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爬坡岁月 > 第41章 孕妇学员

第41章 孕妇学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病情,叫她躺在床上,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最后诊断结果为:一切正常。

“需不需要做B超确认一下?”她仍然不放心。

“没必要!”医生果断地回答,“花那个冤枉钱干嘛?”

听医生语气那么肯定,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穿好衣服,道过谢,就慢腾腾地离开了。

返回地区教院的路上,因为压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连昨天考试的烦恼也抛到了九霄云外,竟然不由自主地哼起了小曲。

“赶紧给加根写封信,让他也放心。”这样想着,她的思绪又回到了牌坊中学,“敬武与加根处得怎么样?他们不会因为早恋的事情吵起来吧?唉,这个敬武啊,真是让人不省心。”

王加根把黄老师说的情况告诉她时,她同样感觉很震惊,又觉得这事不大可能:“敬武才上初二呢,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怎么可能谈恋爱?啥都不懂嘛!”

她甚至认为黄老师捕风捉影,危言耸听。因为急着参加面授学习,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究这件事。拜托王加根把敬武看紧点儿,瞅机会与敬武谈谈心,然后就动身来到了孝天城。

看到老婆对敬武如此姑息养奸,加根自然不高兴。

说实话,带敬武读书,他心里就有疙瘩。毕竟,他们刚参加工作,生活并不宽裕,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而敬武已经那么大,个头儿比他还要高,凭什么要让他这个当姐夫的来抚养和照顾?

现在出了状况,又要他去当恶人,他才懒得去趟那浑水呢!

工作上的心操不完,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儿有闲心去怄敬武的气!叫我看紧点儿,叫我找敬武谈心,我看得住他么?我又能跟他谈些什么?话说轻了,起不了什么作用;话说重了,说不定他就跑回方湾不读书了。他平时老是说怕读书,不想读书。万一因为我的叨唠,他离开牌坊中学,我又成了罪人。外人还以为我心眼儿小,那样的话,我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唉,这真是豆腐掉进炭灰里,摸又摸不得,打又打不得。包袱!包袱!真是背上身就无法卸下的包袱!克制一下,忍耐一下,勉强把敬武送毕业。将来再要是有亲戚托我带小孩读书,哪怕磕头作揖,骂我祖宗八代,我也不会答应。

关于学生谩骂邹金桥老师的那封信,王加根向学校领导反馈了调查情况,学校也没把邹金桥怎么样。只是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提出了两条原则性意见:一是教师上课应在四十五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不得随意拖堂;二是教师不得把学生叫到宿舍补课或者谈话,只能在教室或者办公室里与学生交流。其他一切照旧,邹金桥还是继续教毕业班英语。王加根早就预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没有对学校领导抱什么期望。

趁方红梅外出,家务事相对较少的空隙,他必须抓紧时间理一理班级工作的头绪,再就是把学校团总支的事情弄出个眉目。期中考试失利,王加根的情绪低迷,整个初三(1)班学生也很灰,有兵败如山倒的蔓延趋势。这种状况很危险,灰心丧气可能导致一蹶不振。必须给学生打气,提振他们的信心。奋起直追,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呢?几句空洞的口号,无异于画饼充饥,学生们根本就不会相信。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活跃班上的气氛。让学生忘记失败,走出阴影,不能总是这么死气沉沉。

他联想起了孝天县师范学校一年一度的新年文艺晚会。

对,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举办一次文艺节目表演。让学生们自选节目,会唱歌的唱歌,会跳舞的跳舞,会乐器的演奏乐器,不会唱不会跳不会乐器的,朗诵一首诗歌,或者说一个笑话也行。

目的就是让大家开心。

当他把这个想法在班上宣布时,博得经久不息的掌声。学生们兴奋得嗷嗷叫唤,有的还抬起双脚忘情地蹬地,搞得教室里尘土飞扬。大个子王伟从座位上站起来,红着脸问班主任,能不能把他家的“三洋”带到学校,因为跳舞必须有音乐伴奏。

“行啊!什么高档玩意儿都可以带,但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

教室里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如同水滴进了滚烫翻滚的油锅里。

到了星期天,初三(1)班教室改变了模样儿。

课桌板凳沿墙顺到了四周,中间留出一大块空地,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黑板上画着火红的灯笼和“周末文艺汇演”几个大字。电灯的吊线上,还包上了彩色纸带。文艺节目全部是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独唱,合唱,诗朗诵,笛子独奏,口琴独奏,相声,吹口哨,霹雳舞,迪斯科,英语情景剧……

加根没有想到,学生们会把文艺汇演组织得这么好。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基本上都是原生态表演,可以算作自学成长,水平有的还真不赖。看得出,他们的好胜心非常强,表现欲望特别高。要是他们把这股精气神儿带到文化课学习上,肯定能够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又一个新点子闪现在王加根的脑子里。

第二天,他任命期中考试主课单科分数最高的学生为课代表,让他们负责相关课程的学习组织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每周负责出一期黑板报。政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六门功课的课代表,从周一到周六依次轮流,把教室后面那块长期闲置的黑板利用起来。黑板报的形式不拘一格,但内容必须与课程密切相关。每个周日对本周出的六期黑板报进行评比,由班干部和学生代表打分,按得分多少排序。获得第一名的授予流动小红旗。

方案一出台,就引起了学生们浓厚兴趣和火一般的热情。课代表们摩拳擦掌,都准备拿出看家本领决一雌雄。他们找报纸、翻杂志,到处搜集资料,精心组织和策划。

出黑板报的时间统一为下午放学之后,因此,轮值的课代表通常是在学校里吃晚饭,也有回家吃过晚饭再返回学校的。遇到学校里停电,他们就点着蜡烛或煤油灯,在教室里弄得很晚。

自此之后的每天上午,初三(1)的教室里就会出现一期崭新的黑板报,让教师和学生的眼睛为之一亮。除了文字内容的精心组织和编排,有的还加入了报头、插图、题花、尾花、花边和框线,利用彩色粉笔,点缀和烘托版面的气氛。

黑板报的推出,让学生受益匪浅。一些科任教师还主动向课代表提供板报内容,抢占这块教学阵地。

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文艺汇演和黑板报上,期中考试失利的阴影很快就消散了,烦恼和不愉快似乎抛到了九霄云外。

看到教室后面闲置多时的黑板成了“香饽饽”,王加根又打起了学校办公室外墙上那块大黑板的主意。

鉴于初三(1)班不少学生喜欢写作文,他决定在班上成立文学社。借用《史记·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之意,文学社起名为“鸿鹄文学社”,社刊直接叫“鸿鹄”。他辅导文学社成员写稿子,每周在校园的大黑板上出一期板报。

王加根接二连三推出新举措,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学生们是非常高兴和拥护的,但社会上也传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初三学生马上就要参加中考,时间该有多么宝贵啊!一寸光阴一寸金,而班主任竟然领着他们去唱歌跳舞!这简直就是乱弹琴!哪有这样教毕业班的?初中生写作文,话都说不通,错别字随处可见。他们懂什么文学?还成立什么文学社。简直是异想天开,糟蹋了文学社这个名词。

面对别人的责难、非议和嘲笑,王加根表现得比较镇定。

他承认,毕业班学生时间宝贵,但时间宝贵不等于从早到晚不空闲,时时刻刻不离开书本。学习进步与学习时间长短并不一定成正比,还要看学习效果,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学生参加文艺汇演,看似占用了学习时间,实际上是劳逸结合。换一下脑筋,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至于形式多样的黑板板和鸿鹄文学社,则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和参与的热情。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寓教于乐,学生印象更深刻,更容易记忆和接受,效果绝对不会比“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差。无论别人说什么,不管非议和指责的话多么难听,他丝毫也不为之所动,坚持自己的做法。他甚至在班上宣布,元旦期间以牌坊中学团总支和鸿鹄文学社的名义,联合主办一期大型墙报,鼓励学生们踊跃投稿。

孰对孰错?谁是谁非?暂时还没有办法判定。但有一点大家有目共睹,通过王加根的“瞎掰”,初三(1)班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完全走出了前期颓废的阴影。

至于学校团总支工作,王加根也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统计团员,完善组织,补收团费,准备纳新。

值得一提的是,共青团花园区委书记韩杰亲临牌坊中学,宣读了王加根的任职文件,并对牌坊中学团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他同时宣布,王加根将作为花园区团员代表,出席共青团孝天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