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那是你们向往的生活吗?如果是的话你们又是为什么放弃了桃源乡?”
诸葛亮的三个问题大约就帮诸葛承他们回顾了在桃源乡里的心路历程,而诸葛承也隐隐明白了鬼谷这样安排的用意。
“对于我们这些入了鬼谷的人,生前哪一个不是被世事折磨到恨不得遁世了事,所以桃源乡这样的地方给了我们的灵魂最好的休息场所。但鬼谷之所以选择我们不是为了让我们安逸地过自己的小日子的,即使有桃源乡这样的逃避和安息之所,我们依旧会选择背负自己的责任和那随之而来的痛苦一路向前,这才是能进入鬼谷的人必须具备的资质。”
诸葛承和拓跋珪因为诸葛亮的这番解释各自沉思,而诸葛亮则笑着提起了另一点:“但你们只在里面待了三年这已经算很短的了,之前我和仲达打赌,他说你们要花十年才愿意离开,我就算更看好你们,也估计你们需要五年时间。”
“祖……父…亲……您过奖了。”对于称呼的问题,诸葛承依旧在那里别扭,但好歹磕磕巴巴地念全了,“主要是我发现我们在桃源乡里不会受伤,才敢放胆乱来。”
“对啊,我就一直说你的帝王空间还差得远吧。”从诸葛亮这个随意的语气来看,诸葛承对拓跋珪的那个态度说不定是来自家族遗传。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哪家的帝王空间能实质地影响到另一个正经帝王,哪怕他还不算入了帝王家的门,但在我的天下里我才是掌控一切的人,这本来就是帝王家的本能。”
“那个……”眼看着诸葛亮和司马懿好像要吵起来了,诸葛承想着赶紧找点别的来转移话题,“这三年里我们在桃源乡里的生活起居,您和……宣帝陛下都在一旁看着吗?”
“你是说你们的那点事是吧?”诸葛亮听诸葛承支支吾吾脸色泛红就知道他想问什么,“别担心,关键的时候我都没有看,你的……亚父我也打发他去干别的了。”
诸葛承闻言后抱住头一脸沮丧懊恼的样子,果然他和拓跋珪在桃源乡的那点事两位长辈都知道了。但诸葛亮那句“亚父”又给了诸葛承一个巨大的安慰,如果大家都差不多的话,那自然也就能够互相理解了。
“那阿爹,亚父,关于鬼谷,承儿还有很多问题想问。”在这层理解之后,诸葛承的称呼出口起来也变得顺利很多。
“我知道,接下来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跟你们俩慢慢解释,关于鬼谷到底是什么,有多少家的传承,又是为什么而存在。不过在那之前——”诸葛亮打开草庐的大门,指了指门外的那条河后又转向拓跋珪和诸葛承。
“那个诸葛烤鱼到底是什么味道,今晚你们俩就再做一回,咱们一家人一起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