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姑娘你在吗?”
浮光朝厢房喊了一声,静影忽然拽住了浮光的胳膊。
“你看那儿!”
静影指的方向是水塘边上,浮光往那边跑了几步,定睛一看,只见苏心暮倒在池边,昏迷不醒。
蒙云浮光和静影马上围了过去。
“苏姑娘!”
静影拿起苏心暮的手腕,搭脉检查她的脉象。
在浮光大力摇晃之下,苏心暮悠悠醒转,一睁眼就看见三个人围着她看。
“怎么了?”
苏心暮坐起身,茫然地看着四下,方才还在屋内坐着,不知道怎么就躺在池塘边上了。
“你昏过去了。”浮光心有余悸地说。
“好半天没看见你人,我们就来找你,刚一进院子就看见你躺在地上了。”
苏心暮低头看看自己,身上并无异样。
“苏姑娘。”静影说话了,“你的脉象不平稳,刚才有受损的迹象,你还记得刚才在干什么吗?”
苏心暮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腕,天色已黑基本什么都看不清,蒙云从厢房取来蜡烛,凑近来看,勉强照亮了三人所在的位置。
苏心暮看着手腕上纵横交错的纹路。
“是林异!是他的脉象有异常,所以我才感觉得到!”
“你感觉到什么了?”蒙云问。
苏心暮皱了皱眉。
“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扯着我,好像有什么要从我身体里挣脱出去,又有什么要塞进我的体内。”
三人面面相觑。
“你以前有过这种感觉吗?”
“没有,”苏心暮摇头,“这和经脉受损的感觉不一样,就好像身上多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样。”
浮光试探道:“不会是……魂魄离体了吧?”
“林异被人离魂了?”
“别那么早下定论。”
蒙云扶起苏心暮。
“先进屋吧。”
“通明舫?”
四人坐在蒙云的书房里,苏心暮拿着信看了半天。
“这我倒知道,苏州离无锋宗不远,小的时候我跟我爹去过一次。”
“那里可有什么特殊之处?”
蒙云递给苏心暮一盏茶,苏心暮拿着茶杯想了半天。
“也没什么特别的,唱卖在苏杭一带挺盛行,无论是衣服首饰还是农产车马,通明舫上都有的卖,自我记事起就一直在举办,就像乡下的集市一样,并无特殊之处。”
在里屋收拾床铺的浮光来了精神,掀开床幔跳了出来。
“先生,我们去吧!三年才一次,这次赶不上多可惜啊!”
“你去做什么?连个规矩没有,你也不怕被人赶出来。”
静影在一边慢悠悠地喝着茶。
“我要是想去什么地方,没人能拦得住我。”
浮光得意地瞥他一眼。
“你的脾气好多了。”
静影默默放下了茶杯。
“好了。”蒙云出声打断。
“就算是有人故意引我们过去,我们也得去,这次机会不能错过。”
他看向苏心暮:“怎么样?你也去吗?”
“好啊。”苏心暮点点头,“要我带上附魔杵吗?”
“带上,还有,静影也得和我们一起去。”蒙云道,“这封信因求药起,难保不会在通明舫的药铺里发现些什么,你和我们同去,更方便些。”
静影点点头。
“那这次留下看家的就是……”
“等下!”浮光警惕起来,“你们不会是想让我留下……”
“不行!”
浮光蹿到蒙云面前。
“你们不能留我一个人啊!我怎么说也是苏州来的,苏州的地界我还是熟悉的,我可以给你们带路啊!”
“带路倒不必,”蒙云按着她的肩膀坐下,“你好好留下看家,你的任务很重要。”
“什么任务?”浮光瞪圆双眼。
“要是有官员上门找我就说我不在。”
“那您不妨往门口拴条恶犬,人一来就把人都吓走。”
浮光怨气冲天地磨着牙。
“浮光。”
“铺子里的生意还要人照应,再说如果真有急事,朝廷能联系到我的就只剩你了,你还是留下吧。”
苏心暮拍拍她的肩:“想要什么?我给你带回来。”
“不用,你们完完整整地回来就行了。”
浮光阴恻恻地瞪了一眼静影,后者仍是喝茶,对她的话毫无反应。
浮光在心里狠狠给他记上了一笔账。
计划敲定,蒙云带着苏心暮和静影就准备出发了。
盛夏时节下苏杭两州,断不可能避开游人如织。
此时的苏州正值商贾采买货物,开办唱卖的时候。沿着江水南下,江面上已是货船与画舫争渡的场面了。
都说江南贸易兴旺,连他们路过大大小小佛寺的时候,连寺庙都在举办唱卖,竞售法宝和僧人的遗物。
苏州有名的开元寺外,苏心暮拜别寺内僧人,从山门走了出来。山门外,蒙云他们的马车在等。
苏心暮掀开车帘,登上车来,蒙云和静影仿佛如出一辙般对面坐着,均是右手持茶杯,左手端茶盘的样子。乍一看好似两尊佛像。
苏心暮眼底忽然一阵抽搐。她好像理解了浮光跟静影不对付的原因。
“你回来得也太快了。”蒙云放下茶杯,“有线索吗?”
“没有,寺里的师傅说附魔杵的工艺他们从没见过,说明这东西未曾在苏州流传过。”
苏心暮取出附魔杵,又放进了带来的包袱里。
“苏姑娘,你不在寺里上炷香再走吗?”静影看向她,“我们晚一点启程也能赶得上唱卖。”
“不用。”
苏心暮明白静影指的是什么,苏州离无锋宗不远,静影大约是以为苏心暮无论如何都要祭奠门众的。
“那就走吧。”
蒙云适时地开口,示意车夫驾车。
“不过我倒是发现一件事,”苏心暮道,“这里与住持同辈的僧人们大多都是渡字辈的。”
“渡字辈?”
蒙云想起了渡桥。
“难道说这里曾经是渡桥出身的寺庙?”
“我问过一些僧人,他们都说不记得这个名字,或许是已经过去太久了。”
苏心暮道,沉默片刻,又换了副轻松的语气。
“兴许是我们找错了地方也不一定。”
蒙云不发一语。
静影放下茶杯,一会儿看看苏心暮,一会儿看看蒙云。他与浮光不同,没有那么心直口快,他看着二人的样子,就已经明白了他们要找的僧人是谁。即使静影不确定,他也不会主动开口问,更何况,眼前这两人对此显然都没有什么好的回忆。
他还是不问了吧。
静影想。
正如蒙云预估的那样,这个时节来苏州的大部分都是参加通明舫唱卖的商贾。到了港口,不需要问路,仅仅跟随熙攘的人流就到了通明舫所在的李园。
李园地界比他们想象得大得多,而通明舫则十分便捷地安置在李园入园的位置,刚一下马车,三人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青石牌坊,上有“通明舫”三个大字。
蒙云站在入园处,看着眼前来来往往的客商,还有不少挑着扁担背着箩筐的行脚商,甚至还有拖家带口凑热闹的世家子弟。四下人声鼎沸,热闹得连京城最大的集市都比不上。
与此同时,蒙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这里来往行人太多了,我们恐怕很难找到我们要的东西。”
“也不是很难。”苏心暮从他背后走来,她刚刚拦住了一个客商询问。
“通明舫上的交易也是分行当的,不同的行当有各自交易的当口,我已经问明了药材买卖的位置,我们进去就好。”
蒙云点点头,对苏心暮如此轻车熟路略有惊讶。
三人随着人流登上通往船舫的栈桥,交易档口设置在舫上,而舫后高耸的船楼则是参会的商贾落脚休息的地方,由于并非所有商人都会待到唱卖结束,因此这里的人员流动极大。
静影走在前面,从守门的会众处领回了三枚铜制印章。
“客人请拿好印章,您在舫内进行的所有交易都凭此印章结算,请您回到客房之后用房内的刻具在章上刻下您的姓名,方便我们核对您的交易记录。”
会众客气地将三人让进舫内。蒙云接过印章,转身递给了苏心暮一枚,随即向她伸出手,扶她从栈桥上上船。
苏心暮搭着蒙云的胳膊,稳当地上了船,抬头一看,只见左侧栈桥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过,来不及看清那人的样子,就早他们一步上了船。
苏心暮想看清那人的模样,快走了两步,还是没有追上。
“怎么了?”
蒙云看着她。
“我刚才好像见到了一个熟人。”
苏心暮眨眨眼,那人的背影早已融入熙攘的人群中去了。
进了船舫,才知道里面别有洞天。在外部能看到的建筑只有一部分,进入船舫,迎面就是举办集会的厅堂。
厅堂呈卵形,洞深如皇家宫廷一样,四周壁上垂下华丽纷繁的绸缎帷幔,遮盖住交易和会谈的客座。厅堂中有一处高台,上有红木长桌按行列一字排开,周围尽是镶金嵌银的落地灯具。灯内有红烛燃烧,把整个厅堂照得一片金碧辉煌。
“古有石王斗富,夜宴倾尽千金,现在看来,苏州商馆之财力也不落下风。”
静影在一旁冷淡地说,这里面镶金嵌银的陈设显然入不了他的眼。
苏心暮四下张望,还试图在人群中找到刚才的那人。
“你刚才看见了谁?”
蒙云问。
“还记得在李府见到的那个衙役吗?我好像刚才看到他了。”苏心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