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赏金猎人和天才黑客 > 第36章 二楼日记

第36章 二楼日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破旧的二楼木门发出吱呀声,林渊音轻轻推开门,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楼道里的感应灯早就坏了,只有墙上的裂缝透进一丝光亮。

"去修理店帮忙。"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林渊音把捡来的零件藏进衣袋,快步往门外走。修理店在街角,是个狭小的铁皮房。父亲正在收拾一堆报废的电器,看见她来了,指了指工作台:"这些都要修。"

她走到工作台前,熟练地拆开各种电器的外壳。每修好一件,她都会偷偷记下电路的构造,把一些废弃的零件藏起来。这些在别人眼中的垃圾,都是她的宝藏。

回到家已经很晚,林渊音蹑手蹑脚地走进自己的小房间。六平米的空间,一张床,一张破旧的书桌,墙角堆满了她从修理店和垃圾站捡来的电子零件。

她从床底下拿出日记本,这是她在垃圾站找到的。在昏暗的光线下,她写道:

"今天在修理店又拿到了一块量子处理器,这是我见过最完整的一块。只要再找到一些内存条和主板,我就能组装出一台简单的电脑。父母从不理解我为什么对这些'破烂'这么着迷,但只有在代码的世界里,我才能真正做自己..."

每天深夜,当父母入睡后,林渊音才开始她真正的生活。床底下藏着一块破旧的光屏,她把它改装成了简易显示器。墙角的零件堆里,每一个都标记着用途,等待组装成她的第一台电脑。

"处理器已经有了,主板也找到了,现在最缺的是内存条。"她在日记本上写着清单,"今天修理的那台智能冰箱里有块损坏的内存,说不定能修好。"

白天在修理店,她总是特别关注带来维修的智能设备。客人们谈论着最新的科技,她就在一旁默默记下关键词,等晚上回来查找资料。父亲只会按照维修手册机械地更换零件,但她想要理解每个电路的原理。

"修理店来了台坏掉的教育终端,"她翻开新的一页继续写,"里面还存着不少编程教程。我把数据都备份下来了,这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房间的角落里,一个旧纸箱装满了她做的笔记。那些从垃圾站捡来的废纸,都被她写满了代码和电路图。没有人教她,她就自己摸索。每次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复试验,直到弄明白为止。

"今天试着写了第一个程序,虽然只是个简单的计算器,但是真的能运行!"她在日记里画了个笑脸,"等我的电脑组装好,就能写更复杂的程序了。"

父母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熬夜。在他们看来,修理电器只需要会换零件就够了,没必要懂那么多理论。但林渊音知道,她要的不只是修修补补的手艺。

"今天在垃圾站遇到一个好心的清洁机器人,它让我从回收箱里挑零件。"林渊音在日记本上写着,"找到了两块完好的内存条,这下电脑的核心配件都齐了。"

她把床搬开一点,露出墙角的秘密工作台。那里铺着一块破布,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零件。量子处理器是整台电脑的心脏,主板是骨架,内存条就像血管,还需要电源和散热器。

白天在修理店,她学会了焊接电路。父亲看着她熟练的手法,露出欣慰的笑容:"小音的手真巧,比我强多了。"客人们也都说她有天赋,她每次都会偷偷记下客人们谈论的新技术。

"电源的问题解决了,"她继续写道,"把三个废旧电池串联起来,再加上变压模块,应该能撑几个小时。散热器是从一台报废的服务器上拆下来的,虽然有点旧,但还能用。"

组装电脑花了整整一周的深夜。她必须动作很轻,不能发出任何声响。每一个零件都要仔细检查,每一处焊点都要完美。她在日记里画出了详细的装配图,记录每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一次开机失败了,"她写道,"检查了三遍,发现是供电不稳定。明天得想办法弄个稳压器。"

父亲虽然不懂她在捣鼓什么,但从不阻止她。他只是希望她能过得好一点,不用像他们这样辛苦。母亲则总说读书无用,只想让她早点学门手艺。但在这个六平米的世界里,她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那些被人丢弃的零件,在她手中获得了新生。

"电脑终于成功启动了!"林渊音在日记本上激动地写道,"屏幕亮起的那一刻,我差点叫出声来。虽然处理速度很慢,但这是我自己组装的第一台电脑。"

她把从教育终端里备份的编程教程导入电脑。这些教程很基础,但对她来说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每天工作结束后,她都会在电脑前坐到深夜,一遍遍地练习编程。

"今天写了个小程序,可以自动计算修理店的账目。"她在日记里记录着,"父亲看到后很惊讶,说这比手写方便多了。"

父亲虽然不懂编程,但看到她的进步总是很开心。有时候他会把一些特别的故障电器留给她修理,说这些适合她研究。林渊音知道,这是父亲对她兴趣的支持。

"从客人的交谈中听说,全球科技学院在招收新学员。他们不看学历,只看实际能力。每个参选者都要通过一系列编程测试。"她写道,"我要偷偷报名参加。"

她开始在程序里加入更多功能。账目系统逐渐升级,可以预测零件损耗,计算最优采购方案。父亲的修理店因此节省了不少成本。

"今天修好了一台智能管家机器人,它的主人说要给额外的小费。我说不用了,能让我看看机器人的程序代码就好。"她记录着,"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人工智能的代码,太神奇了。"

"智能管家机器人的代码结构很复杂,但我开始理解它的运作原理了。"林渊音在日记里写着,"它的学习模块特别有意思,能根据主人的习惯自动调整行为模式。"

她开始在自己的电脑上模拟这些代码。虽然配置有限,但她可以分析每个模块的功能。那些复杂的算法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她在日记本上画满了程序流程图。

"修理店来了台新型全息投影仪,"她写道,"客人说这是科技学院最新研发的产品。我从投影仪的系统日志里发现了学院的技术标准,这些都是考试要考的。"

每天,她都会在日记本上列出新学到的知识点。从基础编程到人工智能,从电路设计到量子计算。所有的信息都被她系统地整理,变成自己的知识库。

"今天试着写了个简单的AI助手,"她记录着,"虽然只会一些基础对话,但这是我自己写的第一个人工智能程序!"

父亲看她整天摆弄电脑,也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一些特殊的维修案例留给她。这些案例让她接触到更多先进的技术,每一次修理都是学习的机会。

"科技学院的报名时间定了,"她写道,"我要把这几个月学到的所有知识都复习一遍。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我要把它抓住。"

"报名表已经提交了,"林渊音在日记里写道,"考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基础编程、人工智能算法和实际应用。我把这些月来写的所有程序都整理了一遍,希望能达到考试要求。"

修理店的工作让她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那些复杂的电路不再是谜题,她能从故障现象直接找到问题所在。父亲总说她像是天生就懂这些东西。

"今天又有一台智能管家机器人送来维修,"她记录着,"这次的故障在学习模块,我重写了部分代码,让它的反应更灵敏了。主人很满意,还推荐其他人来找我修理。"

她的电脑也在不断升级。每当修理店来新设备,她就会研究其中的技术,把能用的部分应用到自己的系统中。那台简陋的电脑渐渐变得更加强大。

"我写的AI助手已经能进行复杂对话了,"她在日记中写道,"它学会了分析语境,理解简单的情感。这在科技学院的考试中是重要的考点。"

父亲发现修理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客人们都说这里的维修质量比其他地方强。他不懂女儿是怎么做到的,但每次看到她专注工作的样子,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离考试还有一周,"她写道,"这些年捡来的每一个零件,修过的每一台设备,写下的每一行代码,都是为了这一刻。"

"考试前一天,我把所有的程序又检查了一遍。"林渊音写道,"我的AI助手已经能够完成基础的设备诊断,这是我最得意的作品。它融合了这些年修理各种设备的经验,也许能在考试中派上用场。"

考场设在第七区的科技中心,这是她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建筑。全息投影的墙面上显示着各种先进的技术,她认出了其中一些是从客人的谈话中听说过的。

"第一轮是基础编程测试,"她记录着,"题目并不难,都是我在修理店实践过的。数据处理、故障诊断、系统优化,这些都是我每天在做的事。"

第二轮考试要求现场编写一个简单的AI程序。她想起了修理店里那些智能管家机器人,把学到的知识都用上了。考官对她的程序很感兴趣,特别是故障自检部分。

"最后一轮是实际应用,"她写道,"他们给了一台故障的量子计算机,要求在两小时内修复并优化。这比修理店的设备复杂多了,但原理是相通的。我把这些年的经验都用上了。"

考试结束后,她回到修理店。父亲正在整理工具,看见她回来,笑着问考得怎么样。她说还不错,父亲拍拍她的肩膀,说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为她骄傲。

"今天是特别的一天,"她在日记本上写道,"无论能否考上科技学院,这些年在修理店的每一天,都让我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录取通知来了!"林渊音在日记上写道,"科技学院说我的实践经验很特别,特别是在设备维修和AI编程方面。他们还对我的自学经历很感兴趣。"

父亲听到这个消息,破天荒地从柜子里拿出珍藏的合成酒。他说这是他最自豪的时刻,他的女儿要去全球最好的学院了。母亲在一旁抹着眼泪,嘴上还在说着舍不得。

"科技学院提供全额奖学金,"她继续写道,"包括住宿和研究经费。这下不用担心会给家里增加负担了。"

收拾行李时,她特别整理了这些年的日记本和笔记。那些破旧的纸页上,记录着她的每一步成长。墙角的零件堆已经不再杂乱,每一个都标注着用途和来源。

"我的第一台电脑也要带走,"她写道,"虽然它看起来很简陋,但这是我最重要的作品。以后在学院,我要把它升级得更好。"

父亲帮她收拾工具箱,里面装着这些年用习惯的工具。他说这些工具见证了她的成长,在学院也能用得上。修理店的客人们听说她要去科技学院,都来送行,还带来了一些零件作为礼物。

"最后一晚了,"她在日记本上写道,"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住了十几年的二楼。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我的梦想。现在,梦想要变成现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