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穿书后成了大少爷的白月光替身 > 第21章 第21章 边境狼烟

第21章 第21章 边境狼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月色冷如霜,洒在辽阔的边境线上。

远处的群山连绵,山影像巨兽的脊梁蜿蜒不尽。

风从山口吹来,夹杂着血腥和焦土的味道,让人不寒而栗。

边境的村庄已是一片废墟。

破败的房屋被火焰吞噬,炭黑的木梁在地上抽搐般地燃烧着最后的火星。

死寂笼罩着每一寸土地,唯有乌鸦的哀鸣在天空回荡。

残破的村口,一面写满祈愿的经幡摇摇欲坠,似在为死去的灵魂做最后的祷告。

夜狼部落,这个天澜国附近最让人闻之色变的游牧部族,如狂风般席卷而来。

他们的旗帜上绣着张牙舞爪的黑狼,迎风猎猎作响。

骑兵宛如潮水般涌入,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夜狼部落擅长在夜间偷袭,他们的战术诡谲狠辣,如狼群一般精准而高效。

他们游走于草原与沙漠之间,擅长驯养矫健的战马和凶猛的战犬。

传闻,他们以狼为图腾,以狼为师。

甚至在族中,有人会将新生儿的襁褓交给母狼抚养,以锻造出狼性凛然的战士。

天澜边境守军虽已尽力迎战,但夜狼部落的兵力和突袭战术让他们难以招架。

夜狼骑兵行动迅捷,马背上的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带来无尽的死亡与恐惧。

残破的城墙染满鲜血,拼死抵抗的士兵倒在了狼骑的铁蹄之下,身后的村镇则彻底沦为废墟。

夜狼部落的将军夜刃,以残酷与狡诈闻名。

他的军队精通骑射,善用轻骑兵游击战术,熟稔地形与气候,往往在天蒙蒙亮时销声匿迹。

他们留下的,不是血流成河的尸山,而是彻底崩塌的秩序和无尽的恐慌。

边境守军数次出击,却始终捉摸不透这支部队的踪迹,每次都在追击途中被带入埋伏圈,损失惨重。

一个月前,夜狼部落开始频繁骚扰边境小镇,从最初的零星抢掠到如今的大规模侵袭。

村庄被洗劫一空,村民或被杀,或被掳走成为奴隶。

一位侥幸逃脱的边民跪在官道中央,哭诉着他们惨遭屠戮的经历:“他们……他们连孩子都不放过……”

哭声在寒风中破碎,听得让人心头发颤。

而此刻的前线,风雪中,一队精疲力尽的士兵驻扎在临时的营地里。

火堆虽燃得正旺,却驱散不了刺骨的寒意。

他们中有些人已连日未眠,眼神里布满血丝,却仍警惕地注视着远方。

副将赵远蹲在火堆旁,沉声对主将高昱说道:“夜狼部落最近几次行动愈发大胆,恐怕这是他们全面进犯的前兆。”

高昱面色沉重,抬头望向北方的天际。

黑沉沉的夜空下,似有一道无形的阴影正逼近。

“边境守军不足,朝廷又迟迟未能增援,我们怕是只能再撑三天。”

他叹息一声,握紧手中早已冻得发凉的刀柄,“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绝不会让他们踏过这一寸土地。”

然而,他们心里都明白,时间正无情地与他们作对。

夜狼部落的突袭虽未致命,但日复一日地侵蚀着边境的防线,让士气疲惫,资源枯竭。

大规模的战斗随时可能爆发,然而朝廷的援兵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远处传来几声狼嚎,凄厉而悠长,仿佛是某种来自黑暗的宣告。

高昱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赵远低声说道:“将军,狼群又在试探我们了。”

他声音刚落,营地外隐隐传来马蹄声,一队探子疾驰而来,满脸的风霜和惊惧。

“报!夜狼部落的军队再次集结,人数超过五千,正朝这边逼近!”

探子的声音在风中发颤,但却掷地有声。

高昱深吸一口气,冷静地下令:“传令全军,准备迎敌!”

他站起身,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目光沉如寒铁。

今晚注定不会平静,而边境的命运,也许就在这一夜间定夺。

狼群的脚步声正从黑暗中逼近,掀起一场风暴般的厮杀,而边境的战歌,亦在风雪中被悄然点燃。

*

边境的惨状已经传回了宁安。

传令兵策马疾驰入城,脸上带着未散的惊惧。

他所描绘的画面令人不寒而栗:原本富饶的土地化为焦土,河流染成赤红,百姓尸横遍野,无人能幸免。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掠夺,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惩戒。

夜狼部落首领可汗,名唤图勒金,是个年约三十的男子,据说一身的武艺几近无敌。

他深谙用兵之道,又心狠手辣,被称为“草原黑狼”。

夜狼部落在他的统率下势力大增,不仅吞并了数个小部族,还形成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军事联盟。

他们惯于用铁与血向中原边境施压,将掠夺来的资源与财富带回草原。

而此番突袭,显然并非偶然。

然而,夜狼部落真正的危险不仅在于他们的战力,还在于他们的决心。

他们对中原的厌恶早已深入骨髓。

天澜王朝和夜狼部落之间的恩怨追溯已久,上一代的可汗曾被天澜逼至绝境,草原遭遇大规模屠戮,而那次血战之后,中原人以为夜狼部落从此一蹶不振,没想到他们以更为残酷的方式卷土重来。

边境的惨剧如一声丧钟,为天澜王朝敲响了警示。

这片土地上的安宁仿佛只是一层薄薄的窗纸,被夜狼部落轻而易举地戳破。

大战的阴云正在迅速逼近,如何应对这一场风暴,将考验整个朝廷的智慧与决断。

…………

紫禁城内,天朗气清,但金銮殿上的气氛却阴云密布。

殿中肃然无声,唯有御座上端坐的陆昶熙,冷厉的目光环视群臣,目光如刃,沉重得令人不敢抬头。

“夜狼部落屡次犯我边境,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边军损失惨重。诸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陆昶熙的声音低沉却震慑人心,仿佛每个字都敲打在人心上。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死寂。

文官们低头不语,武将们交换眼神,神色忐忑。

边境战报一封接一封传来,夜狼部落的残暴早已传遍朝堂,但这场战事却非易于解决。

夜狼部落善于游击,不仅人马精悍,更熟悉地形,往往攻其不备,撤退时迅如疾风,令人防不胜防。

且边关兵力本已不足,此时要组织一支强军驰援,谈何容易?

陆昶熙眉头深锁,见无人应答,猛地一拍龙案,怒道:“朕以为天澜朝堂人才济济,难道眼下竟无一人敢站出来为朕分忧?堂堂男儿,甘愿躲在京城享乐,却任百姓在边境受苦!此等不堪之辈,朕要之何用!”

殿中一阵哗然,群臣心中骇然,却仍无人敢站出来。

此战风险太大,若是稍有不慎,边关丧师失地不说,自身名声也将尽毁。

谁愿冒此风险?

就在气氛濒临凝滞之际,太尉司徒明辉出列,俯身叩首:“陛下息怒,臣斗胆进言。眼下边境危急,需一位领兵大将统帅全局,而若此将身负皇室血脉,必能振奋军心、安抚人心,试问谁敢轻视?”

这一番话似扔下一颗巨石,在大殿之中激起千层浪。

群臣无不心思电转,连不敢多言的官员也不由悄悄打量四周。

这话锋直指皇子,意在让他们其中一位担此重任。

陆昶熙看向司徒明辉,面色稍缓,声音却仍透着寒意:“你的意思是,让朕的皇子上战场?”

司徒明辉正色道:“正是。皇子统兵,既能显示皇室勇武,又可激励士气,必能振奋边关守军。”

这时,右相梅雨登也站了出来,微微拱手:“陛下,太尉之言极是。不过,大皇子体弱多病,恐怕难堪战事重任;太子禁足静修,亦不便分派;五皇子年幼,恐力有不逮。臣以为,三皇子与四皇子皆年富力强,可堪重任。”

梅雨登话音一落,满殿皆寂。

三皇子陆梓轩敦厚温和,一向低调,深得朝臣尊敬。

四皇子陆辞风不拘礼法,最近和太子一事却让人觉得手段非凡。

两人若被推上战场,都会牵动朝局。

此时,户部尚书郜浩然忽然出列,沉声道:“陛下,臣以为三皇子殿下恐怕暂时不便分身。三殿下近来协助臣筹措边境经费,日夜不休,为边关粮草、军械一事尽心竭力,实在抽不开身。若贸然派遣,恐误国事。”

郜浩然一番话看似平静,实则直指要害,将三皇子从这场纷争中摘出。

他的言辞老练周全,既突出了三皇子的勤勉,又暗示三皇子在军需调配中的不可替代性。

陆昶熙目光微冷,盯着郜浩然看了片刻,随即笑了笑,那笑意却不达眼底:“郜尚书所言极是。既然三皇子抽不开身,那就由辞风去吧。”

这一句话落下,满殿哗然,群臣无不低头屏息,唯恐被卷入其中。

站在人群中的陆辞风抬起头,眼中波澜不惊。

他脸上挂着放佛此事与他无关般从容。

片刻后,他缓步出列,向陆昶熙行礼:“儿臣领命。”

他的声音清润低沉,透着一股洒脱与决然,似乎连面对九死一生的前路也不见丝毫迟疑。

陆昶熙眯了眯眼,认真打量着他。

良久,他缓缓开口:“辞风,边关战事非同小可,朕交给你的,不只是边境的安危,更是皇室的威严与大夏的根基。你可明白?”

陆辞风俯首,语气清朗:“儿臣明白。”

陆昶熙点了点头,声音稍缓:“既如此,即刻准备启程。朕等你的捷报。”

陆辞风再一次躬身,缓缓退回队列中。

他的面色如常,步履稳健,唯有袖中微微攥紧的手泄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一场朝会,最终随着群臣齐声山呼“陛下英明”落幕,而陆辞风的身影却在走出金銮殿时显得尤为挺拔孤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