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神app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神app > 沧海剑衣录之风雨江湖 > 第67章 第六十七回 踏龙登顶 入海降魔

第67章 第六十七回 踏龙登顶 入海降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敌已退,二人才算总算正式照面。

雾绡姬近前来执礼道:“雾绡,见过丹先生。”

丹青仙面容肃穆,眼神锐利,正在审视打量着她。雾绡虽是倾城国色,艳名远播,丹青仙却是正道宗师,风雅君子,目光之中没有一丝轻亵之色。

见她不卑不亢,半晌,丹青仙颔首,宽慰道:“镜花姑娘迷途知返,弃暗投明,仍为时未晚,此乃武林之福。”

雾绡姬道:“先生过誉,晚辈不过明哲保身罢。同为齐人,实不愿叛国求荣,同类相残。”

丹青仙颔首,慨然叹道:“姑娘如此深明大义,乃家国之幸,百姓之福,如此甚好。若天下人皆有此念,同仇敌忾,贼寇焉敢犯境,何愁天下不宁啊?”

雁妃晚适时插话道:“若天下人皆如院长这般,身在江湖,忧国忧民。庙堂岂有争权夺利?四海何惧刀兵四起?”

丹青仙苦笑,沉默着没说话。足尖轻点,已从这边的龙头掠到对面的龙头,他道:“这里风凉,你们跟我下去,且行且说。”

一人在前,三人在后,径直走下石像。

丹青仙武功高强,陡直行走在龙背时也如履平地,三人武功不弱,闲庭信步的紧随其后。

丹青仙边走边说道:“镜花姑娘如今反出师门,巫山逍遥境是不能回的,恕丹某冒昧,未知姑娘今后有何打算?”

雾绡道:“不敢劳烦先生挂碍,我自有去处。”

丹青仙听她所言,心绪沉重,思量半晌,道:“万万不能委屈,若是姑娘不弃,可愿投到我贤居门下,鄙人不才,定当竭尽所能护各位的周全。”

雾绡姬这时和雁妃晚交换眼神,眸中之意心领神会。玲珑眸光沉着,显然是和雾绡姬早有约定。

镜花婉拒丹青仙,感激道:“多谢丹前辈高义,小女子不敢生受。反叛师门已是不义,同门相残又何其忍心?恕雾绡不能从命。”

言中之意,无情道虽然现在脱离巫山,她们到底是许白师的徒弟,怎么能忘恩负义,投靠正道,向昔日的恩师刀刃相向?

这难道不是恩将仇报吗?

丹青仙虽然感到遗憾,但也能理解她现在的心情,感念她的情义,也颔首道:“好。既然如此,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不过江湖险恶,如今你既已背离巫山,正邪两道恐怕再无你容身之所。我虽不能左右东南,但我至少可以传令江津的武林同道,以贤居为首,今后江津定不与你们为难。”

雾绡感激道:“谢过先生仁厚。”

丹青仙摆摆手,“你现在言谢未免为时尚早,鄙人非东南武林之主,各位正道同仁愿不愿意网开一面,丹某还不敢妄言。不过,若遇不识时务者,姑娘也尽管教训就是。镜花也绝非是浪得虚名的。他日若有遇险情,即往千机峽去信,贤居愿助姑娘一臂之力。”

雾绡喜出望外,她现在虽还不知玲珑为她安排的是什么去处,但问道贤居是东南正道领袖的大宗,势力遍布江湖,能得丹青仙此诺,尤胜万金。

她恭敬行礼,由衷道:“雾绡姬谢过前辈大恩,无情道没齿难忘。”

丹青仙微笑着将她扶起,转而复往前行。这次却对雁妃晚道:“丹某机缘巧合,原在定关做客,恰逢金虞师侄前来搬兵,恰逢其会,按玲珑的妙策夺取龙门峡这里的险关要隘,在此扼守,静候佳音。丹某愚钝少智,不知这前因后果,现在雁姑娘就在这里,可愿为愚一解其惑啊?”

雁妃晚回道:“说来不过私智小慧,不足挂齿,岂敢在院长面前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还没等丹青仙说她过谦,舒绿乔就迫不及待道:“别说丹院长他大惑不解,就是我也云里雾里,稀里糊涂的。晚儿你到底使的什么仙术妙法,竟然能让丹院长先夺龙门峡?我还以为等潜龙帮追过来,咱们定要经历一场恶战,还以为要九死一生呢。”

雾绡疑道:“没错,这着看似寻常,实则凶险。先生若是早到一天,则极有可能事发败露,若是迟来一日,你我定然要葬身关隘。玲珑姑娘既要全身而退于龙潭,又要运筹帷幄于峡关,巧计连环,半点也不能差错,这时机料事若非神助,那就是你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啦。”

说到这里,雾绡眼眸微黯,江湖传说镜花聪敏机变,现在和玲珑这么一比较,心知自己是远远不及她。

鸣凤百思不得其解,道:“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晚儿你是怎样联络到贤居和官军的?你我朝夕相见,形影不离,我甚至都没见你出岛过,你要如何将讯息传递出去啊?总不能真有千里传音之术吧?”

“说来不过尔尔,其实不足为外人道哉。”

丹青仙望向她,见她从容自若,感其心境暗暗赏识。忽然一念起,眼中闪过惊奇之色,而后抚须笑道:“恐怕,玲珑姑娘早在到达九龙岛之前,就已经知道,那艘西来宝船真正的目的地吧?”

舒绿乔惊呼,“这怎么可能?”

鸣凤难以置信,雁妃晚却不好意思的轻轻颔首,道:“不错,其实早在登上这艘船时,或者说,在我看见这艘西域宝船的时候,我就知道,它的目的地极有可能就是惊波坛。”

“什么?”舒绿乔愕然道,“那时候你就知道?那你还……”

亏她当时还在宝船上“抽丝剥茧”“权衡利害”,现在看来岂不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玲珑看着她,道:“我只是认为极有可能而已。西域的那艘船北上,去处不过三地。其一,潜渡虎台,外出东海。但是这样的风险极高,况且若要出海,当时就该走承江往东,从江南出海才是最好的路线。其二,北上陵河,去巫山。先不说许境主要这么多不通武艺的舞女歌姬做什么?如果真的经陵河到巫山,这样路途异常遥远,将人关在箱匣里实在不是长久之计。要是我的话,就会将船和人分开,使用陆路转水路的办法,掩人耳目最为稳妥。”

“那么,将东瀛和巫山的可能性都排除之后,仅剩的潜龙帮无论怎么看,都是最有可能的目的地。”

舒绿乔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也就是说,晚儿你早在到达龙门峡之前就已经留下讯息给金师兄他们,让他们立刻着手部署?”

雁妃晚轻揺螓首,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没有确定船的行程之前,孤注一掷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这艘船没到龙门峡,那所有的设计岂非前功尽弃?实际上,我确实留有讯息,但那是我们出发之前的。而第二个讯息,我是在龙门峡放的……”

“第二个讯息?”舒绿乔惊奇,忽然想到什么,叫道:“难道是那个时候?船到龙门峡,忽然有人落水,我记得是善词姑娘她……”

雁妃晚颔首:“没错,是她放的,也是在那个时候……”

“我还以为她是报仇无望,自寻短见……”

舒绿乔啧啧称奇,“那这第二个讯息是什么?”

雁妃晚道:“我让金师兄在三日后潜到九龙岛,和我会合。”

舒绿乔瞪圆眼睛,吃惊道:“这是怎么做到的?惊波坛守备森严,孤悬湖中,要阴潜进岛,谈何容易?”

雁妃晚这时望向丹青仙,说道:“贤居就可以。潜龙帮纵是铜墙铁壁又如何?要论乔装改扮,浑水摸鱼的功夫,世间无有出贤居右者,院长您说是吗?”

丹青仙略微思索,抚须而笑,“哈哈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贤侄谬赞,贤居愧不敢当。不过是些遍布三教九流,无孔不入的江湖人而已。”

雾绡姬颔首,想通这节,她不由轻舒口气道:“以贤居神出鬼没之能,能在九龙岛来去无踪,如入无人之境也就不足为奇了。”

舒绿乔啧啧道:“原来是这样,居然是这样的。金兄潜进岛中将你的锦囊妙计带回来,这才有龙门峡的偷天换日之计。可他是怎么潜进去的呢?”

雁妃晚道:“这很简单啊,九龙岛又不是孤岛。每日都有船只往来的,以金师兄精擅伪声易容的本事来说,乔装改扮简直是信手拈来。”

丹青仙道:“是以你早将谋定的计划部署完善,对时机的把握和事件的走向预测的分毫不错。最后不但将三条船的人全部安全带出九龙岛,还将潜龙帮那班元凶魁首陷进彀中……”

丹青仙越想越是惊奇奇,难奈心中疑惑,向三人细细询问详情。雁妃晚言语平淡,舒绿乔说起来却是兴致高涨。将三人在九龙岛上发生的的桩桩件件娓娓道来。

说到她们夜刺天临军时的一波三折,说到雾绡姬在祭龙坛大战冯静媛时的险象环生,说到她们怎么将计就计的把东瀛的今元生擒活捉,最后故意留出破绽将韩玄赚进死地。

当真是高潮迭起,绘声绘色,比起茶馆的说书先生也不遑多让。

丹青仙还道龙门峡的设计已是诡绝莫测,没想到在岛中居然也是风起云涌,危险重重。心中翻涌激荡,久久不能言语。

丹青仙纵横江湖二十载,任凭尔虞我诈,诡计毒谋也能处之泰然,但像玲珑这样既能操纵全局,还能观微洞毫的,诚然令他惊为天人。

半晌,丹青仙幽幽感叹道:“你不费吹灰之力,能扶危救难于水火之中,还能全身而退。甚至生擒东瀛少主,赚来盟书,力斩韩玄左膀右臂,挫败三方会盟的阴谋,可以说是功在社稷,幸加天下,鄙人佩服之至。以姑娘的智慧,犹若九旋之渊,谋无遗谞,算无遗策。依鄙人之见,就算是我那位号称‘却邪’的师妹,都还要逊你一筹。”

雁妃晚受宠若惊,连忙执礼谦道:“院长言重,小女微末之计,不敢当此殊荣!雕虫小技,怎么能和‘琴阵双绝’‘九霄圣音’相提并论?”

丹青仙抬手止住,欣慰赞许道:“你年纪轻轻,已有如此的智谋和见识,假以时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剑宗幸甚,智有玲珑,武出天衣,实在是武林之幸,正道之幸啊。想我正道终于后继有人,吾心甚慰矣!哈哈哈哈……”

长笑声回荡在石像方圆十里之内,快慰舒怀后,丹青仙不禁暗暗琢磨起来:想我问道贤居广纳门徒,遍布当世。上至庙堂,下到江湖,弟子之多还在剑宗之上。单说我这书门和剑门的传人也不少,怎么就没个能和玲珑及天衣比肩者?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悻悻,引为憾事。

放缓脚步,院长问玲珑:“龙门峡已为我所据,潜龙帮大败而逃。但韩玄此人性烈刚强,必然不会善罢甘休,鹿河已成剑拔弩张之势,官军贼寇势同水火,一触即发,未知姑娘可有妙策?”

雁妃晚略微思忖,谨慎回道:“此乃军机国策,自有运筹帷幄之士,治军安邦之才谋之,晚辈才疏学浅,不敢妄言。”

丹青仙抬手道:“师侄方才说过,远则忧其君。如今丹某问策,师侄莫要推辞,尽管直言。”

舒绿乔和雾绡姬齐齐注目,静听其言,雁妃晚轻轻叹息,问道:“不知院长这次带来多少人马?战船几艘?粮草准备几日?”

丹青仙闻言颔首,笑容似有赏识之意,回道:“仓促出击,联军不过千余,其中半数是定关的城防水师,精通火器铁炮者不在少数,另半数是我从观云府召集来的贤居弟子,仓促备战,多数不善水战,难成大势。楼船和艨艟不过三艘,粮草准备更是无从谈起。”

雁妃晚没表现出丝毫惊讶,淡然回道:“所以,你们的意思不是很明显吗?此战一击即退,不能久留。潜龙帮的势力遍布鹿河两岸,聚集的帮众有近万之数,龙门峡虽是惊波坛的咽喉,但这里三面环水,易攻难守,等惊波坛联合潜龙帮各部内外合围,龙门峡必成死地。”

雾绡和鸣凤皆惊,丹青仙唇角含笑,赞赏道:“玲珑的意思,虎台当倾军而出,一举覆灭潜龙帮及谋逆之众才是上策?”

雁妃晚道:“虎台不会出兵的,我有三个理由。一来盟书和倭寇贼首还未献给朝廷,剿匪平叛师出无名;二来,我们人微言轻,不能尽信,倘若倾军而出,则虎台守备空虚,恐予东瀛趁虚而入之机。这第三嘛……”

说到这里,雁妃晚默然。丹青仙驻足,舒绿乔问道:“第三是什么?”

雁妃晚沉默半晌,意味深长道:“非战之由。”

院长侧目,比起前面两点,她能看到第三点更让丹青仙感到吃惊。“你的分析或许是正确的,虎台确实错过诛灭乱党贼军的时机。但是……”

丹青仙转过身来,定定的看着玲珑,意有所指又辞微旨远,“人有时候需要做些明知道是错误的事情,尽管,那不符合人们的期待,明白吗?”

鸣凤和镜花听的云山雾罩,不明所以,只能拿眼看着她们。雁妃晚也没争辩,执礼正色谢道:“前辈所言极是,晚辈受教。”

等他们顺着龙背一路走下去,已经能清楚看到龙门峡的惨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