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建这书院,是想回报诸位的信任。”
酒肆老板用力鼓掌,学子们也都佩服穆老夫人的胸襟和担当。
就在气氛一片祥和之时,有人挑事说:“穆府送穆大郎、穆二郎去州学,却鼓动大伙上寒士书院,可见,穆府也知道寒士书院不行!”接着讽刺一笑:“自个儿吃着龙肝凤胆,却往别人嘴里塞残羹冷炙,这算哪门子仁义!”
众人一听,顿时觉得这话有道理。
“我就说吧,商人没一个好东西。”
“老祖宗的话是有道理的,商人重利,不顾公义。”
“……”
李荣见此情形,急得额头冒汗,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当,那前面所有的心血、所有的铺垫,都将付诸东流。
就在这时,淮叶站了出来:“谁说穆家没有人上寒士书院!”
她这么做并不是想表现自己,而是因为这话领导说不合适,穆清临自己说也不合适,李荣说还不够格。
李荣这才想起此事,都怪方才心急,加上怕穆清临,一时之间忘了。
其实李荣没必要恐惧穆清临,如果说年少的穆清临睚眦必报,眼里揉不得沙子,那么现在的穆清临,只要你有利用价值,他不会轻易让你死的。
底下的人炸开锅了。
“谁呀?”
“穆家谁去寒士书院上学?”
“穆六郎?”
“不是,穆六郎在州学。”
“我要收回刚才的话,商人不全都是重利不顾公义。”
“我也收回刚才的话,穆府跟一般商贾不一样。”
“……”
穆老夫人对淮叶的配合很满意,她对大家说道:“是三郎。”
人群又是一阵骚动。
“穆三郎进寒士书院?”
“他之前不是一直在做生意吗?怎么突然想读书了?”
“真搞不懂穆家怎么想的,让三郎在寒士书院读书?”
“……”
穆清临等众人声音弱了下来,才沉声道:“从前忙于货殖,无暇读书,今有良机,望与诸君共进。”
姿态放得那叫一个低!
淮叶都有些震惊——震惊于穆清临对寒士的态度,震惊于穆清临能做到这种程度,如此谦恭屈己。
一道清朗的声音传来:“望与君共进!”
酒肆老板立即扭头看向孙逸之,眼里写着惊讶。
孙逸之也很惊讶方才的声音竟是自己发出的。
有了第一声,就有第二声,霎时,几十名学子纷纷拱手高喊:“望与君共进。”
淮叶暗叹不已,她再一次感受到了穆清临深不可测,心思缜密,以及不动声色,对方唯一一次情绪波动,是因为白月光,但处理方式,让她这个受害者都得夸一句有水平,她深深觉得,跟这样的人合作,自己得提高警惕。
“想报名的来这里登记。”杜顺高喊一声。
孙逸之这次没有犹豫,第一个过去排队,杜顺登记完孙逸之的姓名、籍贯等,递上一套纸墨笔砚:“这是书院给学子准备的入学礼物。”
孙逸之呆呆地看着手上的东西,这一套可不便宜。
后面排队的学子们顿时惊喜坏了,穆府真是大手笔,他们原本还有点忐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入学后的生活了!
“能给我一套吗?”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婆婆过来,“我想给我孙子。”
杜顺虽然同情老婆婆,但规矩是规矩:“阿婆,真对不住,我们纸墨笔砚有限,学子优先。”
老婆婆有些失落,求了好几次,杜顺真的很为难。
孙逸之叫住老婆婆:“阿婆,我这里有一套,您拿去吧。”
就在这时,淮叶拦下孙逸之的举动,转头吩咐杜顺:“给老婆婆拿一套。”接着亲自递给老婆婆。
老婆婆感激地说不出话来:“好人呐,大好人呐!”
淮叶温柔一笑,又吩咐李荣:“今天到场的人,都有份。”
李荣一愣,到场的人都有份?要知道今儿到场的人中很多都是庶民!在他看来,庶民不识字、不读书,给他们干什么?于是找淮叶反复确认:“所有到场的人?”
淮叶点头,又道:“钱若不够,我出。”
穆老夫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眼里流露出浓浓的满意。
廖婆婆搀扶着穆老夫人:“淮娘子对寒士多加照拂可以理解,可为何对庶民……老奴甚感奇怪。”
老夫人笑而不答,只是让穆清临过去帮忙。
穆清临走到淮叶身边,眼眸微眯:“我以为你很看重钱财。”
淮叶大大方方承认,接着话锋一转:“但君子爱财,花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