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赶紧丢走。结果此婴早已认定了他似的,就算他跑到天涯海角,丢远的婴儿还能立刻回到他脚边,简直阴魂不散。
这个过程历经了三日,婴儿纳了更多仙气,等跟伯乐回天界后,他就已经长成了十七八岁的少年郎,面貌轮廓跟灵根定型后,他成长的速度才减慢。伯乐算是认命看他长这么大,私通的罪名落不到自己头上,就不想什么把他丢远的馊主意了。
年轻的少年清俊可人,有如谦谦君子之态……随着他的成长,婴孩儿时期的黏人之态皆烟消云散,他眉眼清澈淡雅,又带着温情柔润,细看却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冷俊,像是冷玉,明明有着圆润的模样和可亲的光泽,却天生携着让人触碰不得的冷意。
好看又厉害,伯乐觉得让他做仙童太委屈,索性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徒儿了。昭昭君子心,如玉也如彼,伯乐还为新徒取了名,念作“昭玉”。
刚蹉跎四海回来的伯乐还没准备在这个时候对外说收徒一事,结果就在这个尴尬的时间点被找了麻烦。
蟠桃老儿这个地头蛇一直跟伯乐不对付,他最喜靠着威势迫压别的比他低阶的仙人,但凡不听他管教或是约束,他便会觉得那是要驾在他脖子上想造反。
老儿虎视眈眈观察了伯乐很久,伯乐丢婴的事情就是被他瞧见了,掐着伯乐回来的点把他告上了司法界。
之后的结果自然是没伯乐什么事情,蟠桃老儿诡计落空,伯乐也跟他彻底结下了梁子。
那时的帝君未升命为天帝,于是便由他主管司法界事宜。在第一日瞧见昭玉起,帝君的态度就格外不同,应是看出了他的仙命不凡,之后帝君就命昭玉于他麾下学习经道法义,匡扶三界正义。
帝君很看好昭玉,有意传授仙识给他,有待徒之相却无收徒之意。
倒不是帝君有多看得起伯乐这个草包师父,而是因为昭玉感激伯乐拾捡之恩,非要呈谢师父,留作他徒。
跟随帝君修炼数千年后,昭玉很是争气,没过多久就随帝君与明霞女师等仙师仙将们争战毗邻山,顺利征伐并拿下魔界刹摩一族,还了天下一个如愿正道。帝君得道升命的同时,昭玉获赐“元武掣”之封。
而在家逍遥快活的闲散伯乐不知怎么的就看见自己府的头顶上天光乍现,自己还莫名其妙地被升了个“伯乐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