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与他回忆录 > 第1章 初遇

第1章 初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凤北镇的夏天极其炎热,单日最高气温能达到40℃。

柏油马路两旁的大片槐树被晒得奄奄一息,树皮龟裂开口,露出浅白色的内皮纹理;田里的庄稼枯黄萎靡,泥土结块泛白;河流干涸枯竭,生长在河卵石上的青苔暴露在烈日下逐渐枯萎。

程时桉与宋淮瑾相遇在凤北镇的这个伏末。

听阿公说今天东郊巷五十一号新搬来了一户人家,母子二人行李不多,但运输行李的卡车停在巷口进不去,愁然之际还是街坊邻里帮着才将行李搬到院子里。

女主人为表感谢在周叔的小卖部里请他们喝了冷饮还送了每人一个大西瓜。

程时桉打算从中间切开西瓜。刀尖刚刺进绿色的外壳,只听“呲喇”一声,粉红色的瓤就显露了出来,果肉无籽还翻沙,看起来是个好瓜。

“阿公,我记得东郊巷五十一号不是带花园的小洋房吗?之前看风水的先生还说那是一块宝地呢,看样子搬来的应该是个大富大贵之家哦。”

程时桉将手中的西瓜递给阿公,自己也坐在院落的青石台阶上一手扇着蒲扇一边啃着西瓜。

虽然太阳早已下山,但青石台上还残存着烈日灼烧后的温度,迎面拂过的晚风也夹杂着夏日的热气,闷热又不解风情。

“凤北镇过不了几年要拆了重建的,听政府说之后计划在凤北镇开发旅游区。东郊巷和咱们西郊巷是最先拆除的,再好的风水也住不了几年。这地方离市中心又远,出行也不算方便,镇上也就一所中学,师资条件一般,环境也一般,搞不明白为啥搬来。市中心那边风水更好,市一中也是咱们禾阳市最好的学校,为啥想不通搬到东郊巷?”

阿公啃了口西瓜,忙指着手里的西瓜补充到:“这瓜真甜。”

“那万一人家就喜欢咱们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清静之地呢,搬来陶冶一下情操也未尝不可嘛。况且有能力搬进小洋楼的家庭肯定不止一套房产啦,估计是觉得咱们这儿地方还不错,搬来养老的。”

程时桉觉得阿公说的有理但话到嘴边却转了个弯,想到阿公说西郊巷要拆,抿了抿嘴,又问道:“阿公,咱们这儿具体什么时候拆呀?”

禾阳市的经济相较其他同层次的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凤北镇尤其慢,可以说几乎没什么发展的趋势,但近两年禾阳市人民政府对凤北镇的发展有了新的规划。

凤北镇是一座偏现代的小镇,人口算不上多但地理面积大且山清水秀。

这里四面环山,山水相通,似有与世隔绝之势。

正因如此,禾阳市人民政府看准了这里优越的地理环境,计划在未来几年将凤北镇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且有意将东郊巷和西郊巷范围内的建筑群做仿古重建。

“估摸着就这两三年吧。”

她算了算时间,两年后她应该会到外地上大学。如果西郊巷拆了政府赔的款足够在市内买套房的话她应该会和阿公一起搬到市内,那时到外地出行就方便了;如果以房换房的话她也希望可以离市区近一点。

阿公将西瓜皮放到一边,拿手中的蒲扇轻拍了一下程时桉的脑袋,“作业写完了没?还有半个月就要开学了。”

程时桉点点头,“写完啦写完啦,我开学就高二了,这点自觉性我还是有的。”

阿公满意地起身,“那就好。我去把你屋里空调打开,你早些回屋睡。女孩子家家的别天天熬大夜,对身体百害无一利,年少不听劝,当心老了吃大亏!”

程时桉无奈点头,“知道啦阿公!我尽量早点睡!”

说着早点睡,实际准备放下手机的时候已经凌晨一点了。

她起床上厕所、回房间、拉窗帘、放下手机、盖好被子、关灯、闭上眼睛,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

夏夜,湖里青蛙呱呱声与树梢上刺耳的蝉鸣交织在耳畔,清亮的月色透过云层将庄稼田笼罩在朦胧的夜色中。

宋淮瑾望着窗外点点繁星出了神。

他知道母亲为什么要搬到这里来,就算母亲什么也不说,他也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父亲因为赌博欠下巨款,公司宣告破产倒闭。

父亲还不起钱选择抛妻弃子,跳楼自杀。他和母亲被债主追债,无奈卖掉嘉平市区的别墅用以抵债,但所还的金额仍不足以填补父亲捅下的窟窿。

一年来他和母亲东躲西藏,从嘉平躲到北海,又从北海辗转到禾阳。

母亲的前男友得知此事后伸出援手,将他在禾阳市凤北镇东郊巷的一套房产打扫出来供他和母亲暂时居住。

这段时间的颠沛流离让宋淮瑾和母亲感到心力交瘁,他从嘉平市的贵族学校被迫转学到北海市的梧桐高中,读了不到半年又面临着转学。

除了新环境的不适应,周遭同学的八卦嘲笑和无法安定的东躲西藏更让他变得自卑内敛。

回过神来已觉身心俱疲,宋淮瑾只希望这次平静的生活能够维持得久一点。

——————————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程家阿公便早早地扛起锄头去庄稼地里松土。

夏日气温太高导致农田泥土干旱板结,土壤水分严重蒸发,如果不进行松土浇水,农作物根部吸收的水分赶不上丧失的水分,很快就会被晒死。

程时桉来地里帮忙时已经接近九点了,她帮着阿公将黄瓜地里的藤苗重新缠在竹竿上、给韭菜地拔了草、又给辣椒地和番茄地浇了水。

正值丰收,程时桉熟练地摘下四五根黄瓜和五六个饱满的番茄放进空的水桶里,一边放一边冲着阿公的方向吼了两嗓:“阿公我先回去做饭啦,日头太大了你早点回来!”

没等阿公回答,程时桉就已经提着水桶走远了。

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她看见一个年轻人,身形不算高大,手里还拿着一瓶生抽。

少年人身着白色体恤衫和黑色阔腿长裤走在烈日下,白皙的皮肤染上了红晕,额头的汗水顺着脸颊和鬓发从脖子流进衣服里。

已经接近晌午,巷子里一个人也没有,他看起来迷茫又无助。

程时桉走上前正准备问他需不需要帮助,还没等她开口说话对方就已经开始礼貌询问。

“请问…你知道东郊巷五十一号怎么走吗?我是新搬来的对这边还不熟悉,我好像…迷路了。”

说完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尴尬地扯了下自己的衣角。

程时桉笑了下,“原来你就是阿公说的新搬来的那户人家呀。这边是西郊巷,东郊巷在另外一边,巷与巷之间四通八达的你迷路了也不奇怪。要不这样吧,我先把手里的东西放到家门口,然后带你走一遍。”

宋淮瑾点了下头,“那太感谢你了,给你添麻烦了。”

程时桉把水桶放到家门口的台阶上,又从桶里拿出两根黄瓜和两个长得好看的番茄。

“不麻烦,邻里间相互照顾是应该的。这是我刚从地里摘的黄瓜和番茄,新鲜的很。送给你当见面礼了。”

她将番茄塞进宋淮瑾空闲的一只手里,“好像拿不下了,黄瓜我帮你拿吧。”

宋淮瑾的手秀窄修长,骨节分明,手指关节处的皮肤还带着淡淡的粉色。

触碰到宋淮瑾的掌心时程时桉的指尖感受到他手掌的温度,肌肤的接触使得她不好意思地收回了手。

两人并肩走着,巷子里的房屋遮不住晌午的烈日,暴晒下两人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

程时桉带着宋淮瑾穿出西郊巷走到钟南街,一边走一边介绍街道两旁的食铺店。

“这一家的豆浆是每天早上现磨的,很好喝。他们家的豆子磨得很好,如果来得早的话还能看到他们磨磨。油条也是现炸的,油条在豆浆里泡软别提有多好吃了。”

“这一家的肠粉是除了凤北中学学校门口卖肠粉的叔叔用扁担挑着卖的泡沫箱肠粉外,我觉得还可以的一家。虽然这家的肠粉种类很多,但我觉得老板调的料汁酱油味有点重,总体味道还不错。”

“这一家的羊肉米粉是老字号,在钟南街开了十多年了。镇上的学生一放学都喜欢到这里来嗦一碗粉,所以每到放学这段路都特别挤。”

“这一家的凉皮和砂锅米线还不错,但是炒饭特别难吃。”

“啊对了对了,东郊巷口有一家臭豆腐特别特别好吃,我的最爱!每次路过必买!”

宋淮瑾也不搭话,只任由程时桉热情地向他介绍。

……

从钟南街再往东走,穿进东郊巷侧面的一个木质小门再右行几百米就到了东郊巷五十一号。

说来也奇怪,东郊巷和西郊巷的房屋普遍偏矮,大部分是砖瓦平房,少数楼房超过三层,极少数带有院坝,房屋之间距离较近但总体看起来却不会显得拥挤。

凤北镇的小洋楼寥寥无几,东郊巷和西郊巷只此一幢,听阿公说这幢小洋楼的年龄比他还大。

“你家到啦,黄瓜给你,我就先走咯。”程时桉挥了挥手转身离去,还没走出两步想到什么似的又转过身来问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方便告诉我吗?”

“宋淮瑾。”他答。

“名字很好听。我叫程时桉,很高兴认识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