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闹铃响了几声之后,贺水星伸手将闹钟关了又睡了几分钟才慢悠悠地起床洗漱。
到单位上楼后,她敲开记者部的大门,发现好几个单位的前辈要么是掩不住的哈欠,要么是坐在电脑前一副精神涣散的倦怠模样。
她往姜云棠的工位看去,人没在,她干脆坐在沙发那边等她。过了四五分钟,姜云棠走进来看见她,对她说了一声车到了,贺水星站起来帮着她把设备拿上出门下了楼。
下楼的空隙间她问姜云棠:“云棠姐,今天我们去哪儿采访啊?”
“去凤林村采访一个养殖个体户。”
“啊,哦,那远吗?”
“我之前有去过那边,大概两个小时的路程。”姜云棠回想了一下自己之前的记忆,对她说,“好在那边的道路比较平坦,对你来说应该不太会晕车。”
“哦。”
两人打开车门上车坐好,姜云棠系上安全带,听着贺水星有些蔫蔫的语气,她勾起一个了然的微笑,“这刚开始上班提不起劲,感觉神游天外。节后第一天上班都是这样的,我懂。”
“……嗯,可能是节后综合征?”贺水星说着重重打了个哈欠,“不过云棠姐你怎么这么精神。”
“我吗?习惯了呗。”姜云棠把放在她身边的脚架往自己这边放,“趁着车子行驶的时间,你可以靠着睡会儿。养足精神,一会儿还有得忙哈。”
“嗯……那我先睡会儿,到了叫我哈。”
贺水星说完没一会儿就靠着座椅迷迷糊糊闭眼睡了。
十点半多钟两人跟着司机师傅到了凤林村,车子向之前联系好的那户人家驶去,一路上看到不少农户在收个稻谷,碰到熟人司机师傅还会停下车打招呼问好再聊上几句。
割稻时稻穗响动的簌簌声、脱谷机发出阵阵轰鸣声、人们干活时时而大笑的声音响作一团。风吹过来,还能闻到夹杂而来的稻香。
“到了,就是这里。”司机师傅又拐过一道弯,将车停在一户人家旁边,看着门是半开着的,他带着两人走上前,“徐哥?徐哥,你在家没有?”
屋主人听见声音连忙把门打开,连身上系着的围裙都还没摘,便从屋里边出来,“哎,在的在的,来了!”
“徐哥,这两位是今天过来采访的记者。”司机大哥介绍道,“欸,姜老师,这是我们村跑山鸡养殖户徐国明。”
主人家对两人的到来很是欢迎,“你好你好,大老远来辛苦了,先进屋喝杯茶吧。”
“哎,那就打扰了。”
姜云棠两人跟着进屋去喝了杯茶水,向主人家了解他的养殖业,得知对方把鸡群养在山上,她问道,“大哥,你养鸡是专门找了块林子来养啊,你是自己家有的土地和山林吗?”
“跑山鸡跑山鸡,肯定是不能像一般人家那样圈起来养嘛,放在山上放养起来的话,鸡肉吃起来肉质会更加紧实、口感会更加鲜美。”主人家笑着和她说道,“前几年在外边挣了点钱想回家发展,加上我自己家有好几个山头,想来想去跟我媳妇商量说干脆在家养鸡算了,这样的话家里边有什么事我也来得及帮忙照看。这一养了过后就坚持养了四五年了。”
“哦,是这样的啊。怎么没看到徐大嫂在家呢?”她见屋里只有他一人在家,不见女主人。
“哦,她今天帮我大哥家打谷子去了,你们过来应该有看到田那边一大帮人在打谷子,这哈都能听到打谷子那个机器‘轰轰轰’地响嘛。”
司机师傅向他点头说:“哦,我们来的时候是看到好多打谷子的,原来大嫂去那边忙去了。”
姜云棠和对方又聊了几句家常,等到一杯茶喝完后,她说,“嗯,那麻烦大哥你带我们去养鸡的场地看看嘞。”
“哦哦,好嘞好嘞。”他先在屋里找出两件工作服给姜云棠让两人穿上,“麻烦两位将就一下,一会儿山林间路不太好走,而且有的鸡会追人,别弄脏衣服咯。”
姜云棠两人接过外套笼上后,他和司机师傅在前面带路,贺水星提着设备跟在姜云棠身后,大步跟上前面几人向屋后的山上走去。
走了十分钟左右,几人来到林间养鸡场,随处可见体格健壮、毛色鲜亮的跑山鸡,在林间觅食或相互追逐嬉戏,“咯咯咯”的鸡鸣声在山林间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贺水星看到这遍地跑的鸡群,忍不住惊讶和姜云棠说道:“天,看着这跑山鸡的数量还挺多的哈,到处都是。”
“嗯,是很多。”姜云棠边打开摄像机边问徐大哥,“大哥,你们家养的跑山鸡总共有好多只啊?”
“之前六月统计过有三千六百只左右,上个月卖出去好多只忘记了,要一会儿回去翻账簿才晓得了。”
“哦哦,不妨事。”姜云棠笑着对他说,“等下我们再说,我现在先拍摄一下场地情况。”
趁着姜云棠拍摄的这段时间,贺水星和两人了解到了一些养鸡场的养殖情况,她拿出小本本都记了下来。主人家还给她讲了一些养鸡的知识,比如鸡群在处于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也可能会像人一样出现呼吸急促、饮水量大增、步态不稳的中暑状况,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其抽搐甚至死亡。
时间过去大半,姜云棠随着主人家带的路拍摄完了小半个山头,估摸着拍摄的素材够用了,她才结束拍摄。
姜云棠提着设备走过来,对徐大哥说道:“现在差不多是拍完养鸡场这边的情况了,接下来我们再采访你几个关于养鸡的问题哈。”
“好好好,可以的。”
“那我们到这边来,我看这边的背景刚好有不少跑山鸡在吃食。”姜云棠把设备移到另一边放好,然后微微调整了一下机位高低和画面参数。
一旁贺水星则将话筒从脚架包里拿出来,插到摄像机接入口,姜云棠带上耳机试一下声音,情况正常,便开始采访。
姜云棠按下录制键开始问道:“刚刚有听你大致说了一些养鸡的原因,那现在麻烦徐大哥给我们再详细介绍一下自家的养鸡情况嘛。”
徐大哥先是翻了一下手机上的记录,然后看着拿着话筒的贺水星,开始说:“我是因为觉得在家乡这边发展的话,更能照顾我的家庭,前些年一直在外务工,存下了一点本钱,回家后和我妻子商量过后,她也很支持我的跑山鸡养殖,加上我家有三四个山头,就这样用了其中一些把跑山鸡养了起来。”
“到目前为止跑山鸡的数量总共有三千一百只。我家养的跑山鸡,不会给它们喂什么鸡用饲料什么的,都是用我家自己种的玉米、高粱,喂出来的鸡都健康得很。”
“那我们这个跑山鸡主要是在山林间放养的话,喂食是怎么个喂法呢?”
“我家养殖的这个跑山鸡哈,我主要早上和下午来一趟喂它们玉米或者是高粱,其余时间就放它们自由觅食。通过这种天然放养的方式,这里养殖出来的跑山鸡比一般的肉质要更加紧实和鲜美。”
“听你的介绍这个销量是不愁销的哈,是通过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来经营的呢?”
“通过村里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跑山鸡在市里边销售情况还不错,也会销往周边村镇办的农家乐,除去成本,今年总产值预计有四十万左右。”
“最后问一下大哥你明年有些什么打算没有安?或者下一步有些什么准备工作嘛?”
“下一步的话,我准备再多养几批鸡苗进来,到时候看看村里边还有没有人愿意一起搞养殖,因为现在村里就我家在大规模地养鸡嘛,我想积极引导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跑山鸡养殖产业中来。”
“另一个的话,打算明年建一家农家乐,这样的话,到避暑的时节肯定会有大批游客过来嘛,养鸡的同时还能推动村子发展,我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的。”
“好的,采访结束了,谢谢你的配合哈。”姜云棠和贺水星一起收好设备,她对徐大哥说道,“这里养的跑山鸡还会卖到市里边去啊。我倒是知道那边有好几家开柴火鸡店的,那里边宰杀的鸡也是这里送过去的吗?”
“有三四家是我家这里养的跑山鸡,特别是青大美食街那边那家,那都是我的老顾客了。”徐大哥脸上的笑意更加明显,“不过市里边好像用无烟煤比较多,在村里边的话要吃柴火鸡的时候用柴火会比较常见一点。”
姜云棠两人在这里的采访工作顺利结束后,又跟着徐大哥和司机师傅往回走。
到徐大哥家的时候,他很是热情地留两人吃饭,“我把鸡都宰杀处理好了,这也快到午饭时间了,两位就留下吃顿便饭吧。”
主人家都这样说了,两人也不好意思再拒绝。菜正炒着的时候徐大嫂就从外边回来了,两人连忙向她打招呼。
“你们好你们好。”徐大嫂笑着和两人说,“刚刚帮我大嫂家打谷子去了,两位记者到了多久了啊?”
“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好多人都在忙哈。”姜云棠也同她笑了笑,说:“我们到了有两个多小时了。”
“可不是嘛,等忙过这段时间就好咯。”
“回来了?大哥他们那边的谷子都打完了吗?”徐大哥听见声音,出来问了一句,又说,“快洗手准备吃饭了。”
等菜端过来,徐大哥又放在火炉上闷了一会儿,这才拿走锅盖,又将饭端了过来。火炉还是之前徐大哥重新点燃的,说是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尝尝自己家养的跑山鸡炒制而成的柴火鸡。
盖子掀开后,鸡肉的香味扑鼻而来,柴火燃烧后的特殊烟熏味和桂皮、花椒、八角等香辛料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浓郁又独特。
青红椒、土豆、胡萝卜等配菜点缀在其间,为这道菜增色不少,令人食指大动。
“吃菜吃菜,不要客气,你们拍摄辛苦了。”徐大哥盛好饭端给两人热忱说道。
徐大嫂也和两人说:“正好吃了就知道我家自个喂养的跑山鸡这个肉质吃起来和以往吃过的有什么不一样。”
几人端着米饭配着这令人食指大动的美味吃了起来。
“自家养出来的鸡,做出来的味道是比外边做的好吃。”姜云棠就着米饭吃了一口,轻笑着和几人说道,“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柴火烟熏味。”
经过这一会儿时间的焖煮,已经充分吸收了各种调料的味道的鸡肉块,肉质鲜嫩多汁,一口咬下去都能感觉到鸡肉的纹理和紧实。
姜云棠和几个大人聊着天,贺水星就在一边静静地吃着饭,这一锅柴火鸡味道实在太好,她还多吃了小半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