉来关注,你冷静。”宋蓉城的声音通过耳麦传到姜逾的脑海里,“越问工作室为了宣传新剧,买了一通你的黑稿,脂粉带了不少节奏,把一些散粉洗走不少。”
“你努努力,下场努力卖几波大的,加油老板!”
“烂人真心是洗白自己的好方法!”
……她有什么要洗白的?
“外面有节奏,说你没演技却拿影帝参与大制作的事儿。”
徐颂妗不会唱歌还开好几轮音乐会了,她们组合的老三都保送SOLO出道了,她出演《贺年华2》很过分吗?
深感屈辱的姜逾咬牙:“是的,我很想念越问。”
越问等着,回去她就买越问的黑通告,带小问号节奏。
姜逾冷静地想着,把徐颂妗也带上,不能让她安然无恙地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